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创新思维角度谈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0-02-25周涛
周 涛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 226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兼具的学科,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和社会对学生的发展要求,需要基于学生学情、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全面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
数学理念即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情衍生而出的产物,涵盖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方法、步骤等并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多个版块细致化,最后形成一套合适且完整的教学方案.毫无疑问,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因素,更是展现数学学科魅力的主要途径,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促使其正确理解所学知识,一定程度还会增强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以及解题效率.目前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具备的教学理念过于倾向于如何发挥教师作用,完全忽略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要求,以致于教学理念空有口头表述,缺乏有效实践.因而如何转变数学教师现有教学观念以及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想要转变教师教育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潜在的创新意识.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探究兴趣,才会主动思考其内涵和存在意义,也能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学生,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和厌烦心理,降低数学学习枯燥,由此一来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改变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教材等依赖性心理,将依赖性学习转为智慧学习.大部分学生步入高中后依旧运用初中时期学习方法,究其原因多和学生缺少勤奋学习心理有关,依旧是教师讲什么内容,学生就被动跟随教师步骤前进,长期以往就形成被动学习心理.对此,数学教师可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趣味性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和增强创新意识目的.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之后开展小组讨论.之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方程x2-2x-3=0,函数y=x2-2x-3在形式上有何联系?方程的根是函数的什么值?”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探究问题,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讨论意见并明确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二、合理设置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问题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沟通的桥梁,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改变学生以往在课堂被动听教师讲授,自身大脑无思考的状况,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要注重问题互动性效果,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不断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保证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
以椭圆一课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一段细绳、一块纸板、两枚图钉,之后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指导下鼓励以小组形式画出椭圆,再共同讨论以下问题:“借助纸板做图能明确椭圆概念吗?”“如果绳子长度不变,只改变两个图钉的距离,请问画出的椭圆是否有变化?如果选择固定两个图钉,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上述教学案例将问题和动手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调动创新思维得出椭圆概念.当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喜悦后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后续学习,其思维也从感性逐渐过渡到理性.此外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掌握新知并寻找新旧知识结合的突破点,培养学生创新和发散性思维.再以二倍角公式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借助5-10分钟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余弦公式以及应用、两角和的正弦.当学生复习旧知后提出问题:“若两角相等,公式会发生哪种改变?”学生在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后较易联想到二者之间的联系,最后结合发散性思维探究问题,实现对知识完善.
三、注重思维渗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性阶段,此时学生的思维正从低级朝着高级发展,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成为各个学科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兼具的学科,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征和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
首先逻辑思维.所谓逻辑性思维即个体在认识事物中借助概念、推理、判断等符合逻辑的思维模式反映现实过程.人们的认识也从感性逐渐过渡到理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内容以及正确判断、推理问题走向,为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究新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要具备勇于探索和克难求进的良好品质,更要具备善于创新的学习素养,由此一来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事实上,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级,需要对学生实施科学且有效的培养,鼓励学生针对所学知识提出有效质疑,并高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对数”一课为例,教师拿出一张白纸为学生讲解到其厚度为0.083毫米,如果对折3次,其厚度则不足1毫米,对折30次,厚度则为多少?当学生陷入思考后,数学教师可补充到,经缜密计算,如果对折30次,这张纸的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听到后瞬间产生质疑,此时数学教师就可顺势引入对数概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创新思维是当前各个学科教师培养学生重要目标之一,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主要需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生学情和该学科特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