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的榆次老城景区现象分析

2020-02-25许倩雅王羽莎李玉轩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榆次规划者旧城

◎许倩雅 王羽莎 李玉轩

(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030600;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近些年来,全国古城重建与修复的热潮引起旅游业对古城的关注,而有些旅游开发忽略了古城历史的原真性,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建筑格局。山西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榆次老城成为当下旧城改造的典型代表。榆次老城位于山西省晋中文化区,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与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大院旅游景区相呼应,尽显以往山西晋商辉煌。在榆次老城开发过程中,古代历史文化遗存及古建筑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笔者利用空间生产理论,选取榆次老城作为城市空间生产的案例,对榆次老城的空间生产过程和动力机制展开论述。笔者为了区分开发前后的对比,将未开发之前的称为榆次旧城,开发建设后的称为榆次老城。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相对较早地开始了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其研究内容也较为丰富,多集中在哲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学等方面;而国内则起步也相对较晚,发展较为滞后,研究内容还处在对空间生产理论的梳理、评述与展望阶段,近几年虽出现了一些实证案例研究,但其发展仍然很缓慢;从研究尺度来看,人文地理学从不同尺度对空间生产问题进行研究。综合来看,学术界对小尺度的空间生产关注较多,如他们对历史街道、社区等的空间生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案例研究,而在大中尺度,则主要着眼于城市化动力机制以及城市群空间生产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而缺少相对实证研究的定量分析。[1]

自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社会学的空间转向和地理学的社会转向,使人们对空间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这时,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空间是在社会中构建的,同时,社会中结成的关系也是通过空间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的空间传统包括关于现象的空间分布、从不同空间尺度对人类及其周边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及对认知空间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对传统区域研究所使用的空间观念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应该把空间问题与具体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相结合。近年来人文地理学者对空间生产的关注也逐渐增多,研究内容则主要着眼于城市空间的生产,研究内容主要为城市空间生产理论述评、城市消费空间等。

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分别对应人们感知到的物质空间、精神的空间和人们生活的社会空间,它们贯穿了空间生产的全过程。[2]

第一,空间实践一般表现为人的行为活动,具体表现为景观形态要素的变化。如榆次旧城遗址是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居民行为沉淀的结果。

第二,空间表征作为一种构想的空间,是一种非物质的空间形态,空间表征常常是规划者、科学家们所描绘的空间。空间的表征通过物质的载体才能够实现,否则就难以从想象转变为现实。如榆次老城就是在榆次旧城遗址的基础上,加上规划者们参考平遥古城的模式形成的老城意象的构图。

第三,表征空间也即社会的空间,它作为居民和体验者的生活空间,与政府规划所强调的“强”空间生产相比较,表征空间更像是一种弱势群体所占据的“弱”空间生产。如榆次老城中现有居民已经不是原住居民了,他们对榆次老城基本没有发言权了,因此在分析时将引入新的主体参与表征空间的过程。

二、榆次老城空间生产过程梳理

(一)榆次旧城到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自古被称为“凤城”,到了20世纪40年代,这座旧城依然相对完整。直到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展开,一些城墙也陆续被拆除。榆次旧城位于榆次城市中心区,城内驻有二中、榆次棉毯厂等十余家,居民2000余户。城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已远远落后于日益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步伐。此外,由于工厂企业的工业污染和居民的生活垃圾,导致城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同时,旧城内密集的人口和紧张的住房条件使城内治安、消防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但是,榆次旧城承载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其表现出来的破旧的物质形态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矛盾是巨大的挑战。

进入21世纪,榆次区的政府提出了“依托旧城改造,整旧如旧、修旧如旧、创造性修复”的理念,在原有旧城古建筑的基础上,实施了榆次老城的开发工程。2002年5月,一期工程启动。建设内容包括搬迁单位35个、搬迁居民5500余户,搬迁面积12万平方米;修复古建筑10多处,修复面积2万平方米;开放了城隍庙、县衙、清虚阁等景区。2003年10月,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内容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的文庙和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的凤鸣书院景区。2005年开始三期工程,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2万平方米晋中博物馆、6万平方米老城民俗宾馆、大乘寺佛学院以及景区配套设施等。之后又开始四期工程,完善榆次老城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榆次老城景区。

