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
2020-02-25李福岩
李福岩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6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与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意识形态工作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而坚强有力领导下,非常有效地扭转了失声失语而挨骂的被动局面,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取得了很多宝贵工作经验。同时,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国内外错综复杂的重大挑战与风险、阻力与矛盾。这要求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及地位,正确分析与解决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中所面临的常规性与风险性问题,走好意识形态工作新的伟大长征路。
一、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从理论上正确认识自己干的是什么,即什么是意识形态工作;进而正确认识自己干的有啥用,即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价值。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前提性问题,也是需要在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不断校正、加强与提升的重要问题,以不断增强与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与担当精神。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工作
对于什么是意识形态,理论家们的界定与褒贬可谓众说纷纭。但对于什么是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家们却没有或极少有思索,从事此项工作的实践者基本上是未加深思地拿过来就用,仿佛这一概念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意思,或者是认为不值得界定。然而,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一个重要前提与内容就是要清醒而正确认识什么是意识形态工作,不能机械、模糊地加以理解。在笔者看来,所谓意识形态工作,是指意识形态工作者在一定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指导下,为了意识形态安全及特定中心工作,针对特定人群展开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话语精神性的政治任务。
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含义,首先,要正确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与客体,即它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说,它是专职与兼职工作者与特定工作对象之间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交互沟通工作,是用话语来做的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对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相互的、交互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即主体,兼有专业性、专职性与全员性、兼职性等特点;意识形态工作客体的特定对象性很强。从专业性、专职性角度来看,有专门的思想政治与宣传思想工作,即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及其组织机构等;从全员性、兼职性角度来看,每一个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都是各自部门、单位、地区,乃至党和国家的“一张名片”、精神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这里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既有共产党人全体,又有共产党人个体,既有兼职性也有专业性。“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这里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主要是从整体与全员角度来讲的。
其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思想内容是文化自信。总体上说,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通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凝聚中国精神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四个自信”之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与之相应,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等的意识形态工作都要在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上下功夫,通过各自窗口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在传递着它们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三次世界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20世纪70年代,美国肯尼迪总统时期派往海外的“和平队”( Peace Corps)志愿者(今为义工),仍在世界范围内活动,就是在传播着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美国梦、美国自信。
再次,意识形态工作的外在功能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最终指向是为特定中心工作服务。从意识形态工作自身的内容来看,首先通过它来维护自身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这是意识形态工作首要的、直接的目的,进而服务特定中心工作。总体上说,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总体上要服务于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大局。具体地说,不同地区、部门与单位有不同的中心工作,因而是特定的中心工作。如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部队的中心工作是战斗力、能打胜仗,国有企业的中心工作是效益、产值。特定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最后,意识形态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巨复杂工作。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的,不能实践的理论是空的,即瞎做与做空。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中存在着瞎做、“瞎说”,甚至出现帮倒忙、“高级黑”“低级红”现象,如某学者宣称的西方文明源于华夏论、“英国起源于湖南英县”等谬论。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也存在做空的问题,出现喊口号、缺乏实际内容,即严重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现象,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反感再反感、厌恶加厌恶的严重逆反心理现象。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形象地批评过这类现象:找上一帮人,关上门窗儿,写上一篇文儿,念起来挺顺嘴儿,就是不解决啥问题儿。
