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困境与思考
2020-02-25赵晨寅
赵晨寅,洪 涛
(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浙江 杭州310012)
自2016年全国 “两会”召开以来,“工匠精神”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中国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当前,弘扬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共识,全社会对什么是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如何培育好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多样实践。随着各类实践不断深入,一大批具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神的中国工匠涌现了出来。然而,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的瓶颈也日益显现。认清制约当前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症结,对培育打造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中国工匠,加速 “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培育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困境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工匠精神”属于典型的文化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没有工匠精神的,但是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工匠精神经历过漫长的“失落”,而在近几年又突然强烈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呼唤而强势回归。这和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崛起,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观念、现代化工业化分工生产模式,以及基于现代工业而产生的职业教育体制,又成为了制约当代中国工匠培育的因素。
(一)对“工匠”与“工匠精神”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后续的路径选择。“工匠”与“工匠精神”这对概念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其内涵与特质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转变,直至今日人们对于二者的认识尚存在一定偏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受儒家“君子观”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人格道德标准,“君子”一词最初是指社会统治阶级,后由孔子对“君子”内涵进行扩充改造,把“尚德”引进“君子”的内涵。由此,“君子”概念也便具有了两重属性:一方面,“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责;另一方面,“君子”又是理想人格的化身,是社会大众的道德楷模[1]。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观念尤其推崇读书人,认为“学而优则仕”,读书读得好了应该去从政;同时,也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氛围,读书从政可以统治他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体力劳动者则受制于人,在社会中没有实质的话语权,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也就导致直到今天中国工匠的社会认同感仍然偏低。第二,受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影响。在前工业时期,劳动者的体力和手艺是其谋生的主要手段,工匠技术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靠师徒或家族间的世代相传。这一时期的技术特征表现为不同“师门”或“家族”的风格明显,标准化程度低,师徒间等级秩序明确,更注重技艺的传承和固守,而少有批判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对某一门手艺的熟练掌握。而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应用日益普及,匠人技艺的重要性在机器化大生产中被削弱。原本复杂、整体性的产品制造过程被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步骤,流水线上的工人对产品的整体性把握要求急剧下降,设计、规划等创造性的工作从原本匠人身上剥离出去,出现了设计师、管理者等其他职业,而工匠的形象也逐渐变成了生产一线工人。在这一时期,对工人技术的要求标准化特征明显,产品质量、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机械设备的更新迭代,工人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多是跟着机械设备的更新而被动升级。
这些对工匠的认识影响延续至今,导致在大众心中对工匠具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工匠是一群手艺人工匠,工匠精神是对师傅或者家族记忆的传承和固守;认为工匠是一线的生产操作员,是流水线上的熟练工;认为成为工匠是“学而劣则无路可走”的无奈选择。这些刻板印象同样降低了工匠群体的自我认同感,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或者岗位对于社会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自我价值的贬低严重阻碍了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工业化分工过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得到普及,现代化行业工种的不断细分,为解放生产力、促进全社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与此同时,这种分工也直接导致了“人的异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分工将导致“终生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个身体转化为这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2](p393)。一方面,越来越专业化的分工将每个人固定在一个日趋狭小的工作领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流程被不断简化,单调重复的机械生产工作不仅仅限制了现代工匠们的活动空间,更遏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其逐步丧失向其他方面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分工生产方式使现代匠人对自己生产制作的产品没有宏观、整体性的把握。例如,消费者们曾一度惊叹于苹果手机的设计与工艺,认为它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其实组成一台苹果手机的每个组件来自全世界各地,对参与制作一部苹果手机的工人来说并不能体会到那种完成了一件作品的成就感,以及要努力把这件产品做到完美的职业使命感。这种产品的最终形态与制作者之间的遥远距离,把制作者与产品之间的责任、情感全部隔离。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现代工业分工塑造了一大批缺乏宏观整体性、辩证思维的机械操作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工业革命是传统手工匠人没落、生产一线工人身上工匠精神消逝的重要原因,失去了创造性和责任意识,工匠精神的形成无以谈起。
