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温县李氏泥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0-02-25李鸽
李 鸽
(渤海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温县李氏泥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传统美术类泥塑有4种,分别是登封泥塑、洛阳泥塑、温县泥塑和浚县泥塑。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文化传承。温县李氏泥塑以第九代传承人李鹏飞为代表,其塑像造型多以人物为主,充分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温县李氏泥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还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升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文旅融合发展,并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这为河南温县李氏泥塑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及实现其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河南温县李氏泥塑的概况
温县李氏泥塑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其独特的塑像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多元发展。温县李氏泥塑作为河南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来源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反映着当地民众的民俗活动和精神向往。
(一)河南温县李氏泥塑历史沿革
温县隶属于河南省焦作市,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依太行,处于郑州、焦作、洛阳三市“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南与陇海铁路接壤,北与焦枝铁路毗邻,李氏泥塑便诞生于温县赵堡镇。温县李氏泥塑由李良相先生首创,经过九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李良相本是享誉豫北一带的民间画匠,清朝年间为杨沟祖师庙塑造神像,才正式开始其泥塑艺术的创作。李良相经过长期摸索、实践,又经名师指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泥塑艺术风格。至今,第九代传承人李鹏飞接替父亲李全福的重任,延续着世代相承的泥塑技艺。
民国期间,由于社会动荡,李氏族人纷纷外出谋生,泥塑这门技艺逐渐流失。20世纪60年代,李氏家族塑像传承人李全福大胆创新,以粗犷的线条、简练的手法塑造了大型泥塑《收租院》和《忆苦思甜》等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无限忠诚,得到当地民众的称赞。近年来,李全福与其子李鹏飞先后为旅游景点、国宝单位创作了一大批泥塑作品。
从清代发展至今,温县李氏泥塑技艺经过了九代传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创新。如今,在李鹏飞的努力下,温县李氏泥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且极具有代表性,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河南温县李氏泥塑的制作工艺
温县李氏泥塑是河南地区一种极具民俗特色的民间雕塑工艺,也是泥塑与绘画相结合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形式,俗称“泥彩塑”“彩塑”,早期受宗教、民间信仰等影响,主要流传于当地的寺庙中,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县李氏泥塑采用木质材料支撑骨架,一般多以人物塑造为主,为防止塑像断裂,在泥土里掺入少量棉花或其他植物纤维,捣匀后捏、塑成各种形象的泥坯,阴干后,先上粉底,再施彩绘。
泥塑艺术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颜色搭配、明暗程度都直接关系到艺术品的成败,温县李氏泥塑也不例外。现有的温县李氏泥塑在制作工艺上多通过黄河滩过滤去杂的黄河胶泥加工塑造而成,也有采用先捏塑再熏烧的塑造形式,常通过捏、雕、塑、贴、烧等手法塑造相应的人物形象。温县李氏泥塑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通常包括采土、晒土、过滤杂土、和泥、闷泥、加砂、加棉、立木、绑草、制模、翻坯、砸揉、捏塑、压光、阴干、粉底、彩绘、出线、上色、上光等20余道工序。
二、河南温县李氏泥塑的艺术特色
(一)纹饰多样
温县李氏泥塑的纹饰可分为三类:动物纹饰、植物纹饰、几何纹饰。动物纹饰通常用于武将泥塑,龙、凤、虎等兽头形象是温县李氏泥塑中常见的动物纹饰,例如,在武将塑像身上的中心位置常有虎头纹饰。虎头纹饰的形象多为怒目圆睁,环眼大口,且色彩艳丽、造型古朴。云朵、团花、水滴等是温县李氏泥塑中常见的植物纹饰,常见于文官塑像,例如,文官塑像的衣袖上绘有锦簇的团花,衣口、领口绘有云纹。这些植物纹饰色调统一,造型典雅。十字、一字、长方等是温县李氏泥塑中常见的几何纹饰。几何纹饰无论在文官塑像身上还是在武将塑像身上都有体现,例如,武将塑像的胸前、腰前、腿部都有十字纹,文官塑像的鞋面、鞋边、袖口以及武将塑像的鞋面、鞋边都有长方纹。这些几何纹饰在表现手法上,给人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
