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深化改革下提高稽查工作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稽查凭证运输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1)

一、运输收入稽查的工作特性

(一)设立运输收入稽查的目的。铁路运输收入稽查工作是铁路财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铁路客货运输单位的运输收入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处理。。充分发挥稽查的检查与监督职能,能够维护运输收人完整,适时披露查办的违法乱纪、贪污舞弊案件能够警示众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

(二)运输收入稽查人员的职责。稽查人员职责大致可划分为五类,一是检查站段收入预算、规范化和责任制执行落实情况;二是监督指导站段堵漏保收工作,指导站段增运增收;三是检查收入票据、进款的安全及列报、解缴、动支是否合规;四是核查客货运及相关各类收费是否正确;五是调查违反运输收入纪律的违章违纪行为和运输收入事故。

(三)运输收入稽查人员的任职要求。稽查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任职人员要精通除本部门规章制度,还要熟悉客货运相关规章,了解行车组织、各类生产运用系统、财务结算、工程施工、调车计划、车辆运用等多方面业务。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收入稽查工作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对任职要求较高,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二是监督检查对象范围广泛,包括运输收入活动中每一个环节;三是具有一定的处罚权利;四是工作具有特定风险性。

二、铁路运输收入的特点

收入稽查的主要工作是在生产一线监督、检查、指导站段依据规章正确核收各项运输收入费用,无论是从岗位职责还是从工作需求上看,研究铁路运输收入的特点都是极其必要和具有价值的。从稽查工作角度出发,现阶段铁路运输收入具有以下特点。

(一)收费费目繁多。铁路运输企业在办理客货运运输及相关业务产生的运、杂费费目繁多。以车站办理专用线货物发运为例,可能会产生诸如取送车费、货车延期占用费、装载加固材料使用服务费、机车作业费、仓储费等十多项费目,若使用特种车辆或者办理超限业务则会进一步产生其他收费项目。

(二)费用核收计算复杂。铁路运输收入主要来源是客货运业务产生的运杂费。它与普通企业采用单一价格计量不同,铁路运、杂费的核算过程涉及到运输路径、运送距离、品类、基础运价、特殊运价、运载车型、运输等级、限制条件、计算单位等多种不同要素,运算过程具有特殊定律和顺序。

(三)票据、凭证种类多样。票据是铁路运输企业核算运输收人的原始凭证,客货运输票据属有价证券,票据担负着运输合同、抵扣税费、报销凭证、收款凭证等一系列功能。银行凭证相对简单包括现金、支票存款单,汇款凭证。

对票据凭证的核查,是保证会计核算正确的基础,稽查人员在对票据、凭证检查中不仅要账实相符还要具备一定的真假鉴别能力,能够区分出伪造票据、凭证。

三、铁路深化改革中稽查工作现状

(一)铁路深化改革给稽查工作带来的冲击。以客运业务为例。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标志着我国铁路步入高铁时代,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新的客运模式下,稽查在工作时遇到了诸如列车站间运行时间短、电子信息核查困难、利用客票漏洞乘车问题层出不穷等情况。

以新增业务为例。竞争性一口价新管内新直通业务办理中仅办理条件就包含了合同期限、发站、品类、到站、考核运量、议价条件和费用核收等多项条件。稽查人员要全面掌握运输条件、项目内容、同一费目中各项费率,现场稽查时传统工作方式已不能负担如此大量工作。

(二)稽查工作现状与不足。在任职运输收入稽查的5年间,我参加了多次总公司组织的交流检查活动,参与了专项稽查与收入事故调查若干,对稽查工作现状有较为直观的认识。目前,稽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稽查管理体系与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全路稽查人员平均年龄超过45岁,60后是稽查主要力量,人员结构青黄不接。由于稽查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出差时间长,管理体系中激励机制缺乏,极大的削弱了稽查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稽查队伍建设受到制约。

(2)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稽查人员现场检查时间较多,培训及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加之近年来规章制度更新修改较多,在规章理解运用中出现了掌握不全和解读不统一的问题,表现出业务素质高低有别。

(3)力量不足,检查强度与范围无法保证。我局客货营业办理站与客运列车班组总计超300个,全部5个稽查小组无法满足《铁路运输收入稽查工作规则》中“每年应对所辖车站进行一次稽查,对每个列车班组至少进行两次稽查”的要求,更别提春运、暑运、专项稽查等任务。

四、提高稽查工作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完善队伍建设,发挥团队合力作用。在队伍建设上要完善选人、用人和岗位激励制度,改善稽查岗位守旧现状,招聘具备良好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年轻干部,缓解稽查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培养基层骨干,招聘局属收入检查员,与稽查人员共同组成检查小组开展各种专项检查工作,既能弥补稽查队伍力量的不足,又能提高基层收入工作的质量。

(二)建立统一大数据平台,强化运输收入信息数据的运用。收入系统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主要来源是客运制票系统、货运制票系统、审核系统和报表系统,同时也要建立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现在车查询系统、铁路运输系统集成平台、AEI车号识别系统等多个运输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通道,将大数据平台建立成为能涵盖现车分布、货运计量追踪、机车车辆轨迹、列车编组和施工计划等多方面数据查询应用群,能有效整合信息系统资源,实现分析智能化,多层面多角度的提供决策信息和预警风险提示。

(三)创新稽查工作模式,提高稽查工作成效。结合运输生产情况的变化,采取站段内部自查、单位间联合稽查、路局组织重点稽查等稽查方式,通过互检、复检、平推检查的工作模式带动和指导运输站段客、货运收入管理的能力,确保运输收入安全与完整。

集中力量开展“手术刀”式的稽查工作。选定稽查对象,集中各稽查小组力量开展全面稽查工作,深入检查该站、段所有运输收入工作,将问题不分大小地逐一罗列,会同站、段收入管理部门剖析问题,深挖问题成因,提出整改和防治方案,彻底改变稽查对象收入工作环境。

五、结束语

最初准备以“大数据”为题,撰写一篇用数据改变稽查工作的文章。但在思考过后发现,大数据仅是稽查工作的一部分,作为铁路运输的传统行业,稽查伴随铁路而生,过去的近70年间稽查行业已经形成一整套固有体系,相比工作方法的转变,正视自身不足,加强体系建设,多头并举提高工作成效才是适应当今铁路不断深化改革下的最佳选择。

猜你喜欢

稽查凭证运输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分析
2021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的高速公路收费稽查系统
《中国农业会计》(月刊)收款凭证
高速公路绿通稽查管理系统
《中国农业会计》(月刊)收款凭证
山东实现稽查工作“标准化”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畅捷通T3凭证处理常见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