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2-25
(1.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1)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一直采用的施工类型为较为传统的粗放型建筑模式,属于我国的高风险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建筑工人的死亡威胁普遍高于其他行业。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国内建筑业持续获得推广与发展,受到了众多高校师生与业内人士的青睐,借助BIM技术有利于优化建筑行业运营管理方式,大大推动建筑行业技术的创新。BIM技术中最为明显的优势为:能够尽早地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
一、装配式安全管理中的BIM技术适用性分析
(一)技术适用性分析
对于一个建设工程来说,它的全生命周期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与BIM工具软件企业构建了利用参数化建模的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的5D施工管理体系,此为建设工程管理内的关键技术之一,并且借助BIM能够有效处理信息互通与共享的限制,对把控建设工程的整体把握与管控发挥着重要影响。
(二)经济适用性分析
BIM技术能够被应用在建设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内,是信息技术于建筑产业内的具体呈现与最新运用。BIM技术给建设工程的所有参与方给予了共同设计、沟通工作的平台,能够极大程度上压缩成本、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安全作业、完善管理等。BIM技术功能的逐渐健全能够提升建设工程的管理与技术能力,必将有效促进整个建筑产业不断进步。
但是相应的价格较其他工具价格较高,这不只是表现在其工具自身,支撑工具运行对计算机的配置也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基于软件更新后硬件的更新换代成本也是高昂的。
(三)环境适用性分析
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而BIM作为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的不断扩展和建筑工程特别是装配式建设项目对安全集成管理的巨大需求,会在安全管理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对于以往的安全管理来说,监管缺乏强制性,不具备健全的施工安全制度,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行环节内产生了较多的问题。同时部分施工方在安全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不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此外要求施工者依据规定进行施工,对此由于企业与个人的原因,导致安全管理存在缺失。如此就需要研究以BIM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并将此作为健全安全管理的媒介,给项目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BIM技术在装配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施工前BIM技术应用
为了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在项目开始实施前,根据相应的施工承包合同、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国家和地方法律及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施工标准规范等编制项目安全计划以及施工安全控制准则,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指导准则,将构配件控制标准,装配流程安全控制标准以及构配件的存放、安装、接头的安全准则录入BIM信息模型中,在模型中形成完备的安全管理信息库,为后期施工过程提供指导。同时在项目实施前,项目管理者组织可视化的图纸会审,通过研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点进行识别,特别在构配件的施工过程中宜出现问题的定位放线、封腔注浆等重 要施工程序。做到提前部署,重点监控,或是制订相应的规避方案,达到事前安全控制的效果
(二)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
借助BIM构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型,满足安全管理原理中的系统原理、动态控制原理与循环原理等。借助仿真模拟,站在工程整体、全进程等立场综合分析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问题,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与安全检查有助于辨别施工进程中的危险源,持续完善施工安全规划,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进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