(二)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
历史地看,意识形态工作从无到有、越来越重要。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伊始并无任何主义、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思想、文学艺术等,即无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诸神之战在原始社会末期萌发。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人对自然的恐惧与希望化为了原始万物有灵的拜物教、多神宗教、图腾崇拜、艺术等。同时,氏族的禁忌、风俗习惯逐渐形成,氏族的信仰“守护人”“文化人”如巫师等逐渐成为最初的“意识形态阶层”“思想政治工作者”。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原始多神、泛神宗教向一神教、萨满教发展,各种神话、信仰、灵魂观念即意识形态开始产生。进入阶级社会、国家后正式开始意识形态之争,演变为非自觉的宗教战争的形态,逐渐泛化为复杂的现代意识形态之战——没有硝烟的战争。可以说,这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私有财产-阶级-国家-意识形态产生与斗争扩大化的过程;自中国有《易经》《道德经》《公羊春秋传》,西方有《伊利亚特》《奥德赛》《理想国》,就标志着人类的意识形态之战实际上已开始了。人类社会理论自觉形态的意识形态斗争已有200多年历史,这种现代性斗争形式会越加多样化,也会愈演愈烈,将伴随阶级社会发展的始终。
理论上看,意识形态工作范围日益广泛、无处不在。由此观之,意识形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硬文化、软文化即有物质性、制度性、精神性文化的地方就有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的概念蕴涵着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辩证法的多维性存在[3],其阶级性、政治性、斗争性日益凸显、日益艰巨复杂,已经渗透和弥漫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当下美国特朗普政府由于无心无能无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使美国瘟疫大流行,造成美国广大下层民众大量死亡的现代性历史悲剧,却千方百计地联合世界上的反华势力不断造谣、“甩锅”给中国,使本应世界联合的“抗疫”演变成对中国的荒谬的意识形态之战。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纷纷指认现代科技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诚如芬伯格所指出:“技术不是一种天命,而是斗争的舞台。技术是一个社会的战场,或者用一种更好的隐喻来说,把技术比作一个文明的替代形式互相竞争的‘事态的议会’。”[4]
实践中看,意识形态工作处于伟大斗争的最前沿。这与世界大形势的发展密不可分。总体上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总体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大环境之中。一方面,因被资本逻辑绑架而战争成性、热爱战争的美国是现代世界战争的策源地,局部、区域性的民族、宗教、文化矛盾冲突有可能被美国进一步燃爆、放大;另一方面,世界人民心中向往和平,尤其是世界上保卫和平的中国军事力量以及俄罗斯、伊朗、朝鲜等的军事力量在不断增长,有效遏制了战争。可以说,遏制美国发动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代中国的重要任务。虽然说敌强我弱,但大规模世界战争的极其严重后果是再强大的国家也无法控制的,会导致各方损失惨重乃至地球文明毁灭的巨大风险。但必须先勇于发声“亮剑”:不想战、不惧战、准备战、善于战!因而,世界各国纷纷大搞军演、秀肌肉,说白了就是舆论战、威慑战、心理战等成为斗争的最前沿,从纸上谈兵到沙盘推演,再到网络互怼、电脑模拟战,都采取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斗争形式。经济战、贸易战之前也是舆论战、价值观之战、心理战。在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上,各种主义、思潮、文化价值观、民族传统、宗教、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软实力成为此消彼长斗争的焦点。因此,各行各业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企业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文化、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与前沿。意识形态的诸神之战可谓风起云涌、硝烟弥漫,既有暗流涌动,也有波涛汹涌。
政治上看,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从政治高度上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以来,意识形态工作被定位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与道路,这项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极端重要,对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极端重要,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端重要,对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极端重要。这种判断是基于历史与现实情况的科学判断,前有苏联被和平演变解体的惨痛教训实例,也有西方和平演变中国未果之历史事实。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也面临着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话语中,我们会从另一方面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程度的认识:“尽管我们与苏联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竞争,但意识形态是我们争夺的根源。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打了败仗,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关系都将毫无意义。”[6]
二、正确分析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常规性及风险性问题
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在具体的意识形态工作中既有经常性的、常规性的问题,也有重点、急迫性、风险性的问题。要有问题意识,找到常规性的问题与风险性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一)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常规性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的常规性问题,是其良好运行必备的各组织运行要素、环节等的完备与紧密衔接的问题,缺一不可。这些常规性问题可以划分为10个方面:
1.领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党要全面管理意识形态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领导体制、谁管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问题。当前,依然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领导力度不够的问题。
2.学习。中国共产党是十分重视理论指导、理论学习的政党。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强国,武装好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头脑,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
