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探析

2020-02-25薛可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育职业院校课文

张 怡 薛可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有效地将美育教学渗透进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先分析当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及问题,找到突破点,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活动。

(一)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学习水平低

学习自律性差,厌学懒惰是一个普遍的现状。因为这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弱,似乎这些成为了五年制学生的特有标签,甚至到了高职部也偶尔会被区别待遇。

但是根据笔者近些年的教学经历观察认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所有职业院校学生通病。一次高中升学考试的失利就给学生戴上“学习差”的帽子,这种想法是不恰当的。这些学生因为从小缺乏良好习惯的养成、有问题的原生家庭成长背景等因素导致他们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业落后,同时处在情感最敏感的青春期,导致其自卑、厌学、易冲动的特点。这就致使基础文化课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语文学习,在学生看来,他们不清楚这门课开设的意义何在,甚至是完全带有个人情感因素在学习。据了解,一些学生是由于厌倦某一阶段的语文老师而对语文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放任自由。而语文课是一门注重衔接性、基础性学习的课程,一旦学习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再继续就很难将基础打好,不利于后面的学习,便会导致学生后期想学却又学不好的状态。

(二)课堂形式老旧,学生积极性差

语文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教学形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按部就班地进行课本式教学。课堂节奏由教师把控,较难保证学生全程都充满积极性,这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铺垫,在教师的启发下,带动学生去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若教师本人对课文本身理解不够深入,很难恰当地为学生打开思路,则难以感悟课文要传达的深层含义,更不要说进行深层次的美育教育。如何调动职业院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一个问题。

(三)教学内容缺乏重点,学生目标性差

语文,是一门工具型课程,是为了听得懂,说得清,写得好。但是学了多年语文的大多数学生似乎并不了解“语文”课程设置的意义,认为只要考试考得好就行,于是常会出现考前一周突击背书,背作文模板。语文教材中会涉及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么全面点到为止,要么由于时间原因,只教授单元课文,将文章的中心思想传递给学生即可,很少能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有重点的教学培养,致使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分析文章,会做阅读题,对“语文”学习产生较大误解。

加之语文课堂一向为教师主导,学生缺乏参与意识,教学内容缺乏重点,自然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性差,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考试而已。这也是语文这一学科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结果不论是升学还是进入社会,首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意思,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说简单写一个请假条之类的应用文。处处被人诟病的学生背后,我们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应该反思一下到底何为语文,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在倡导美育教育的情况下,如何在基础教学上进一步深化美育教学,让学生既能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又能感悟“语文”的美。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目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美育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正确认识美育教育和语文教学的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美育教育进而提升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一)明确“美育”内涵,培育学生学习能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美育”。美育并不是简单的审美教育,主要以情感式感化教育为主体,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并且能够创造美的一种能力教育,通过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

美育教育和语文基础性教学是双线并行的关系。教材按照散文、小说、诗歌、古文为主题分为不同单元,引导学生培养相应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感悟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美育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感化式教育,不像语文基础知识那样枯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认知力,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将情感教育搬进课堂,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能够积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在做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学会欣赏“美”,更会运用“美”,这才能真实做到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如果说中职部的“美育”教育只是培养学生基础性的价值观念,那么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美育教育更是未来职业规划路上很重要的一笔。但是受到目前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和一些不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引导,使得学生的在校学习往往只埋头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方面,而严重忽略了美育素质的培养。实际上,美育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对学生自身审美水平的提升,更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身心全方位的综合性提升。我们总是学习国外的设计理念,欣赏国外的艺术设计,感慨他们天马行空的艺术创造能力,而往往忽视了这些艺术美、行为美背后的东西,这些都和美育教育密不可分。

(三)完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健全人格

作为学校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学校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具备一个健全人格的“人”,其次才是对学生学识的培养。现代社会错综复杂,各路媒体林林总总,我们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很难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择优选择,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尤其是基础课教师,课堂上一遍遍重复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将美育教育融入课堂,用情感化教育感染学生。

