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研究
2020-02-25蔡冰
蔡 冰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0.引言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为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提供了发展动力。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发展, 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工作提供思想的激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其主要目标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其固有的功能意义及逻辑内涵,并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人类文明建设的需求与,引导者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教育内容。
1.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蕴价值
1.1 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背景下,实现了马列主义思想与我党建设相结合的发展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制度产生,基于根本层面反映出人民群众的主要意愿,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路径,呈现出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效的增强了中国的发展建设活力, 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解放及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的普及化发展,将实现共同富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基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提出,继而构建出有助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与民族大团结的模式。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期, 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我创新与完善,向国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
1.2 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
自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后,我国的社会建设经历了转型发展,如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央集权转向多元管理、传统观念转向现代理念及温饱问题转向小康生活等。 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成果显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及优越的成果,并朝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目标不断前进。 基于本质意义上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构建的阶段,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国际化发展局势, 并夹杂着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及国家利益纠纷,面临着众多不稳定及困难的影响因素。在历经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与指挥能力不断优化,保障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组织者与引导者的地位,并给予社会公民充分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发展。
1.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中国梦”的实现,主要包含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提升、民族文化振兴、人民安居乐业。借助改革开放的环境优势及政策优势,最大程度上凝聚中华民族的福星力量,确保人民群众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明及环境的一体化建设”。改革开放寓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以其为基本的目标及主要的追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化发展;并实现了精神文化的健康建设,营造出和谐、公正、友善及诚信的社会发展环境。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的重要路径。
2.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的困境
2.1 思政教育滞后于国家需求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现阶段仍处于发展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实践与探索。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及内容滞后于国家的发展需求,并未充分发挥为国家治理服务的功能。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辅助国家治理的重要使命及责任,但受传统国家制度以及社会整体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建设的速度较慢,且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认知不够成熟,并未构建出全面型、系统型及创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研究与国家发展的联系程度不足,并未充分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桥梁及纽带作用。例如,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不足、教学内容的渗透能力不足,教育效果以及教学质量较低。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化推进创新发展, 更好的适应我国县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2]。
2.2 复杂的思政教育社会环境
现阶段,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时期,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进行战略调整,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提供理论基础并培养优秀人才。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之下,我国的整体社会环境受全球趋势的影响,其中不仅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并且包含文化交流、教育发展等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将面临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冲击,势必导致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偏颇,甚至是价值理念的嬗变。其次,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面临着国内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如互联网移动技术的普及化发展,其中丰富多样的网络内容,部分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将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2.3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影响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念、制度理念、方针政策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但与此同时,也将受我国封建传统文化及西方世俗文化的消极影响。 例如,中华民族传统的封建文化,具有落后性、迂腐性及功利性等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并对教师与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与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不相符。西方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之下,不断渗透进入我国的社会环境之中。 加之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崛起,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极端资本主义思想者开始对我国的思想入侵,其中个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等严重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树立,不利于我国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及发展。
2.4 缺少科学化思政教育体系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精神产物,在中国的历史革命发展时期发挥者重要的影响及指导作用。 改革开发之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更高的满足教育的改革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逐步开始科学化、制度化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而言,思想在政治教育工作仍属于新兴的教育学科,并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时期。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之中,具有专业性及权威性的研究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滞后,并未有效的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挥实际的实践功能。
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的路径
3.1 思政教育转型的理念优化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的路径,需要高等院校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坚持马列思想的中国化发展成果,重新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人本观念,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视野。
第一,坚持马列思想为指导。经过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证明,马列主义思想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型、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先进的指导意义,坚持马列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基础,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为马列思想继承与弘扬的具体成果,需要量化马列主义在中国化发展中的民族性及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观转型,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马列主义的重要价值,坚持马列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解决教条式、形式主义的教学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教育的要素重组与资源整合[3]。 第二,重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理念,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主体性的角色及功能定位进行重新解读。 重新塑造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是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全面且自由成长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多元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第三,国际化教育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高等院校应积极拓展国际化的视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国际化的意识,以及国际化的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观转型发展。
3.2 思政教育转型的环境构建
基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其中包含舆论环境、法制环境、文化环境及教育环境。
第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环境,营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的舆论氛围,将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化发展,网络舆论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的重要内容,传统媒介在传播主体作用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微信、QQ 及论坛等网络媒体平台。舆论环境的优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转型发展具有引导的作用,通过特有的宣传功能及影响功能,将直接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例如,高等院校应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网络平台及网络社区进行优化,确保学生处于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之中,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高等院校应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的法治环境。 法治社会是改革开放给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政治性实践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建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转型发展。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观转型发展,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建立优良的文化环境,其中包含班级教学环境及校园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营造轻松、生动的教学环境,有效的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可借助校园展示墙、校园广播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转型。
3.3 思政教育转型的体系构建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需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策略。
第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推进其制度化、规范化及程序化的发展,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转换,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制定出具有综合性的改革路线及任务表。第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纵深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需要高校不断创新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基础的夯实,为创新变革及优化提供基础。具体的理论深化研究方式,主要为发挥思想政治内容的创新性,将教育教学内容与改革开放的客观需求相结合,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转型发展。第三,高等院校应确保思政课堂的要素结构升级,不断优化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促进彼此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转型提供新元素。 第四,高校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确保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树立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不断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3.4 思政教育转型的评价升级
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观转型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质量螺旋式的升级与递进式的发展。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学生的根本需求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坚持一学生满意度为思政教育工作转型的评价指标,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考察指标主要为: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是否符合学生自由且全面的发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是否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其次,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应以学科的创新建设为核心评价指标,即高校思政课堂微观转型的学科定位,以及教学目标的清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微观转型,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理论体系、专业体系及师资力量等建设等。 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优化,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微观转型,彰显思政理念的教育价值。
4.结语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对于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需求较多。 因此,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积极相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要求,有效处理社会环境复杂的问题,并抵御落后传统文化及激进西方文化的影响,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