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内涵及其关系浅析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景观文化

(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景观”这一词来自荷兰语,古英语用来指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一般来说景观是指“人们在一个高度改良过的自然世界中活动”,它是人类社会进程在地面上的烙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思想在地上空间上的一种投影[1],是由风景、山水、地形、地貌及地表上的物质所造成的自然人文活动综合体。景观是综合反映时代经济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想法、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它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同时满足社会的功能。景观是可以美化环境,在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和谐的空间氛围。从地域背景上来讲,景观可以分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两者是不同的景观类型,有差别性,也有统一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乡村景观

乡村是指人居相对分散、生活来源以农业生产为主,是绝大多数

人长期的聚居地区,是几千年的人类的文明遗产。对于乡村景观的定义,不同的领域会有一些的差异。广义的乡村景观,是指除过城市景观之外的景观空间[2]。狭义的乡村景观是指以农村人口居住空间为核心的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景观性质、形态、服务人群等方面[3]。乡村景观具备更多的自然空间优势,具有其自然属性,但并不单纯包括自然景观,还是乡村地区经济、人文、人口、社会、自然等的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表达元素通常包括村落、农田、道路、河流、疏林及其他。乡村景观包含着一定的淳朴性及舒适性,由于其形成过程中人类干预较少,乡村景观呈现出独有的田园特色。

(一)乡村景观的生态性及保护

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乡村植物种植面积较大,包含着农业、田园、山水、稻田、果园等,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区别在于其生产性特征。传统乡村尊崇的是道法自然,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山、水的崇拜,注重乡村自然生态,也注重山、水格局相协调,结合当地气候,种植适宜的作物,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未经人类大量改造,所以保存着其原有的生态性。我国乡村发展相对落后,最近几年乡村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建设,对乡村的原有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一些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过度模拟城市景观,这些都使具有乡村气息的自然景观渐渐减少。所以应该在保障乡村景观不再被破坏的基础上,注重乡村外貌的建设,也要注重乡村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河流治理,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角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农村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创造出恬静、适宜、自然的乡村生活环境。

(二)乡村景观的地域性性特征

乡村景观地域特征明显,因地区差异,乡村景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因为经济、气候、生活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景观差异表现是巨大的。例如,我国北方和南方及高原地带土壤都具有各自明显的特征,因此形成差异性较大的景观;地域的差异性。也形成了南北方不同的民居特点,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南北方逐渐形成了差异性较大的民居建筑。传统乡村修建物是最真实的历史记载,具有非常深沉的文化底蕴[4],村落环境影响着村落风貌,个体建筑组合形成院落,院落再组合形成聚落,村落风貌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乡村的环境。一般交通不发达,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建筑多属低层类型。传统村庄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传统民居修建物保存完整,承载着乡村的文明,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建筑样式也能够体现村落的古朴与自然,反映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景观保留原有农舍、古树或有代表性的地域标志物,村落修建物采用地方材料,适当地融入现代材料进行创新使用,不仅体现出对历史和地区的尊重,也为传统乡村景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乡村景观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是乡村景观的核心精神,承载着乡村景观的文化基因。在历史长河里,乡村文化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资源,找出并保存历史景观的核心内容,乡村景观的特色可以保留下来。文化景观指的是人类历史的记录,例如乡村周边的景观都是前人之前居住改造过的,这些都可被称为文化景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前人的成就和文化价值,人类的活动以这种文化景观中得以实现。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保留区域文化历史,同时也要发展和延续。乡村景观设计中保留一些地区的风车、水道、河堤、树木、篱墙等乡村历史景观,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新的景观当中。可以此来体现地方文化。

乡村景观与其它景观有一明显区别就是农耕文化。它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是农业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是传统乡村文化的根基,并对国家发展和区域经济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乡村民俗文化是乡村景观的灵魂,例如秧歌、敲锣打鼓、舞龙耍狮等乡村民俗文化,丰富了乡村生活,让人感受到了乡土文化气息。乡村的服饰文化和手工业文化也是乡村文明传承的载体。乡村服饰一般比较淳朴和简单,既能讲究实用,并具有民族特色,同时也有很强的装饰作用,体现出不同的审美和生活习惯。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是作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例如一些编织、剪纸、刺绣、铁画、布艺、牙雕等。在日本,一些民间传统工艺被设为“技术保护项目”,它属于无形文化财产的一部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运用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进行文化建设,这些工艺可以在民间展览馆中,以文字描述、图片、实物以及场景再现的方式,来介绍手工艺的发展,展现乡村文化的魅力及传递乡村文化朴素精神。

