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相融”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0-02-25
(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3)
课改实施以来,国家形成三级课程体系,充实课程内容。当前,国家、地方课程建设已相对稳定,但校本课程建设还在探索之中。没有好的校本课程体系和有效的课程实施,学校的内涵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为了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力求整合学校资源,开展“五育相融”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尝试,并借此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一、顶层设计:“五育相融”的课程体系规划
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1]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载体,也是学校教育的具体任务。在国家层面,“五育”有相对明确的具体课程,如德育侧重道德与法治等;智育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美育包括音乐与美术;体育指体育与健康(含心理健康和卫生知识);劳育有专门的劳动课程。
在学校层面,则要建构一种辅助性、但各课程内容也会渗透其他各育的课程体系,这既能符合五育并进、互相融通的理念,又能将教育资源、人文、环境、硬件设施等教育因素有机整合,充实学校文化内涵,还能符合当地校情、生情,形成更贴近实际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学校层面的辅助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与开放性兼顾
学校的校本课程要围绕“学生成长”这一核心,贯穿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五育”发展为目标。从宏观上看,任何一门校本课程的设置,能凸显“学生的成长”这一中心目标,就会形成一个全面发展的整体。而开放性,指的是打破国家课程资源的局限,以拓展学生成长的一切横向外延,进行系统的规划,并保持每种校本课程的纵向拓展。例如,学校开设我们爱篮球、手腕上的排球、脚尖上的足球、花样篮球、花样体操等户外体育项目;软木画、《闽剧新唱、打击乐等富有乡土特色的艺术类校本课程;《思维集中营》《诗词中的故事》《成长的书香》《实验中的秘密》等侧重学科素养的课外延伸性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师资力量,以及场地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进行开发。开放性体现在有效利用课程的资源、场地,打破教室、时间、教材的限制,为学生的成长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课程虽然面向的学生不同,侧重培养的学科素养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不同学科素养的角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努力实践,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多样性与层次性并重
国家层面在学科课程设置有自成系统的学科逻辑,着眼于整个国家的人才需要与未来发展,体现整个国家教育意志与愿景。[2]而“五育相融”校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场景,融知识学习、特长培养、能力训练、素养提升、道德品质培养、乡土文化渗透、传统技艺传承为一体。在多样化学习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可持续,可发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为满足现代信息环境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学校开设趣味编程课程。这一门新兴的课程分为三个层面,打破年级、年龄的界限,通过摸底测试,将有编程兴趣的学生分为普及班、提高班、拓展班:普及班侧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班侧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班侧重程序编排与机器人的运用。再如,围绕思维集中营校本课程,开设生活中的九章算术、现代“高斯”、数学探秘等几门分支,从认识古代算术、西方数学,应用生活中的数学等方面,引导学生拓展数学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分支班级进行学习。这样的校本课程,拓展了课内学科学习的外延,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针对学生的能力与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三)独立性与呼应性具备
“五育相融”的每一门校本课程的设置,都有相对独立的课程逻辑,其外延与内涵都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其内部又因主题或形式而产生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彼此补充,形成互相呼应的效应,既保持每一门校本课程的独立,又融合多种学科的技能或思维。例如,软木画是一门闽都文化与技艺相融,并且融德育、美育、劳动为一体的校本课程。软木作画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即劳动教育的一部分。“软木画”本身有结构、风景、色彩等,都是美的表现方式。“画”的本身又有主题,可以是山川的一部分,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或是历史事件的勾勒,体现文化的碰撞;或是人物的塑造,体现精神的传承。软木画是“五育融合”的展示,德育、劳技、乡土等教育资源彼此融合、彼此呼应,形成丰满而立体的校本课程。
(四)灵活性与稳定性共生
校本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再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循环反复中获得发展。校本课程内容要根据这一过程灵活调整,但是作为课程本身,对照国家总体的教育目标,遵循促进“学生成长”的原则,总体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例如,学校校本课程成长的书香系列,在课程建构中,第一本书香系列书籍《三更有梦书当枕》,只是根据本土的名家、名人、名篇,如严复、冰心、林觉民等人的佳作,做简单的背景介绍和阅读提示,以增加学生自主阅读的数量。随着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又推出第二本书香系列书籍《国学与德育》,它涉及《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等经典书籍,在原先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阅读习惯培养、古文学习指导、传统美德提炼、古今事件展示、日常行为指导、学习成果分享等教育因素,融合传统文化渗透、学习能力培养、行为养成指导等智育、德育因素,体现“相融”的优越性。同一系列的两套内容,在不同的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经典的学习拓展阅读的外延,阅读形式与内容的丰富适应教育对学生阅读要求的不断提升,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三大取向:“五育相融”的课程资源开发
