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02-25仇振杰孙梦莹
仇振杰 孙梦莹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0 引言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与发布,中国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第一方阵,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匹配的地方,尤其是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因此,探索建立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接或直接支撑国家战略实施是当下时代背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在研课题;而产教融合、产学研用、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助,然而由于校企双方对于人才培养理念、行业发展等存在差异,消息互通缺乏或迟缓,致使部分实践教育未落至实处,融合程度较浅,专业培育过程单一。因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真正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产学研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历经了上百年的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协同育人的国家。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与企业合作,成功对27名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并由此产生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辛辛那提模式。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产生了很多合作教育的成功范例,产学研合作教育从发展阶段开始逐步迈入成熟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又产生了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模式、政府主导研发模式、企业孵化器和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等多种新模式,直到硅谷模式的诞生,美国产学研合作从成熟走向繁荣。日本也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较早的国家。1933年,日本成立了“产学合作研究委员会”。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特别指出“要特别重视产学合作”,“加强教育、研究、生产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产学合作获得长足发展,成为继美国之后成功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国家。日本政府普遍认为教育不仅是大学的重任,也是产业界的责任。大学向社会开放、企业科技人员到大学进修、企业聘请大学教师讲学、大学从企业招聘教师、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内地留学等人才交流和培养模式是日本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途径。此外,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委托研究员制度、捐赠制度、设立共同研究中心等也是目前日本大学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相对于美国与日本,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产学研合作进入萌芽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步入摸索阶段,二十一世纪初迈入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培养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参与各方重视程度不够、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校企沟通渠道不顺畅等诸多问题。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要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是首要问题。因此,探索我国高校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欧美国家产学研结合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且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为导向,其成效评价标准主要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而与研究型和综合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自身的研发能力较弱。与此同时,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经济科学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更需要实践的积累和时间的验证。因此,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应集中培养具有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已广泛成为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提供实训设备和实习场地,由于校企双方追求目标的不同,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方面有较大差异,如何求同存异深化合作,将直接影响订单式人才培养优势的发挥;此外,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通常分为两块,校方负责前两年在校期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讲授,企业参与后两年部分职业技能培养(或提供实训设备和实习场地),每一阶段由不同的教师负责实施,双方在课程、技能培养方面相对割裂、融合难以深化,因此有必要严格把控校企协同育人的全过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将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相贯通,以期达到无缝连接,然而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并未进行岗前分流,人才进入企业后同样面临岗位的选择与适应,因此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岗前分流机制能够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2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目标不一致,融合程度较浅,专业培育过程单一等问题,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研究,力求精心打造校企合作订单班特色平台,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岗位素质要求进行精准定位,对人才进行精量培养和量身定制,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的无缝对接;同时创新完善校企合作订单班育人模式和机制,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与培养改革,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开展实践探索并积累经验。
2.1 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化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开门办学的唯一选择,为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和专业导向,订单班的培养方式一般为:通识教育(大一大二)+专业实践(大三大四),知识与能力构成分为三个模块: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发展能力课程。其中通识教育由高校负责主导,专业实践由高校和企业联合主导。现有订单班人才培养在专业实践环节主要新增了部分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由企业技术人员讲授,此外学生在实习期间可直接参与对口企业项目建设。尽管如此,现有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仍大幅倚靠原有本科生培养方案,未真正凸显专业实践与学科体系融合,培养过程的方案设计和流程把握还须进一步凝练和审视,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强化通识教育环节中的专业导向。订单班一般在本科生大三时期进行组班,在此前,学生对于学科专业的认知仍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在大一大二期间开展订单班组班,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教育、强化专业认知、培养专业感情(如专业人文教育,数学力学的专业案例)。
(2)专业实践教育的深入细化。专业实践教育按时间分为专业(大三)和实践(大四)两个学年,其中专业学年主要开展学习校企合作课程和进行人才分流测评;实践学年按照人才分流后的岗位导向,采用导师制进行精准定位培养,参与岗位实践和毕业设计。
(3)对人才就业进行跟踪调研。在学员就业后五年时间里,对学员和企业进行跟踪评估,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正人才培养模式。
2.2 人才分流测评与岗位预招系统构建
学员性格的个性化和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有各自适用的岗位。人才分流测评体系,应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客观化方法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职业适应性测验、人格测验等),并根据职位需求及企业组织特性对学员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作出科学地评价。
岗位预招体系:企业根据自身岗位需求与岗位特点,结合学员培养实际情况,设定岗位预招聘流程和考核标准。
2.3 校企导师协同合作机制研究
针对实践学年,采用校企合作导师制,定向培养学员。原则上校企导师均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与执业资格。导师全过程参与学员实践学年工作,针对学员岗位和个性制定培养计划;指导帮助学员制定发展目标、实践学习计划;在日常工作开展业务指导和经验传授,为学员创造和提供实践机会;在生活中定期与学员进行沟通,帮助解决学员思想上的困惑,厚植企业文化认同与感情。
2.4 人才就业跟踪评估与反馈机制研究
通过对已就业订单班学员进行跟踪调研,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质量跟踪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大数据或建立数据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人才质量跟踪评价定量化,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及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
具体路线如下图所示:
3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有与时俱进,匹配时代需求,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优势。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应用型本科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对于人才教育却是个旧课题;如何让这样一个旧酒瓶装上新酒,是应用型本科教师长期努力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