3.队伍。意识形态工作人手缺乏,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队伍要标配的问题迫切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解决。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敌人有明暗两支队伍,有专业网络写手,也有兼职人员及水军。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人,更需要硬人;否则,或无力干,或干不好。
4.经费。意识形态工作日常经费,尤其是加班加点的经费支出问题,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待遇普遍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加以解决。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不能只靠红狼群、网络红军、“卧底人”自愿奉献时间、自掏腰包。反观2016年5月网络上曝光的一张敌方《舆情员津贴奖金发放表》,其中显示“舆情员”所领津贴奖金数目惊人。
5.程序。意识形态工作的技术性问题要靠必要的工作程序来保证其科学性,达到对意识形态治理有效、及时、合法、合规,以保障其规范运行。
6.阵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网络、各种圈等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把握不好主阵地就无法有效展开工作与斗争。守好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
7.宣传。积极主动、适度适时有效宣传引领,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日常内容与方法。积极主动而不被动,适度而不过而不及,及时而不迟钝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保障意识形态工作规范运行要时刻注意的问题。
8.研判。定期展开舆情、意识形态研判,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针对性的前提。当前的具体研判工作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研判不专业、不及时、不深入、不准确、走过场与走形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9.督察。留痕而求实效的相互提醒与监督,是做好意识形态的保障机制。但当前的意识形态督察工作存在着过于注重留痕,以考试、问卷等方式来走过场的偏离实质内容的形式主义问题。
10.责任。有责、尽责、负责、分责、问责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倒逼机制。“学习教育十次,不如问责一次。”但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在有责、尽责、负责、分责、问责等方面也存在着不适当的问题。
(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风险性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中还会碰到突发的多种非常规性的风险性问题,这些风险性问题大体上有以下10种,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化解与防范。
1.意识不到风险是十分危险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风险无意识、粗心大意,认识不到位,认为说什么、宣传什么、传播什么无关紧要,这是十分危险的。2019年河南南阳的“水氢发动机”事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2.全局性的大风险来自党内高层。执政党的领导层意识形态方面犯错误、不给力,会带来全局性的风险与大灾难。反例典型便是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与苏联解体密切相关。
3.对民心把握不准是最大的政治误判。“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对老百姓想什么、怎么想的估计不准,即对民心民意估计过“左”或过右,估计太低、太悲观或太高太乐观都是不适当的,会导致很大的政治误判与风险,会导致失去民心民意与执政之基。
4.对敌情判断不准会造成意识形态斗争迷失方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识形态斗争的首要问题也是分清敌人与朋友。为此,对敌情的研判就要弄清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防范与斗争对象是谁?敌人在哪里?怎样发动进攻?我们怎样防御、化解与展开进攻?不得不承认,我们有时在与大风车进行着意识形态斗争。
5.错误的思想理论宣传是要严加防范的隐患。在不同的意识形态战线上曾出现、依旧存在故意或过失的错误思想理论宣传,不采取必要而适当的防范措施,会严重混淆视听、毒害人群。
6.意识形态主阵地失手危害巨大。各级各类学校、教材讲义、讲坛论坛、大报大刊、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主阵地、主流媒体的失手,会造成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引领力丧失,毒害巨大。
7.谁都负责、谁也不负责是很可怕的事情。最怕的是看似岗位上似乎都有人,但都像高速公路上的“纸壳警车”“纸壳警察”,无力或不能真管事、管真事。
8.六种主要社会政治思潮严重冲击主旋律的风险。当前,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极“左”思潮、极端民族主义等六种主要社会政治思潮,严重冲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主导思想。
9.理想信念丧失、恶俗化后患无穷。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青年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丧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存在着严重的物质化、世俗化、庸俗化、恶俗化现象,这是严重的精神危机。
10.意识形态事件善后处理不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南阳市“水氢发动机”事件的自我辩护与发声就属于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成倍扩大,可谓发声不如不发声,不如老实认错。
三、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常规性及风险性问题
对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常规性问题与风险性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要辩证统一地来加以认识和处理,核心是为了认识和处理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主动权、治理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以问题为导向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做好经常性的、基础性的常规性问题,这是做好重点、急迫性、风险性问题的基础,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更要重点解决好急迫性的、风险性的问题,这有利于推动常规性问题的解决,即“出事了,就重视了”。
(一)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常规性问题
1.不断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8]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都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责任,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具体领导机制,发挥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主动权、管理权、话语权来实现领导权,逐步提升意识形态治理水平与艺术。