“五育相融”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拓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空间,鼓励教师不落窠臼地进行全新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依托“基础型取向”“拓展型取向”“实践型取向”三大取向,让“五育相融”综合性校本课程逐步问世。其课程内容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呼应,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与整合性。这样的校本课程,使教师们借助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探索,提升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而这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于生活知识与环境
生活即是教育。教育素材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3]生活是校本课程的丰富资源。例如,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所有的课程资源都来源于生活,如何过斑马线、如何拨打报警电话、如何使用消防器材、如何实施简单的野外救急处理等,都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场景,学生了解掌握后,能够更加健康安全地生活。又如,成长的书香系列课程收录闽都特有的名人轶事,如冰心、林觉民、严复等,还帮助学生领略乌石山、于山、鼓山等风景名胜,这样的知识性课程,让闽人更加了解与熟悉闽都文化。
(二)基于儿童兴趣与偏好
美国教育家霍德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4]而校本课程的最大优势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区域的环境,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课程,以充分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基于此,软木画教程、打击乐、跃动的篮球、脚尖上的足球、思维集中营、国学与德育等成长中的书香系列课程应运而生。软木画教程结合本土特有的民间技艺,融合美术学科,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打击乐由音乐学科衍生而来,融打击乐、队列训练、音响、审美、韵律等多种元素为一体,重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篮球、足球是新兴的群体体育运动,旨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增强协作意识、团体意识,重在树立终身锻炼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培养个人生存的意志品质;思维集中营侧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国学与德育侧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沿袭。这些课程的设置,正是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音乐智能等的体现。各种素养的提升不是单一的,而是共融共生的结合。
(三)基于儿童交往与探索
实践型取向重在关照儿童交往的现实生活与未来世界,是主题明确的综合课程,重在打破学科课程的单一、生硬的局限性。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中感受体验,生成新的活动资源,并获得情感体验,是直接经验获取的最佳方式。例如,安全体验教程是学科课程中所没有的,但是从与人交往的安全角度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很有必要。如“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一课,分析陌生人求助的几种原因,以及应对的措施,再相应地创设生活中若干场景,引导学生体验与交流,增强在生活实景的体验。又如,学校将陆续推出“实验室的奥秘、真是这样的吗”等相关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生活常识、心理健康、社会现象探究等内容。
“五育相融”理念的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充实师生教与学的内容,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这些都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三、四种方式:“五育相融”校本课程的深度实施
(一)交互式学习,重建知识经验
交互式学习侧重在理解性知识的教学平台上,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自由互动,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并与教师、同伴进行对话,主动交流信息,通过唤醒与还原、观察与分析、假设与联想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收获新知,提升能力。即“唤醒旧知—平等交流—建构新知—自我更新”:“唤醒旧知”是指帮助学生唤醒记忆,还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周围的生活,积极完善经验体系;“平等交流”是指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平等对话、交流中,交换有价值的意见和想法,使新的知识得到填补,错误的信息得到纠正,繁杂的方法被排除,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建构新知”是指促进学生主动反思已有的知识,并对新知识形成矛盾冲突,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开辟道路;“自我更新”是指学生朝着新的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与方法,开始新的学习,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实现自我超越。
(二)体验式学习,统整多重体验
体验式学习方式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成果,包括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生成性教育资源的获取等。在亲历的过程中产生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身体体验与心理体验、情感体验与意志品质等多重体验的统整。例如,学校构建与“安全教育教程”课程配套的安全体验室,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生活真实场景的再现。如放在墙角的灭火器、报警电话、消防电话、火场模拟演练等,学校努力创设生活中紧急事件的模拟,意在通过模拟、体验、演练,让学生感受知识与技能的差异,感受真实情境的反复练习,感受紧急时刻同伴谦让、协作的有序性与重要性。如篮球、足球、打击乐、乐高、电子摆拼、编程等校本课程的实施,既有个人素养的提升,又有团体合作、良性竞争、平等竞技等多种情感的体验。
