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及其现代价值
2020-02-25王文兵
王文兵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马克思哲学研究与其他哲学研究存在巨大差异,其不仅要论述哲学目的,也要探究哲学研究的应用视角。这一研究逻辑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相契合。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学术交流活动。 但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并未寻找到具有应用价值的理论工具, 从而对费尔巴哈等青年黑格尔学派的理论旗手提出了批判。在论战中,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价值观逐渐成熟,并成为其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当下社会中,理论观念较为混乱,认知视角极为多元,思想的分散不仅会增加社会运行的成本,也会使我国的理论建设难以取得突破。 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具有开创性与应用性。 运用这一视角,可使我国社会的认知方法更加统一,并使马克思理论与哲学观,得到更好的理解与应用。
1.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研究,已呈现研究视角逐渐下沉的趋势,认识论逐渐取代了本体论。 但认识论仍然停留在意识层面,物质世界并未得到应有关注。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进一步下探了哲学研究视角,并将物质世界视为哲学基础。有鉴于此,探究马克思哲学研究观,应遵循第一因——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脉络。
1.1 哲学研究观的特征与意义
哲学研究观与哲学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哲学观可被限定在哲学结果的维度中,并融合了一部分成熟的方法论。 哲学研究观被严格限定在研究的维度中,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为何研究、怎样研究以及研究什么。 在哲学研究的早期阶段,哲学家通常会认定世界存在统一的真理,并将哲学研究定义为挖掘真理的过程。 这一观念在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因”以及我国传统哲学中的“格物致知”、“天法道”等理论中得到了集中体现[1]。
启蒙运动时期,新思想对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康德率先提出了理性无法认识经验以外事物的哲学观点,从而将哲学研究由本体论引入认识论。 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也对“第一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黑格尔的哲学框架内,宗教被纳入到绝对精神层面,而人类意识得到了单独提炼,并被赋予“自觉性”。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拒绝了天然真理的存在,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深度揭发了统治阶级的虚伪,以及唯心主义学说的虚假与无效。 从而形成了以改造世界为目的,通过唯物主义辩证法为研究工具,深入探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哲学研究方向。 这一哲学研究观将研究视角视为哲学研究的先期条件,从而使哲学研究的意义发生了重大变化,哲学研究观也成为了独立的研究科目。
1.2 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视角
马克思认为,哲学不存在统一的结果,以不同的视角与目的开展研究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哲学家应当首先明确研究视角,并将方法论作为哲学研究的前置条件。 在这一前提下,马克思将微观世界视为哲学研究的理论来源,并强调哲学研究不应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而成为“独立哲学”。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张通过描述现实中的事物获得研究依据,并将该依据与变动的现实世界相结合。 再通过进一步的理论提炼,寻找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这一逻辑逐渐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总之,现实世界即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主观视角,也是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基础条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多次对脱离现实世界的哲学研究提出批判,并认为此类研究毫无意义。 这一认知视角,来源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前置条件,即由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在马克思哲学出现前,西方哲学会将“意识层”作为哲学研究范畴,并倾向于赋予“意识层”“自觉性”。 例如,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基本涵盖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理论工具,但其却将意识独立于物质之外,以至哲学研究的着眼点被锁定在理论思辨,其社会应用价值深受影响。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提出,则将西方哲学研究视角进一步引申至社会层面。
1.3 马克思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
现实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础条件,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现实世界,对于研究马克思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理论体现出的世界观极为复杂、宽泛,通过压缩提炼可总结出三项关键要素。 首先,马克思认知的世界范围,被严格限定在物质世界中。 传统哲学中的“神性”因素被马克思排除在世界体系之外。 黑格尔哲学为马克思哲学提供了研究工具,但黑格尔坚信宗教的真实性。 这一思想难以得到青年研究者的认同,以重构黑格尔哲学为主要诉求的青年黑格尔学派得以凝聚。 其中费尔巴哈提出的以生物属性取代人性的见解,并未受到马克思的批判。 在这一学术环境中成长的马克思哲学,必然会摒弃宗教中的神秘主义成分。
