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0-02-25程逸芸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程逸芸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媒体形态,它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为代表,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大、影响广的特点。[1]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较,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文化交流中更便捷高效,更加符合当下人们快速获取信息资源的要求。然而,新媒体在促进社会信息交流发展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文化传播与教育方式。高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依据时代特征明确自身所面临的挑战,并将新媒体技术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充分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

新媒体以信息互联的网络技术为基础,突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屏障,使得信息在更大范围内自由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形成着即时共享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也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更加复杂的环境中。在新媒体出现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相对简单可控,传统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基本处在校园这一圈层内。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打通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信息的递送更加便捷,大学生可通过网站、微博等平台获取丰富信息。但网络信息的匿名化特征也使各类声音夹杂其中,信息质量的良莠不齐易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不良影响。总体而言,新媒体的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更加开放、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样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让文化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线下教育过程,老师和学生需同时在实体空间内进行授课与学习。新媒体时代,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打破时空限制,不再局限于单一式的课堂教学,线上授课、空中教室等教学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也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们通过网络、线上平台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线上、线下教育方式的结合是当前学校教育方式的创新,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会更加多元、新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长远目标的素质培育方式,它通过引导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责任感的时代新青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单一,其主要以书本为载体实现知识递送,通过教师的知识讲授强化学生对德育修养的个体认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创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互联网也可以通过更形象、生动化的方式传递优秀的德育故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内容较之以往更加灵活有趣,网络信息传播拉近了我们同历史伟人的距离,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榜样人物纪录片可以帮助其感知更加立体的品德标准,从而激励学生将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会带来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能够带来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新媒体时代形成了开放性的网络信息传播空间,它是一个融合多元文化的信息集散地,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文化共存于同一信息场域。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年代,其对新媒体、网络技术具有天然的亲近感,能够自觉加以应用。而作为青年群体,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尚未牢固形成,这使得他们更易受到复杂多样的文化思潮影响。例如,享乐主义、泛娱乐化现象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若不及时以主流价值观作为引导便会产生不良影响,不仅不利于青年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侵蚀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文化思潮带给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强化主流价值观来抵御不良文化思潮的冲击。

(二)新媒体的环境虚拟性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

新媒体时代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的交流空间,线上、无接触性的网络环境逐步改变着人们在现实中的社会交往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青年学生更占据网民数量的半壁江山。在当下,网络社交已成为个体间联络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软件进行沟通和交往,无形中减少了线下交流的频次。然而,线上交流虽然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方式,也更符合快节奏都市生活的需要,但它会导致个体间面对面、接触式的交往活动日益减少,从而使人际关系变得疏离。马克思曾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中的人需要进行现实的社会交往,虚拟化的社会交流并不能取代个体社会性存在的实质,过度的网络化社交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侵害。

(三)新媒体的资源共享性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良好个人品德培育为发展性目标的文化教育活动。在新媒体发展前,教师作为一种权威式主体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品德素养,学生更多作为接收知识的客体而存在。从一定意义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文化教育过程,文化知识主要通过教师进行传授。伴随新媒体和网络渠道的畅通发展,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教育不再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而存在,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新媒体和网络信息平台,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网站、移动论坛收集知识信息而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单一主体,传统角色的调整也改变着教师的权威性特征。在新时代,教师是一个融合多种角色的存在,师生间也形成、发展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四)新媒体的信息复杂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新媒体发展在推动资源便利共享的同时也因其信息复杂性而提升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环境,在网络这个场域中不同社会主体通过匿名式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人们共同构筑、形成复杂的网络空间。[3]然而网络信息发布的零成本和低门槛会使各类信息混迹其中,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信息的跨时空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纯环境,使其融合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者的声音,从而也带给教育更多的不确定性。以不良的社会娱乐事件为例,一项事件的爆发会通过网络信息的即时共享和舆论环境的快速聚合,吸引着广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便会动摇甚至危害青年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亦会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严密把关,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媒体环境

立足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因时而变,根据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而做出调整。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人生,助力个人发展。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环境营造来应对多元信息干预的挑战。例如,学校可以依托新媒体技术建立校园内部的网络平台,让学生们通过校园网络获取知识、采集信息,从源头上净化青年学生所处的网络舆论空间。其次,学校还应做好网络信息的把关人,防微杜渐,及时剔除不良信息,从而减少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最后,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园内部网络的实名认证,落实校园网络信息的责任制,提高信息发布的责任成本,让广大师生通过自身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媒体环境,努力以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化的星星之火形成社会整体网络环境优化的燎原之势。

(二)文化培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生是成长于新媒体与网络技术广泛发展时代的新青年,他们对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其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更加熟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品德塑造过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应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更应将其视作教育的主体,通过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自主性来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压力。例如,学校应积极开展互联网、新媒体的文化培育课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使其能够自主鉴别、规避不良的网络信息,从而减轻开放性媒体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同时,学校还应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从容面对不良文化的冲击,让广大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文化,以艰苦拼搏、顽强奋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自身的精神指引,抵御纯粹的享乐主义文化侵蚀。

(三)坚守阵地,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处于何种年代,学校始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面对新媒体开放性、复杂性的海量信息冲击,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实力,以自身的时代新发展来应对网络环境的挑战。[4]例如,学校可以请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员定期开展对教师的网络知识培育,提升教师群体的媒介素养和对互联网技术、环境的熟练程度,从而建立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引进具备互联网、新媒体专业背景的人才,共同助力学校新媒体教学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新媒体教育发展空间,努力形成思政专业教师和新媒体专业教师的教学合力,提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引导学生良好发展的常青树。

(四)与时俱进,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以个人能力提升为长远目标的伟大事业,需要根据变化、发展的时代环境而开拓创新,实现新的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5]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文化教育的无障碍传播给予学校教育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使中国化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之相伴,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信息质量的良莠不齐也同样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挑战。基于此,我们应积极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与时代创新,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优势,融合多重教育资源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开拓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学校教育辐射更多有教育需求的人群,提升中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

四、结语

总体而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提升了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无限性与开放性也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新的挑战,考验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追求,充分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培育具有优秀品质的新时代青年。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