(三)研究性学习,形成协作探究品质
研究性学习是开放而富有思考性的挑战式学习方式,解放学生的思维、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积极思考,就某一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研究假设或研究目标,使用恰当的研究方法,查询收集研究资料,调整研究思路,形成研究结论。学生的研究不追求成人研究的严谨逻辑,研究报告的完整与规范,而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检索—实践—结论”这一过程的循环反复。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资源、学习同伴、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对话,构建研究的共同体,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研究,最终完成学习目标。例如,《气象服务台》校本课程从学校“气象志愿者服务队”生成而来,原先只是几个对气象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气象播报小队,在科学教师的带领下,展开《福州“落叶知春”》《台风识环境》《榕城的“冷暖”》等研究主题,针对本土“春天落叶”“四季变两季”“台风的形成”等主题展开研究。他们先后参观了气象局,走进于山的气象观测台实地考察,在图书馆利用纸质书籍、电子书籍查阅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专业人士,形成研究报告。学习过程有观察、有阅读、有思考、有咨询,有资料收集和文字图片的整理,也有ppt 的制作。最后的展示演讲,组员有细致的分工、明确的目标,又有默契的配合;既有生动活泼的互动座谈,也有安静的阅读静虑;不仅有现象的观察,还有科学原理的揭示,脑力、体力、耐力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四)项目式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项目式学习打破学生学习的边界和年级的限制,用共同的兴趣爱好,发挥各自的特长,整合各学科的内容,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兼具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反思性、生成性的全新学习方式。它满足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关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促进跨学科素养的形成。例如,“生活中的名著”主题项目学习,围绕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在共读完一部名著之后再开展主题阅读。如《西游记》,学生先共读,理清脉络与情节,开展初读《西游记》分享会。再组织学生带着原著看动画片《西游记》、央视83 版《西游记》、《大唐西域记》、同是神魔小说的《封神榜》等,以此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多种版本影视作品的对比与分析,衍生出《成人眼中与儿童眼中的西游记》《西游记路线浅探》《西游记与封神榜“神魔”对比浅析》等一系列走进名著的调查报告。再将“思维导图”“重走西游旅游攻略”“人物形象分析报告”“西游事迹报告会”等项目学习成果逐个展示交流,融音乐、美术、演讲、戏剧表演、非连续性文本等多种形式。活动以“读名著”为项目核心,综合多种学习素养,打破学科学习的局限性,在探究与生成中不断实践,树立反思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对比性阅读的意识,促进深度学习,彻底改变原有一问一答的模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生活中比对、在分析中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寻找真相,逐步树立具有独立、客观的科学精神的学习观。
不同学习方式的运用,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五育相融”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这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技术保障。
四、两“评”结合:“五育相融”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视评价方式的改变,强化过程性评价,树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学科评价侧重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相对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五育相融”的课程体系,遵循多元评价的理念,细化综合素养、综合能力、综合意志品质的评价标准。
(一)关注能力与过程性评价
关注过程的学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达成度,围绕不同的能力要素,将能力评价分成若干个一级指标以及一级指标下的若干个二级目标。由师生共同对照指标,在课程实施中形成过程性评价。例如,项目学习中“生活中的名著”,从“问题提出”“科学观察”“开展调查”“适当方法”“记录过程”“分析问题”“与人合作”“形成观点”“分享交流”等方面,分别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
(二)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每一门课程细化能力达成体系,建立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甚至是大数据诊断等多维度评价方式,以期借助评价,了解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时反馈调控,以此丰富课程内涵,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五育相融”课程两种评价体系的建立,客观、全面、具体地呈现了师生教与学的真实的动态过程,发挥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分析优势,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程实施的策略,完善校本课程资源的内容,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这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参考依据。
五、结语
“五育相融”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始终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核心,依托“知识型”“拓展型”“实践型”课程为载体,关注生命的鲜活,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促进学生亲历过程、收获成长、彰显个性、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提升学校的内涵和教育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