2.“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意识形态工作者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首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避免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的、教条主义的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思想理论能力。思想理论上坚定,方能在理想信念与政治上坚定、党性纯洁,增强辨别思想理论话语是非的能力,增强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与学术观点问题的能力。
3.逐步标配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要尽快解决好缺人手、缺“硬人”的问题。这需要从上至下、各部门的统筹编制与安排,才能使中央、上级的政策安排贯彻执行到底。否则,关于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就会在基层落空。各级各部门领导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克服“人配齐了,单位成本高了,不增效了”这类错误观念。这个“劳动力”是绝对不能省的,因为意识形态工作者是一个部门和单位发展的“催化剂”、防止事故的“安全阀”,看似虚其实很实,看似无用其实大用。
4.意识形态工作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做好意识形态、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需要用心做、用情做,更需要用体力做,爬格子、写材料是要累心累脑累身体的重体力劳动、艰巨复杂劳动,宣传思想战线的一线工作者都会有同感。责任重大、艰巨的任务,需要有充足的经费加以保障。这不仅是对劳动的尊重与认可,更多的是使命任务的必然。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对此就有深刻认识:“在宣传上花1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9]
5.进一步规范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程序。一定的、必要的程序是意识形态工作自身安全及做好的保障措施。当前,意识形态治理、网络信息安全已出台相关法规、规章,未来的工作程序会更严格。层层把关、程序严格而不程序主义,是意识形态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6.进一步坚守好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各条战线的意识形态工作者都要种好、管好自己的责任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网络平台、各种微信号工作圈、朋友圈等意识形态主阵地,都要看好、管好、治理好,严防谬论流传。
7.宣传思想引领要适度。一是各级各类新闻舆论宣传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其宣传思想工作要适度正确拔高引领,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然而然,要避免矮化、庸俗化、丑化、恶搞,也要避免否定崇高、否定伟大、否定英雄、否定先进,还要避免神话、神化、非人化、假大空。二是适度正确宣传,避免宣传过度、宣传不及。三是基层宣传要多宣传全体,少宣传个人;多宣传群众,少宣传领导;多宣传事实,少吹捧上纲;多宣传单位历史、劳模、默默无闻的一线劳动者、技术创新能手、艰苦奋斗的实迹等。
8.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研判水平。为此,一要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研判的现代化手段,如现代化的大数据软件来进行定量研判;二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开展研判的集体优势,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地集体研判;三要发挥意识形态领域专家学者的个人判断优势,形成更有个性和有深度的研判报告;四要把以上三方面的研判综合起来,形成更加精准、更加有高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判报告。
9.让意识形态督察更注重实际、实效。要监督、督查工作变为综合的监督与督察,把上下级相互监督、职业监督、专业监督、群众监督等综合起来发挥作用,而不是形式主义的监督、官僚主义的监督、教条主义的监督,让意识形态监督到位、督察出实效。
10.责任落实到位。要正确分析责任,合情合理分担责任,真正做到各司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勇于担责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风险性问题
1.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风险意识、敏锐性与敏感性。要看到黑天鹅般的小概率、灰犀牛般的大概率;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政治工作等其他中心工作的辩证关系,要看到“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
2.要增强领导干部等意识形态工作者的领导本领、提高政治站位。要把理论站位、立场站位、实践站位有机统一起来,从全局、长远去思考,从人民立场去思考,求真加务实,树立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3.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者的群众工作本领,走群众路线、接地气、察民意。要准确把握民心民意,不要太低估计、太悲观,或太高估计、太乐观。
4.要增强对敌意识形态斗争的意识,重点在看好自己的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敌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在我国内部的文化汉奸,主要风险来自于经济、政治与军事安全领域,主要思潮是“左”右两股思潮,主要任务是看住自己所属阵地的人。
5.要增强理论宣传等的准确性、科学性、实效性。创新宣传要稳妥,政治上准确,丝毫不能马虎;讲科学、讲实效,有时需要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
6.要严防死守意识形态各阵地。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是网络信息安全阵地,以及大报大刊等中央媒体。要严防死守这些重要的主阵地,确保万无一失;要在红色、灰色、黑色三处阵地界线上下功夫,让灰色变为红色,让黑色变为灰色,不断主动出击、拓展阵地范围、扩大对外宣传。
7.要严格划分责任分担区以及连带责任区。要注意克服谁都负责、谁也不负责现象,尤其是工作交叉地带不能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盲区与死角。
8.要重点展开对几股主要社会政治思潮的批判。当前,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极“左”思潮、突发错误思潮等展开依法、依规亮剑行动与批判。
9.要补足意识形态工作者的精神之“钙”,加强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是打铁还需且必须自身硬,意识形态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应该且必须坚定,要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应该且必须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并在实践中逐渐提升与巩固理想信念;三是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社会实践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很关键;四是狠抓党风、政风、职业风气,推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蔚然成风,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基石更加牢固。
10.要稳妥处理意识形态事件的善后工作。要用事实说话、用诚意说话;要勇于承担、老实承担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要逐步提升意识形态事件处理的水平,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