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质量提升 优化产业结构
2020-02-25
2019年以来,南平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把深化“武夷品牌”建设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助推南平市加快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质量强市”又有新成效
组织落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2018-2020)年行动方案》,推动出台支持品牌、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奖励政策,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和建瓯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2家企业获得第六届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获南平市委袁毅书记批示肯定。截至目前,该市获省政府质量奖企业达4家,与泉州、龙岩市并列全省设区市第三位。组织开展第四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6家企业分获市政府质量奖与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武夷品牌”再创新佳绩
南平市委、市政府将“武夷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四比六促”考评项目并制定出台工作要点和考评细则。南平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完善品控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抽检,强化商标注册保护,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等措施,持续有力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突出“勤”,实施精准服务。深入指导品牌运营公司注册“武夷山水”系列商标52件,获有效“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713个,参与国家标准制订361项,获贡献奖14项,实现农产品标准体系全品类覆盖。目前,各县(市、区)特色主导产业“一县一品”格局基本形成,已有33家企业获“武夷山水”公用品牌授权。
突出“严”,推进品控建设。通过“统一打造区域品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检验检测、统一品牌宣传运营”,加快完善“武夷品牌”品控体系建设。目前,“武夷山水品牌品质总控平台”和“武夷品牌”品控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完成257家企业319款产品的信息录入,发码145.39万个。
突出“联”,深化区域合作。以南平市与北京市东城区缔结友好区市为契机,与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及“武夷山水”品牌产品区域协作全程监管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加强双方在服务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消费维权,区域性监管信息和数据共享,食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信息互认、产销衔接,跨区域市场监管执法,干部交流锻炼等方面的合作。
突出“广”,加大宣传推介。先后举办“武夷山水”品牌北京宣介会等139场大型展会或推介活动,组织351家(次)农特优企业和相关产品参加60场国内外大型会展和交流活动。特别是2019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宣介会取得圆满成功,56家京闽企业进行了商务对接,现场达成合作意向33个。10月,应邀参加北京市东城区“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组织南平市11家企业参加在前门大街举办的东城区消费扶贫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会。11月,“山水武夷·丝路扬帆”——福建闽戏及“武夷山水”进京展演推介年度活动首演启动仪式在东城区东苑戏楼举行,3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亚投行驻京外籍官员及友人参加活动。
突出“全”,拓展渠道营销。积极打造京东、淘宝、微信商城等线上商城以及武夷山水品牌展示中心、品牌旗舰店等线下销售平台;与中海油等国内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推动全市大米、莲子、海鲜菇、笋制品、福矛酒等特色产品打开国内市场。同时,与深圳怡亚通、海天众意等知名品牌运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进一步加快品牌孵化培育,强化品牌营销管理。
目前,“武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武夷山水”品牌连续两年在中国区域品牌联盟评选中位列前三。4个企业品牌进入5亿元榜单,11个品牌进入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前110榜单;4个农产品入选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品牌入选2019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南平市被评为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示范基地,市委袁毅书记当选2019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人物。福布斯官网《2019中国品牌建设发展趋势》将“武夷品牌”作为重点案例。
知识产权运用再上新高度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实现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综合高效运用,为南平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抓指导,普及知识产权常识。编制《专利工作指南》,开展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业务培训、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题培训18场,培训人员近2千人次。
抓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修订完善《南平市专利奖评奖办法实施细则》,组织推荐全市企业5个专利项目申报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新增专利权质押贷款44笔,授信金额5.5亿元,均位居全省首位;为南平市23家企业争取省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资金330.8万元,创历年新高,位列全省第二。政和县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传统类)。
抓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驰名商标达5件,列全省第3位;新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地理标志商标增至73件,与宁德并列全省第二。推荐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清单。
标准化建设有了新突破
“放管服”标准化,优化营商环境。将南平“放管服”工作成效以标准化方式有效固化,全市主导3项,参与1项“放管服”省地方标准制定,已全部正式实施,居全省首位,其中《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规范》为国内首个权责清单管理标准。
特色产业标准化,提升产品价值。新出台的绿色产业激励政策,提高标准化建设奖励额度。全市新增企业声明公开标准409项,主导或参与的3项国家标准,10项省地方标准获发布实施,9项已立项标准正在制定中。标准实施效益凸显,建盏产品省地方标准使市场有了新规范,“建盏”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价位列全国第22位,建盏分等定级相关团体标准制定稳步推进。福建省白茶地方标准研讨会及白茶发展论坛2019年6月在政和召开,政和白茶在京推介期间收获订单近千万元,建阳、松溪白茶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浦城大米团体标准制定出台,推动销量销价双双提升。
现代农业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王台镇福建省首批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构建“科特派”“水美乡村”“现代农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发挥标准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建的1个国家级1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项目覆盖全市茶、菌、蔬、药、花等农产品,示范带动面积2.4万亩。
生态保护标准化,服务绿色发展。主动协调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配合有关部门启动南平市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将武夷山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成果标准化,探索启动制定陆地生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标准,用生态GDP指标助力生态文明试验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