(二)造型精湛
温县李氏泥塑是与日常生活、民间习俗密不可分的艺术组合形式。它用纸、木、布、泥、面等物质材料,借助线条、色彩、明暗、透视等造型手段,创造可视的平面浮雕或立体形象。温县李氏泥塑在造型上大多以现实存在的人物为蓝本,赋予塑像以人性特点,追求逼真写实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温县李氏泥塑在人物比例的把握上非常准确,塑像整体以写实的手法,其比例与真人大小比例相同,给人以逼真感。温县李氏泥塑主要有坐姿、站姿两类,坐立有度,尊卑有容。大多塑像借助想象奇特、变化多样、形态夸张的内容,来表现独特内涵或者民间美好寓意。
温县李氏泥塑在造型上不仅精益求精,而且还注重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气韵。元代和尚释圆至在《牧潜集》中有关于彩塑艺术中形神关系的论述:“态见于容者塑之工也,德见于态者塑之难也;人、鬼以态,菩萨以德,故塑之智至菩萨病焉。削木为骨,抟土为肉……德悦于容,溢于态,动于神。”[1]可见,塑形容易,塑出神采气韵却难。温县李氏泥塑,从局部到整体都做得恰到好处,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它们的神情动态既像神话里的神人,又似人间的凡人,每尊塑像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气质。温县李氏泥塑传承人在塑像过程中,能抓住人物在姿势、动作、表情上瞬间所富有的典型性变化,并加以凝固定格,突显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境界,可见其技艺精湛。
(三)色彩丰富
温县李氏泥塑的塑像,皮肤通常以白色为主,头发为墨色,嘴唇为红色。温县李氏泥塑在色彩方面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以色彩明快、随类赋彩为用色规律,营造出随意洒脱、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方面,温县李氏泥塑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来看都非常协调,且色彩华丽而不失柔和,鲜艳而不失高雅,丰富而不失鲜明,和谐而不失单调,在对比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温县李氏泥塑传承人根据塑像不同的服饰采用不同颜色的颜料,使不同的塑像具备了不同的色彩风格。泥塑塑像的服饰色彩,从整体色调上看,以红、蓝、绿、棕为主,从局部上看,以黄色为点缀。这不仅降低了色彩带给观者的冲击感,而且达到了稳定统一的效果。
三、河南温县李氏泥塑的保护与发展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温县李氏泥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在人才培养的后续补给、当地政府的对外宣传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河南温县李氏泥塑存在的问题
经调研发现,温县李氏泥塑的发展面临文献资料不全、传承人匮乏、社会需求变弱等问题。
1.文献资料不全
目前,有关温县李氏泥塑的相关信息,多是温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根据传承人的口述、温县县志以及温县图书馆的资料获取的,此外没有其他任何文献留存,温县地区有关传统泥塑的资料非常有限。
温县李氏泥塑大多存放在寺庙中,因漏雨、潮湿、人为破坏等因素,使庙内的塑像损坏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庙会次数减少以及文化馆和博物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当地民众对温县李氏泥塑的关注越来越少,温县李氏泥塑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其有关的研究几乎没有。
2.传承人匮乏
“传承人是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才能传承下来。”[2]但温县李氏泥塑的传承空间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温县李氏泥塑的传承方式一直都是家族传承,限制了温县李氏泥塑的发展。二是温县李氏泥塑的技艺,往往需要传承者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及天赋、悟性,并历经勤学苦练才能掌握。三是泥塑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传承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学艺者学习温县李氏泥塑的兴趣不高。四是大部分比较精致的塑像纹饰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设计、琢磨,制作过程也比较枯燥,学艺者的学习动力不足。五是传统艺术传承的主体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温县李氏泥塑的活态传承面临主体断层的不利局面。因此,温县李氏泥塑的传承问题日益突显,传承人匮乏,传承方式滞后。
3.社会需求变弱
目前,民众可以直接通过智能手机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广大民众中真正了解民俗文化以及关注温县李氏泥塑艺术发展的较少,致使广大民众对温县李氏泥塑的认知度下降,即使有民众对温县李氏泥塑感兴趣,但当他们接触到温县李氏泥塑时,因缺乏相应的知识,多数人也无法理解泥塑的真正内涵。对温县李氏泥塑的陌生感,导致民众对温县李氏泥塑的需求变弱。