(四)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这个大环境为依托,把风土民俗以及风景作为吸引物,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体验和购物的行为活动。乡村旅游可以为乡村景观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而乡村景观则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观赏和体验的空间环境[5]。随着城市迅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增多,人们对环境产生不满,开始希望在乡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期望体验更加悠闲、安宁、美好的自然生态景观。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四个方面。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乡村景观也可将自然农业作为大型景观的切入点。譬如我国西北地区陕南油菜花田和多色梯田[6],可做为大型农业观光和摄影之地。乡村景观的营造可利用自然优势,结合当地特色建造物,利用地方风土民俗文化,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城市景观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有着它强大的影响作用,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它具有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特点。城市资源的密集性,使它成为经济辐射中心[7]。城市景观是城市中各种物质形体通过人的设计而形成的空间场所环境,并提供居民聚会、交往和活动。同时担负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污染、提高城市审美等功能,是对当代生活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诠释和体现[8]。

(一)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游憩、游玩的功能,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系统,包括调节局地气候,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增强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态角度上考虑景观,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和更有生命力。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要尊重当地的自然再生规律,多运用乡土植物,利用原生自然植被创建生态框架,营建地方特色生态景观。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注重生态设计,不仅能够保护自然环境,而且能使城市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这些做法对提高城市景观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并符合我国未来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城市景观的地域特征

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城市景观各有不同。地域文明与城市景观之间两者相互影响。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中找到城市景观设计的灵感,从中突出地域文化的价值,增添城市景观的魅力。在创造地域文明景观的过程中,使城市保持独有的地域特色,在历史进程中,塑造和美化自身,显示出其内涵[9]。此外,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会生长不同的乡土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使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位置、风俗民情有所差异,建筑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别,进而便会影响整个城市景观和面貌。

(三)城市景观的文化性

风景园林大师理查德哈格曾说过:“一个城市的文化遗迹或历史景观,往往是城市的个性灵魂所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10]。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背景情况下对城市产生影响,经时间积淀形成当地特色历史文化。

在城市景观中,所要表达的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可以显现出来,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地域文化是城市居民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由自我创造,并不断地沉淀、发展、凝聚和升华后的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部成果和成就[11]。它包含历史遗迹、文化形态、生产方式、社会风俗、建筑风格及宗教信仰等。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添加地域文化的元素。地域文化受社会政治、经济、群体以及他们自发的美学追求的影响。部分具有年代感的建筑以四维空间的存在形式,阐述着这座城市的区域文化和它的故事。虽然今天的我们已经较少采用传统的审美来规划设计景观,但现代美学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亦不能忽视它对现代建筑以及现代城市景观产生的影响,所以,这种文化价值比建筑本身更值得挖掘,也对城市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城市景观发展进程中,雕塑是可以作为一座城市的标识的[12],它的灵感来源是当地的一些历史人物传说和历史典故。景观小品点缀着城市景观构成,进一步增加城市景观的丰富性、文化性,增强景观厚重感,激发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和对景观文化的保护。

(四)城市景观与旅游

城市景观中,我们要针对城市入口、火车站、轮船码头、长途汽车站和飞机场这些地方重点设计,因为它们是给游客留下第一印象的区域[13],是游客进入城市的重点标志区域。城市景观需要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完善城市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方便的整体环境。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根据人们的审美要求及游客需求,不断更新景观的环境并做出适当的调整。要提高城市景观的水平,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将优势资源同时考虑,结合地区自身的优势,应该重点突出特色项目,景观上具有清晰的层次。

三、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之间的互动影响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是存在互动的影响过程。城市景观一则影响了乡村景观,使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就是乡村景观内部逐步衍生出城市景观[14]。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乡村景观也会影响城市景观,使得城市景观带有乡村景观的诸多特点。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最令人瞩目的贡献是“把乡村带入城市”。他认为把乡村景观引入到城市公园中。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是城市回归的体现。它能够更好地解决城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减少城市生活的环境问题,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本身可以对乡村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在保障乡村自然田园景观良好发展的情况下,适当引入一些现代城市艺术元素,增加乡村基础设施,可以推动乡村的经济文化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城市景观是“虽由人造,宛自天开”模仿自然和接近自然[15],而乡村景观是“虽由天开,宛自人造”。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融合发展,相互学习,使乡村景观更加“城市化”,城市景观更为自然化,乡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丰富,使村民和城市居民可以更轻松便利地生活,共同推动乡村与城市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景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