(二)景观形态要素的变化

景观是构成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定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的结果。凯文·林奇把城市空间形态的物质要素总结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以及标志物。研究榆次老城空间形态的变化主要从物质空间开展研究,从整体空间格局、街道、边界及区域、节点、标志物等方面的物质要素对榆次老城的景观空间形态变化做出分析。[3]

榆次老城的整体空间格局与未开发之前的榆次旧城相比,开发改造后的榆次老城外部轮廓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仍呈长方形状,尽管面积较之前的缩小了许多。但总体来看,还是较完整地保留了榆次旧城的空间布局。街道是榆次老城的骨架,开发改造后的榆次老城依然保留了榆次旧城的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构成的整体框架与其整体空间格局相适应。由于榆次老城在开发改造过程中一部分居民楼被迫拆除,那些古老的街道也随着居民楼的消失发生了变化。榆次老城的城墙既为边界,也是榆次老城区别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界限。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榆次老城早已没有了城墙,现由城市的四条主要街道即府兴路、花园路、思凤街、小井巷构成了榆次老城的边界。

榆次老城是具有景区特征的区域,也是具有“城”的功能区域。榆次旧城功能齐全,包括有居住区、行政区、商业区、文教区等。现在的榆次老城,分为五个主要的功能区:榆次老城传统文化游览区、榆次晋商文化休闲区、老城宗教文化观光区、中国民间艺术博览园、榆次老城历史街区。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又可划分为具体的功能区:城隍庙和县衙位于东大街,主要为行政区;文庙和凤鸣书院位于西大街,主要为文化区;店铺和商业位于南北大街,主要为商业街;大乘寺和清虚阁所在的区域为宗教区。节点是形成其他空间形态要素的基础,节点在不同阶段对于游客、居民等不同群体的影响力不同,甚至于影响到区域功能的变化。榆次老城改造更新后的节点均是一些具体的游览点,如城隍庙、榆次县衙和文庙等。标志物是榆次老城的景观参考点。节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对于整个景区的功能影响程度不同。对榆次旧城的大规模开发,区域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或者重组以及区域功能的整体变化,对于提升整个区域功能产生巨大影响。

(三)规划者对榆次老城的构思图

1.榆次旧城的规制

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以汉民族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社会秩序和伦理备受重视。皇权至上和礼制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汉民族文化,在此浓重的思想氛围下形成的建筑风格与格局彰显出与全国各地大多数古城类似的建城规制与建筑思想。榆次旧城的古建筑中有许多雕刻图案,多蕴意着祥瑞,一脉相承中国古代建筑风格,表达了古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过,榆次旧城在中国传统礼制的基础上增添了地方元素,彰显了晋商文化的底蕴。榆次旧城建筑的功能布局很清晰,在以市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主街上:南北大街是热闹的商业街,西大街是以读书学习为中心内容的文化街,东大街是以县衙、城隍庙、民居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生活街。20世纪初在榆次旧城,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南北大街上,许多的店铺都悬挂着的匾额和楹联,这些均体现出了浓厚的商业和文化底蕴。县衙、文庙和城隍庙等建筑,虽然不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修建的,但严格地遵守着古代的伦理制度,其选址也极大地反映出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古代封建社会城池建设一般都传达出两方面的精神特点,这也对榆次老城的建筑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是遵从礼制,具有明显的等级秩序,榆次旧城可以从规模、建筑布局等得以体现。其次,注重防御,古代的榆次旧城城墙、宅院均属于封闭型,强调农耕文明社会对于建筑的硬性要求。[4]

2.政府对榆次老城的规划

通过对榆次老城开发进程的梳理,可以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不断地对榆次老城的景区建设进行引导与控制,他们在榆次老城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榆次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是时代赋予榆次老城重新焕发的重要契机。首先,政府对榆次旧城原有标志性的古建筑进行复建和修复;其次,在原街道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架构设计,突出原有古城街道空间特色,并通过新的手段和方式挖掘、开发、整合、转换具有旅游价值的其他街道空间,使整个榆次老城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区域功能不断完善,更能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虽然开发后的榆次老城相比之前的榆次旧城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善,但政府也深知榆次老城在业态发展、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欠缺,因此政府综合榆次老城存在的问题与其特色旅游资源制定了短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在实施短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的同时充分彰显出榆次老城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此看来,政府是空间规划的重要力量,主导着空间规划的过程,他们制定规划是希望能够营造出他们自己理想中的榆次老城。[5]

