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研究

2020-02-25申淑征

关键词:艺术类政治心理

申淑征

(沈阳音乐学院 科研处,辽宁 沈阳110818)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数量在逐年上升,各方面问题也日益凸显,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高校和家长的普遍关注与担忧,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不同角度深入查找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积极探讨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有力载体和途径,既是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也是艺术类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教育目标的迫切要求。

一、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艺术类高校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由于家庭、经济、生理、学业、能力或心理素质等原因,在某一层面或者某一体征相对其他艺术类大学生来说,处于不利地位或相对劣势的学生群体[1]。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经济弱势群体、生理弱势群体、学习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群体等[2]。这些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原因,但大多都表现为敏感脆弱,缺乏自信,胆小自卑,人际交往困难,不愿意或者不擅长与同学相处等。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从根本上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首先必须要认真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在竞争中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渐侵蚀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3],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出现背离,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一些心灵较为脆弱的大学生难以承受。

(2)家庭经济贫困、父母早亡或者婚姻破裂、感情不和等家庭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塑造[4],导致大学生生活贫困、情感脆弱、内心孤僻、不喜欢与人沟通,并容易产生失望、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

(3)我国高等教育往往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5],最终导致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产生抵触或者厌学情绪,进入到担忧、焦虑的状态中不能自拔。

(4)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外形或生理缺陷,如容貌不美、身材矮小、身体畸形等,这在更加注重外形外貌的艺术类高校中,常常会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害羞、尴尬、笨拙、局促等反应,在受人歧视、遭受冷遇后极易产生自卑、挫折感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消除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不良情绪对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与此同时,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数量每年都在递增,成为了精神和心理上的“双困生”,他们的消极心态和极端表现常常会对正常发展的学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会加大学校育人工作的难度,影响校园的和谐与稳定[6],不利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减少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不良情绪对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2)有利于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弱势群体常常存在着严重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他们的不良情绪是社会很重要的一个不稳定因素[7]。大学是育人的摇篮,但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有所上升,自杀事件也会偶而发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被边缘化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对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有针对性地做好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工作,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艺术人才,不仅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更是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

(3)有利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有所加大,就业压力增加,这些社会现象渗透进大学校园,使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求学和就业压力,也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占艺术类大学生总数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形成和谐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8],达到自我与学校、社会的和谐统一,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优秀艺术人才,正是艺术类高校“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强人文关怀,优化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过于注重对艺术类大学生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情感关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而是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没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思想道德素质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学校就读期间常常被边缘化,相较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更加脆弱、心理更加敏感、就业更加艰难,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伦理关怀和人文关怀[9]。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育的同时,要更多关注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需要,随时掌握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情感的关怀和心灵的安抚[10]。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鼓励他们充分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看待自身的不足,提升自信心,在不伤害他们情感的基础上,委婉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切勿以过激的语言加重其心理负担,使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充分感受到学校真诚的关爱和情感的慰藉,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自我[11],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目标。

(2)完善帮扶政策,优化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近些年来,国内各高校通过“奖、助、贷、补、减”等手段,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帮困工作,但是各高校大学生资助和帮扶工作开展的力度和效果参差不齐[12]。由于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因此,艺术类高校需要有重点地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定向帮扶政策,在改革和完善以“奖、助、贷、补、减”为主,以社会保险等社会资助手段为辅的帮扶机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弱势群体解决经济和生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学生弱势群体对学校和社会的依赖心理,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尽可能地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提供实习岗位,并根据艺术类高校学生专业特点,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在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提供岗位援助的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其次,艺术类高校可以实施学分制,为大学生弱势群体勤工俭学提供政策性支持,使大学生弱势群体能够自由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第三,艺术类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或招生就业部门可以成立勤工助学中介机构,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知识型岗位信息和咨询服务[13],同时也可以避免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助学和就职过程中上当受骗。

(3)注重心理疏导,优化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精神和情感普遍脆弱,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导致他们在认知、情感、思想意识和人际交往上极易出现偏差,产生消极情绪,造成心理失衡。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优化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心理素质教育途径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培育与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测量与调查及心理互助等。艺术类高校要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14],定期组织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档案,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动态和认知偏差,密切留意其中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更好地扭转思想偏差,克服情感障碍,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更好地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性和实效性,有针对性地预防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心理原因继续走向边缘化[15]。

(4)形成多方合力,优化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正如恩格斯所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16]。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多样性等特点,所涉及的问题和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充分协调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联动配合,优势互补。学校方面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全方位关注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17],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健康成长成才。社会方面要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创造公平社会环境,为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就业创业环境。家庭方面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重视程度,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艺术类高校辅导员要在寒暑假坚持开展家访工作,详细了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实际家庭情况,站在学校的角度,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四、结 语

由于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已经成为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关系到高校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极强的敬业精神,拥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热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等艺术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成长发展规律为遵循,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具体实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手段,耐心细致地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在思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积极为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到艺术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和老师的关爱,积极改变自身状态,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18]。

猜你喜欢

艺术类政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心理小测试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心理感受
艺术类专访心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