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以身许国 好男儿志在四方
——记介绍开国元勋陈云入党的早期工运领导人董亦湘
2020-02-25鲍晓琼
鲍晓琼
人物简史
董亦湘(1896-l939),江苏武进人。1918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该馆任党小组组长、支部书记等职。1924年至1925年执教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国共两党合作期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同年发动领导商务印书馆罢工,并介绍新中国开国元勋陈云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9年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不幸遇难。
青春故事
董亦湘从小酷爱读书且天资聪颖,19岁就在自己家里开课堂当老师。他熟悉古代典故,尤其推崇舍身为民的古代英雄。董亦湘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军阀混战、列强横行、国弱民贫的时代,因而他在自己案头的笔筒上刻下“大丈夫以身许国,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座右铭,表达自己矢志谋求救国之道的决心。
1918年,22岁的董亦湘由他的老师殷彦洵先生介绍,离开家乡,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国文词典部当助理编辑。从此,他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为理想奋斗一生。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对于像董亦湘这样的热血青年来说,这场运动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方向、新的希望,使其茅塞顿开。他开始接触进步书籍,仅仅十几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了买书上面。当时,马列主义的书籍翻译成中文的还很少,董亦湘便参加商务印书馆的职工夜校,自学英文、俄文。后来,他的三弟在同乡——商务印书馆辞源总编辑陆尔奎先生的帮助下,到上海读书,并改名为涤尘。涤尘白天在学校里学一点英文,晚上回来就讲给二哥董亦湘。这样,在艰苦的条件下,董亦湘很快就能借助词典直接阅读英文版的马列著作。
董亦湘能够迅速地接受新思想,与他所处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翻开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便会发现,商务延揽的文化名人是如此之多,其中不乏优秀的共产党人:梁启超、胡适、鲁迅、沈雁冰、巴金、老舍、蔡元培……商务印书馆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寻求自强的初衷下创建并发展强大的。董亦湘的入党介绍人——沈雁冰是在中共“一大”以前就入党的老党员,他与董亦湘同在编译所工作,对董的影响不言自明。这一时期,董亦湘与陈独秀、邓中夏、俞秀松等早期共产党人经常接触,在相互的讨论学习中,他迅速成长。1923年7月9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委员分工、党内教育和国民运动问题。会议决定将上海的几十名党员,按照居住较近、便于掩护、方便活动的原则,组成上海大学、商务印书馆、西门、虹口四个党小组。商务印书馆及其附近13名党员组成的小组,由董亦湘任小组长。为推进国共两党的统战工作,这次会议还设立了“国民运动委员会”,董亦湘为委员之一。1924年4月,中共上海地委兼区执行委员会改组为上海区委,此时商务印书馆的党团员已经发展到50多人。5月,中共上海商务印书馆支部成立,董亦湘是该支部第一任书记。
1924年董亦湘(后排右二)与赴法勤工俭学同仁的合影
董亦湘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党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图为商务印书馆
董亦湘善于学习和思考,他明白革命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他积极就中国革命问题撰述文章,作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上海大学是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在共产党人的锐意经营下,它实际上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反帝爱国运动的堡垒,许多优秀人才在此脱颖而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些重要理论著作,也是在该校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董亦湘曾与恽代英、张太雷、安体诚、萧楚女等同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授课。1924年七八月间,他和瞿秋白等人在上海大学和上海学联联合发起组织的夏令讲学会上讲课,先后发表了《唯物史观》《人生哲学》等长篇演讲;他还编写了一部《社会发展史讲义》,公开出版发行。1925年7月,吴江县黎里镇举办为期12天的夏令演讲会,董亦湘和恽代英、沈雁冰、侯绍裘、杨贤江等人轮流去讲课,董的讲题是《民族主义》,听讲者甚多。同年秋,董亦湘在上海大学中学部又作了《民族问题》的演讲,在上海《民国日报》《对外旬报》《中国青年》等杂志报章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启发了民众反帝反封建的觉悟。
董亦湘就读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
效法英雄
“五卅”中捍卫工人阶级利益
1922年,董亦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的“五一”节,董亦湘和沈雁冰、徐梅坤等人在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尚贤堂对面的空地上召开纪念国际劳动节的大会。这是董亦湘参加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的开始。
董亦湘与商务印刷所的工人来往密切,他虽做编辑工作,但也经常到印刷车间深入了解工人的情况。董亦湘租住的房子很便于开展活动,同一幢楼里的都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里比较进步的同事,楼下是商务印刷所的工人,老实可靠,而房东也只每月来一次收房租。所以,董亦湘的住所便成了革命活动的据点。
1925年5月,上海日商纱厂工人为反抗日本资本家的压迫,连续发动罢工。15日,内外棉七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在与日本资方的斗争中被枪杀,他的鲜血成为上海工人奋起的导火索。在中共领导下,经济斗争迅速发展成为反帝爱国政治斗争。董亦湘和侯绍裘等人密切配合,日夜奔走,组织工人开展示威游行。30日,英帝国主义竟命令巡捕向进行反帝宣传的群众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31日清晨,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成立上海总工会,发布总同盟罢工宣言,并结成反帝统一战线,展开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当天晚,董亦湘发动商务印书馆的陈云等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参加上海总工会在北河南路总商会召开的大会。他组织宣传人员到马路上演讲,6月1日,商务职工分别在宝山路印刷厂和中兴路广场进行宣传和游行,历时数个小时;他布置商务印书馆美术组的人员,画外国巡捕打死中国工人的漫画,贴到大街上;他到南京路、浙江路一带,同店员中的积极分子一道,团结和组织店员同工人、学生采取一致行动,起来罢市。6月4日下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董亦湘又和韩觉民、侯绍裘、沈雁冰、杨贤江等30余人,发起组织教职员救国同志会,动员全市教职员和学生结合,发表宣言:永远做救国的运动。
五卅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同年8月,董亦湘与陈云等人动员和领导商务印书馆三千多名职工开展罢工斗争。工会高举“要求加薪及平等待遇大同盟罢工”的巨幅标语,全体职工团结一致,通过激烈的抗争,资方被迫承认工会,并接受增加工资、改善工人待遇等条件。
1925年10月,董亦湘被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意气风发地说:“这次出去,回来至少要放一把火。”带着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使命和信心,他开始了旅苏生涯。
延伸阅读
译介和传播唯物史观
董亦湘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曾对唯物史观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他首先选择了德国政治理论家考茨基的《伦理与唯物史观》进行翻译和研究,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国人学习。他写了一篇绪论,分六个部分全面阐释了他对这本著作的理解和观点,表示唯物史观能科学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促使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而唯物的历史哲学的意义“是今日或今后的无产阶级用以战斗的哲学,就是指导无产阶级必然地群赴阶级战斗的战线上去获得胜利的历史理法。”
1924年7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刊载了董亦湘有关唯物史观的文章
董亦湘认定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可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他为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在1924年7月的上海夏令营讲学会上,他即以《唯物史观》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之后,他将演讲的内容撰写成文,分期发表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此文收录的第一至第四章,介绍了唯物史观的产生过程、科学区分唯物史观与唯物论和进化论的方法,还涉及阶级、民族革命等思想,是在当时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章。
董亦湘理性地选择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著作进行翻译和研究,并著文大力传播,为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