(四)居民和体验者的空间

榆次老城在被重新规划、开发、整合的空间变化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各自承受着空间变化的影响,面对自身生活空间明显改变的挑战与机遇。

在居住主体空间实践的过程中,榆次老城的居住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政府的大规模的开发,老城大部分居民统一搬迁至新建的住宅区,导致榆次老城内部实践主体发生转移;还有部分榆次老城居民主动出租院落,传统居住区内的实践主体也更加多元化。随着榆次老城更深入具体地开发,老城内部的一系列传统特色旅游产业更加多样,现代的基础设施以及区域功能更加完善。老城内部新增的商铺、拓宽的道路、外来商户和游客增多等持续变化,具体地表征着不同新群体参与老城的空间形态演变。

游客达到榆次老城来旅游,希望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品味当地的特色小吃和体验别有风格的人文风貌。虽然榆次老城历史悠久,但由于规划者对榆次旧城的大规模改造,造成了街区、民居、古建筑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南北大街有些出租出去的商铺与古城环境极不协调,极大地破坏了古城的文化氛围。游客在看到仅是仿古以及商业化严重的榆次老城时,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和较差的旅游体验。另外,平日里的榆次老城与重大传统节日的榆次老城存在差异,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已经难以捕捉到多样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民俗文化,但正是地域差异造成的这独一份的特色是人们离开自己原有住地进行旅游活动的动机。唯独榆次老城在特定的时间内还能让游客体验这份新奇,让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感受以前的温情,这也说明节日期间榆次老城塑造的生活空间不同于平常时期。

三、榆次老城空间生产动力机制分析

(一)规划者的角色

在榆次老城空间的生产过程中,规划者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规划者不但从宏观上对榆次老城空间生产进行系统指导,而且还需要协调榆次老城空间生产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规划者维持着榆次老城空间生产的公平与正义。一方面,规划者扮演榆次老城保护者的角色,规划者的决策对于榆次老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榆次区人民政府需保护榆次老城,同时也需要保护榆次老城居民的切身利益。规划者除了扮演榆次老城的公共利益的保护者的角色之外,还扮演了榆次老城的旅游开发者角色。榆次老城是一种作为共享资源的公共空间,其更新应当遵循公共价值和维护公共利益,规划者利用其权力与资本,通过居民点与服务设施的搬迁、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工作全方位进行文化景观的保护,并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寻求平衡,以促进景区的良性发展。

(二)经营者的角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经营者逐渐发展为榆次老城空间生产的主要执行者,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也必然会积极投入榆次老城空间生产的过程之中。由于榆次老城区位优越,位于榆次商业区附近,同时也紧邻省城太原,交通十分便捷,兼具有极大的商业、旅游、文化价值,开发潜力巨大。但是老城的商业布置氛围与老城厚重的历史感显得不大相称,如密室逃脱、7D体验馆、照相馆等极大地破坏了榆次老城的文化氛围,有些商铺因生意不景气甚至关门停业,这使得榆次老城发展困难重重。榆次老城目前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服务、零售、休闲、娱乐、餐饮、教育、商务、文化等各类企业入驻老城,试图重新焕发其生机与活力,改善其生意不景气的局面,提高榆次老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将榆次老城发展为服务太原、晋中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集散地和榆次“新都市生活片区”。