(三)理念教育的缺失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要培育出工匠精神,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社会共识。但当前的理念教育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社会舆论价值导向的偏差。随着新闻媒体行业的市场化,媒体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低俗文化博眼球,名人效应抢流量”是媒体行业只求效益、不顾新闻传播伦理、没有社会担当的一种体现。在一个时期内,打开新闻媒体,看到的头版头条的内容全部都是“明星八卦,艺人整形,豪门生活……”而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大国工匠、国家劳模等却鲜有姓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中理念教育的缺失。一个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当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理念教育两方面,而当前的职业教育中,“重技能、轻理念”的现象较为明显。现代职业教育普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工厂里的生产一线使用什么样的机械工具,学校里就培育会使用什么样工具的学生。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可以显著地增加毕业生的实操能力,促进就业。反观理念教育,它是根植于学生内心的一种教育,它的变现能力、实际效果很难在短期之内得到体现,与毕业生就业数量并不直接挂钩,但与一个人长期的职业发展有较大的关联,而这一点对于学校教育水平的评价来说并不重要,因此也就造成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出现思想道德理念教育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职业理念教育的现象。这种职业技术与职业精神理念断层的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劳动者,只能够制造出标准化的产品,却无法创造性地制造出体现制造者自身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作品。
二、培育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名大国工匠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的中国工匠,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理念,同时也是提升中国制造整体实力的重要文化动力。因此,要突破当前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必须结合当代中国时代背景,从社会氛围的营造、深入挖掘中国式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转变对“工匠精神”与“工匠群体”的认识以及职业教育体系整体打造等各个层面同时入手。
(一)做好宣传工作,营造社会氛围
首先要加强文化宣传工作,营造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号召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2018年新年伊始他又提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寥寥数字,生动活泼,朗朗上口,一下子就成了全国人民熟悉的流行用语,在全社会营造了劳动光荣、勇于拼搏奋斗的良好社会风气。要做好当前的文化宣传工作,就需要结合当下时代热点,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绝不能脱离群众的需求和喜好。要发挥好宣传部门、媒体作用,利用好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型媒体技术,从而对弘扬工匠精神进行宣传,普及和传播新时代工匠精神文化内涵,引导全社会关注工匠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积极树立典型,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匠大师的带头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模范榜样作用,以媒体宣传、工匠宣讲、组织学习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把工匠精神传播出去,以工匠大师的真人真事感染大众。第二,梳理总结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复制成功经验,把各个不同行业中培养工匠人才的普遍方法应用于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第三,促进工匠群体之间的广泛交流。大力组织开展“工匠学堂”“工匠沙龙”等活动,使相同行业、相近行业工匠大师和普通技术工人相聚一堂,形成“师带徒”“技术交流”“比学赶超”等有利于技术人才技能水平提升的良性成长空间。
三是做好工匠评选工作。通过评选一批具有精益求精、创新超越、技艺高超的优秀品质的工匠人才,切实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待遇、收入水平,提升技术工人技能水平,实现技术工人“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舆论和氛围。
(二)加强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建设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其形成的基础根植于每个民族的社会发展之中,是由每个民族特定的文化基因生长而来。例如,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其新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在宗教改革之前,《圣经》中将劳动视作上帝对人类的惩罚,而马丁·路德则提出:劳动是上帝留给人们的任务,是人的“天职”。此外自启蒙运动以来,德国哲学界人才辈出,德国哲学中的严谨、思辨、理性的思想特征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德国人。这就造就了德国人尽职尽责、严谨、有序的工匠精神特征[3]。而日本的工匠精神与其职人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匠人’在日文中写成‘职人’,‘工匠精神’对应的日语词汇就是‘职人气质’”[4]。日本人认为,各行各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在其自身的职业岗位上只要做到极致,就可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与尊敬。这种职人文化的形成与日本神道教中“泛灵崇拜”的思想渊源密不可分。而美国的工匠精神又有其特定的内涵。美国作家亚力克·福奇提出,“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5](p2)。他认为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和怀特兄弟是美国工匠的典型代表。因此,美国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创新、拼搏。