比如中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一文,就是通过几件小事写出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感谢,课文结构很好分析,但是这种母爱的伟大,其“伟大”之处是需要老师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去充分感受的,比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由学生深情演绎每一则小故事,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或者教师如讲故事般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从侧面烘托出当年一位单亲母亲的不易。让学生在教师美育教育的引导下体会作者笔触背后的情感表达,感悟蕴含在课文后面的品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职阶段的美育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是为了引导学生走对路,高职阶段的美育教育融入课堂则是为了引导学生走出更好的路,在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的同时,是离不开自身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社会的实践实习中,要针对不同的现象去学会寻找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完善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方法。所以高职阶段的语文课堂,主要要将角色分给学生,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语文的美,人世间的美。

三、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方法

在明确了目前职业学院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美育融入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后,我们来探究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将美育教育融入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梳理教材中文章类型,明确相应的美育教学方法

前面提到过,美育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普遍性。美的普遍性决定了美育的普遍性特点,美育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就语文课文而言,有亲情美、爱情美、科技美、人文美。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对某种“美”的认知,来发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2)形象性。形象是美育的载体,我们通过真切的形象的事物表达,带有感情色彩地揭示美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去感受什么是美,美的感受是什么。(3)娱乐性。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强调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某一方面而言,语文课也是一堂艺术欣赏课,在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授课氛围下,进行语文教学,积极做到“寓教于乐”。

明确的了美育体现在哪些方面后,我们可以分析梳理一下教材中的课文类型。一般一个学期的课文中常常会包含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在明确了文章类型后,我们分析每一篇要反馈的中心思想,如亲情主题、科技主题、自然主题、人情主题等,确定了主题后可以选择相应的教学表达手法,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表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在保证学生顺利接受的前提下,不偏离实际教学目标,提炼出能够凸显美育教育的关键点。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实教学中依旧是教师为主导型教学模式。如何有效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课堂,需要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调动。正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以及对未来没有规划的高职学生存在的通病是疲于应付,懒得动脑解决问题,往往存在教师满腔热血地布置了活动内容,能够反馈互动的学生寥寥无几,很少能够激励到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一个急于解决的问题。笔者观察分析认为,职业院校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性的原因主要是自信心的缺乏。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弱,加之经历了升学考试的打击,使很多学生一蹶不振,自信心受挫,他们认为解决课堂任务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他们怀疑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能否胜任,总是害怕失败。同时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评判标准,那些在自我概念上认为自己比同伴能力差的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群体的活动,以免暴露自己的无能。

在明确学生参与意识差的原因后,我们可以就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即以课堂鼓励,课下互动为主,这也是美育教育的另一个方面的体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懒惰心理。同时注意调整师生观、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在随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就会积极努力地参与,从而取得较好进步。

(三)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升效果

语文注重的是“听说读写”,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相关练习。据笔者观察,课堂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的严峻现象,即学生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试想连最基础的“读”都做不到,还如何做到后面的“听说写”。所以在笔者的课堂上比较注重“读”的能力,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课为例。可先由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同时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协助学生熟悉课文中陌生字词的读音;之后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再结合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重新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在反复诵读的过程去感受夜色下荷塘的朦胧美与作者复杂的心绪。一来锻炼了学生诵读的能力,同时又让学生在情感方面有了较具象的感受。

例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篇极具评判意味的杂文,文章深入浅出,耐人寻味,但是其发生的社会背景相距现在较远,结合零零后学生的成长环境而言比较陌生,没有深刻的体会。在熟读、读懂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时下人们对待文化的不自信及对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释说明作者想要批判和阐明的道理。让学生活学活用,理解古为今用,学习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是要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无论境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善良本性,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结合学生善于表现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自导自演一些能够体现课文主旨的小故事,从而体会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来自他人的温暖,又如何赋予他们温暖,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美育素养都得到了相应提升。

四、结语

通过上面对现象的分析,解决问题办法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到美育教育对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教育是从胎教到幼小中大乃至整个人生教育的全过程。因此作为基础课的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美育理念,改进语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语文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能够重视语文,喜欢语文,欣赏语文。

我们要通过美育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学校教育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后续教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层次的学习,都应该把美育教育融会贯通。

猜你喜欢

美育职业院校课文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论公民美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背课文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