其次,在繁杂的世界中,马克思将生产关系视为哲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并将其假定为推动辩证关系的“第一因”。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决定意识形态的唯一条件。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的方法论中,生产力的改变被视为推动上层建筑的唯一动力。再有,马克思在现实世界的生产关系中,提炼出剩余价值的概念,这一概念成为了构建科学社会主义基础条件。 同时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是不断变化的,但变化的基本规律与生产关系存在紧密的关联性,改变现实世界的生产关系,必将引发历史的变化[2]。
2.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现代价值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主要特征是将现实社会与哲学思辨相对接,从而形成具备应用价值的哲学体系。 基于这一研究视角,当代学界可依托社会与生产力发展,不断展现马克思哲学的应用形态,从而使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现代价值得以呈现。
2.1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丰富了哲学研究的视角
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将哲学研究视为社会科学的提炼,并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帮助人类掌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当代的社会中,哲学研究逐渐进入到新型理论的空白期。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国外哲学研究者依然沉溺于“第一因”的研究中。利用哲学方法获取绝对真理,必然导致失败。 这一问题,已在康德的论述中得到集中体现。而多年来针对康德的学术挑战,均为获得实际突破。部分哲学家试图通过混淆神学与哲学的基本概念,而获得突破,但却极少得到学界认同。这一现实表明了,哲学的界定范围已局限在理性认知的范畴内。
2.2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为哲学理论提供了的应用空间
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认为,哲学理论应当应用于社会发展,并成为社会公民的思想武器。 受此影响,在当代社会中哲学思想的应用空间大幅扩展。 首先,在西方世界中,存在主义已经成为了主流价值观,并对民众的生活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在我国马克思哲学则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多数居民会使用哲学工具认识社会,或寻求改变社会的方法。 这一现象与马克思哲学研究观高度契合。
其次,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中,哲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法规制定、司法解释以及法庭论证中,哲学的内在逻辑已经成为了指导司法工作的理论依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将法律归纳到意识形态范畴。 而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更是将哲学思辨作为构建法律体系的主要工具。 这一哲学研究视角,对于当代的法学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 再有,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野蛮的资本掠夺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当前社会中,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遏制,工人阶层的利益得到一定保障。这一成绩与马克思哲学研究观具有紧密关联[3]。
2.3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促进了经济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视为影响社会变化的关键因素。运用这一理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基础较差,农业生产成为了多数居民的生产方式。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我国重新分配了生产资料,从而使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所倡导的以生产关系带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从而使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运用马克思理论中的核心观念,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引导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路径。 该战略的核心诉求是在生产与研发环节实现技术突破,从而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政策与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决定上层建设的研究视角高度契合。
2.4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提高了居民的鉴别能力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认为, 哲学应当成为解放人类的思想武器,通过有效的宣传、扩展,马克思哲学研究观将提高普通社会居民的鉴别能力。当下社会的思想观念较为多元,部分群众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逐渐偏离了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 在社会较为流行的思想观念中,遁世观念以及虚无主义对我国居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例如,在网络流行的“佛系青年”,抛弃了该年龄段理应具备的朝气与奋斗精神。并将脱离世界视为个人精神的解脱。但马克思认为,人类具有生物属性,脱离物质世界其无法独立生存。有鉴于此,有关部门应依托马克思哲学研究观所强调的思想与现实联系,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使我国居民获得辨别负面消极思想的基本能力。
3.结语
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 在当代社会中任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首先,应用这一理念,哲学研究将获得更为宽泛的视角。 其次,依据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经济视角, 我国的经济建设将得到更好的理论支撑。再有,通过马克思哲学研究观,我国的执政理念将更加清晰。还有,通过马克思哲学研究观, 意识形态与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将集中呈现,普通居民的辨别能力可得到提升。 最后,借助马克思哲学研究观,人类的共同命运将得以凝聚,社会主义建设可得到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