(三)居民者的角色

将居住在老城中的居民实施大规模的搬迁,把他们安置到较远的地区,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外地商人与投资者,使榆次老城失去了原本居民生活的气息。所以没有榆次老城原住居民的古城也不再是真正的“榆次古城”,从而降低了整个老城对于外界的吸引力。开发商受到利益的驱动,忽略了将榆次老城原住居民的生活风貌作为保护开发的对象,从而导致了地域生活风貌原真性的破坏。其实,当地的传统建筑是最有力量展现一个区域特色的物质形态,可是榆次老城仅仅保留了几条原始街巷和几处民居建筑,尤其富户街及两侧的民居的拆除,让人感到十分地惋惜。另外,榆次老城大部分的传统居民建筑无人看管,只有紧闭的大门和铁锁,这些承载了悠久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载体未经开发,对居民、游客、开发者等不同利益群体都是一种损失。

(四)游客的角色

游客作为古城空间最主要的消费者,在空间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在引导时需要更多地关注游客的诉求,同时,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游客对空间商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各个方面提供更加优质的空间商品。一方面,由于榆次老城内餐饮配套设施不完善、购物设施不齐全以及旅游产业链不健全,难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加之政府对榆次老城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得民居、古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等,极大地降低了游客对榆次老城的好感。另一方面,榆次老城的民俗表演如社火表演、庙会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游客的积极性和认可,使游客深深地感受到榆次老城的文化氛围,游客也在这方面给予老城极高的评价。但由于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时老城才会举行比较隆重的民俗活动和表演艺术活动,许多游客也感到十分遗憾。

四、榆次老城在空间生产下的分析

从规划者、经营者、居民、游客等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对榆次老城的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进行分析。

榆次老城的空间实践:规划者在原有的榆次旧城基础上进行开发改造,空间格局、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景观形态要素总体上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经营者而言,20世纪初晋商的商业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榆次旧城,许多晋商店铺都设置在榆次旧城,如一些茶庄、烟草店等;现在的榆次老城,外来商户逐渐增多,南北大街基本上都已开辟为商铺,主要为一些影楼、餐馆等。

榆次老城的空间表征:对规划者而言,古代社会更崇尚礼制和等级秩序,所以榆次旧城布局规整,等级有序;现代社会,由于榆次旧城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城市建设中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21世纪初,规划者对榆次旧城进行了开发改造,此时的榆次老城留下来的历史遗存越发的少。为此,建设者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榆次老城的古建内容,使得榆次老城体现出了完整性风貌和形态。

榆次老城的表征空间:榆次老城的传统规制对榆次老城的旧有居民产生了深远影响,榆次旧城的原有空间形态、格局已经深入到当地居民内心深处,成为他们重要的历史记忆;改造后的榆次老城不论建筑材料还是布局都无法代替榆次旧城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对游客而言,早期的游客们在榆次旧城能感受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现在的榆次老城已经融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如影楼、茶馆、酒吧,游客们只能体验到榆次老城的旧时风貌和时代映射。

既然榆次老城中的矛盾是规划者、开发商、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尊重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协调规划者、经营者、居民、游客之间的利益,从而促进榆次老城的发展。规划者在榆次老城风貌区的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划者应该合理把握老城的发展方向,更多地从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晋商文化、开发民俗活动等角度考虑,促进老城商业、旅游的发展,使老城换发新的活力。对老城内的餐饮酒店、住宿客栈执行严格的规定,确保游客饮食安全健康、居住场所卫生舒适,提升游客的情感体验,使游客在榆次老城观光的同时,更多地体验到榆次老城的文化氛围。规划者应让当地居民回迁老城居住,原住居民的回迁将恢复老城的生气勃勃,也是使老城真正换发活力的关键支撑部分。规划者将引导当地居民以开发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旅游的过程之中,保证每一个居民都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益处。

空间性是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地理学的优势。笔者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对榆次老城的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梳理、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对榆次老城的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规划者规划出了他们心目中的榆次老城,但改造后的榆次老城不论建筑材料还是布局都无法代替榆次旧城在居民心中的形象,地方归属感对当地居民十分重要。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Yuci old city"Scenic Spo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Production Theory

猜你喜欢

榆次规划者旧城
The Spirit of National Defense Is in Our Hearts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秋日忆绍兴
浅谈中小学财务人员角色转换的紧迫性
大惊小怪说晋商——游榆次常家庄园有感
宋伟:土地利用的“规划者”
交通运输监管体制的未来:从产业政策规划者到独立规制机关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庄稼人
榆次地区广告设计中汉字造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