因此,弘扬中国式的工匠精神,应当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个性,生搬硬套他国经验难免“水土不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发展迅猛,在外媒眼中“The Speed of China”即“中国速度”一次一次地震撼着世界:2017年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出世界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最快的“复兴号”动车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的121家;此外中国福建龙岩“9小时完成火车站改造”、北京三元桥“43小时完成旧桥变新桥”等高效工程更是比比皆是……这一项项的成绩无不展示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勤劳勇敢、团结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可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是我们弘扬中国式工匠精神时应当牢牢把握的文化脉搏。一种精神要在一片土地中生根发芽,需要丰富文化内涵的滋养。加强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建设,挖掘中国特色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培育符合中国实际的工匠精神的理论前提。
(三)重新认识新时代工匠群体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匠”字:“木工也。 从匚从斤。 斤,所以作器也。 ”[6](p425)也就是说“匠”是一个象形字,意思是在一个筐里放了一把斧头,原指木工。后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里这样解释:“匠:木工也。工者,巧饬也。百工皆称工、称匠。独举木工者,其字从斤也。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也。”[7](p635)意思是说匠字从斤,原初是指木工,后来泛指百工。从匠字的来源和内涵引申过程中不难看出,工匠内涵中对于工具使用的强调,而工匠使用工具制作出的物件是其技艺、意志、情感的具象化的集中体现。到了商品经济时期,人们把工匠定位为利用工具制造出产品的手工业者。随着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各类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应用,促使新时代工匠的工作方式和特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时代工匠群体应该被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情况,这是因为现代匠人使用的工具和制造的产品的范畴已经大大超越过去的认知。科技进步促使工匠使用的工具不断丰富化,而所谓“产品”的内涵更是从实体向虚拟、服务等范围扩张。由此,我们可以把运用工具制造出实际产品的技术人员,称为狭义的现代匠人;而把运用工具(包括仅仅使用思维这种工具)创造出各种包含虚拟产品和各类服务,如文化作品、影像资料、设计服务、物流配送服务等的技术人员称为广义的工匠。
对工匠定义的误解,会导致人们对该群体的理解存在偏差。重新认识现代工匠群体,需要我们意识到现代匠人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者,更需要注重其文化素养、精神理念特质、群体特征的变化等。这将有利于人们重新定位工匠的社会地位,增强社会对工匠全体的认同感,吸引更多人愿意成为工匠人才。与此同时,对现代工匠的全新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在制度和实践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工会评选各级工匠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当前实际,不断更新工匠评选的覆盖范围;又如,国家职业技能水平鉴定名录中应当把原本没有的一些行业、工种列入其中,以完善技术人员技能水平的评价体系,合理化技术人员的工资成长机制。2019年11月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全省20家企业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就是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工匠。
(四)完善职业教育体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不能因为相比普通本科教育更偏重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忽略甚至放弃理念教育,否则职业技能水平再高的工匠,也不过是流水线上生产工具的附庸。因此,想要突破工业化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匠人才,就需要从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理念教育两方面同时着手,打造“课堂、实践、创新”三合一的教学体系,通过“课程教育”“技能实践”“创新活动”三大教学平台,实现三项主要目标。第一,要围绕工匠精神的内核制定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课程教育平台,课程内容既要强调以匠心文化为核心的职业理念教育,又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衔接,打造符合现代工匠人才成长成才的特色课程体系;第二,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水平的技能实践平台,从组织、资金、场所三方面同时提供有力保障、创造良好条件;第三,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精神、文化理念的引领,实现工匠精神培育。
三、结语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中国工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是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精神动力。由于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工业化社会分工和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等各方面的制约,要在全社会弘扬好“中国式工匠精神”任重道远。因此,唯有通过宣传工作营造尊重匠人的社会氛围,不断加强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建设,结合新时期社会特征重新认识理解当代工匠群体,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体制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育中国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