(二)河南温县李氏泥塑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面对上述困境,应从文献记录、继承人、对外宣传等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将温县李氏泥塑传承发展下去。同时,在对温县李氏泥塑的发展保护过程中,要秉承以人为本、单体的原整性保护、制作工艺的原真性保护的原则进行就地保护。
1.完善文献记录
完善文献记录,建立健全文献数据库,丰富温县李氏泥塑的数字档案,是对温县李氏泥塑保护的有效手段。温县李氏泥塑的传承人受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具备独立完成此项工作的能力。温县李氏泥塑文献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的建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发挥其主导性作用,通过实地收集资料,对温县李氏泥塑的工艺流程进行录制与留档,同时对其原料、工具等原始工艺素材进行文字梳理和实物的收集与整理,将上述资料整合,建立相对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更新整合数据,以解决温县李氏泥塑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原生技艺失传的问题,同时为温县李氏泥塑的创作以及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2.大力培养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离不开人”,温县李氏泥塑亦是如此。因此,应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在家族传承、社区传承及校园传承等方面加大对温县李氏泥塑的保护与传承力度,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民间工艺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县李氏泥塑的家族传承并不乐观。目前,李鹏飞的后代还很年幼,对温县李氏泥塑十分陌生,加强家族传承刻不容缓。
就社区传承而言,温县李氏泥塑只有走进社区,才能真正做到全民互动、全民共享。一方面,可以在温县当地社区招收一些对泥塑工艺感兴趣的徒弟,建立健全师徒传承机制,让社区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传习所,“通过传习所的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也比较有效”[3]。在传习所内开设有关温县李氏泥塑技艺的专题讲座,让进入传习所的民众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学习温县李氏泥塑的同时,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就校园传承而言,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温县李氏泥塑传承体系。例如,在温县的小学、中学设立泥塑彩绘课程,举办泥塑彩绘作品展览;在大学可以开设有关温县李氏泥塑的通识选修课,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泥塑工艺。另外,温县李氏泥塑传承人也可以像“喀左县玉龙紫砂艺术品制造有限公司与渤海大学艺术学院合作,联合创意设计制作了紫砂陶印”[4]那样,与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创办泥塑彩绘工作室,培养新的接班人。
3.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文化认同作为自觉的文化意识其实是现代性的产物,是一种集体归属感的诉求”[5]。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温县李氏泥塑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通过文化研究者的积极参与,维护并保护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其次,由文化研究者向当地民众讲述温县李氏泥塑工艺的相关史实,增加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毫无疑问,在理论层面,温县当地每一位民众作为宣传的主体,对扩大温县李氏泥塑的宣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作为温县李氏泥塑的先进传播媒介,能够打破时间、空间、场所的束缚,因此,温县李氏泥塑传承人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加大温县李氏泥塑的宣传力度,将温县李氏泥塑技艺的制作过程、技巧等制成影像资料,并借助互联网进行展示、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温县李氏泥塑,进而认同这种传统民间艺术。
四、结语
温县李氏泥塑作为温县民间文化艺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温县地区的文化符号,它直接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们的风俗习惯,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温县李氏泥塑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与传承温县李氏泥塑,不断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推动温县李氏泥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