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除夕庆团年,光明灿烂日蒸蒸
2020-02-24白雨
白雨
1
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
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2
“春节”这一概念,确立超过百年,名称虽然变化了,但过年的旧俗没有多少变化。
商衍鎏先生曾有《粤垣旧历年俗竹枝词》,就是吟咏广州过年的春节旧俗。
我们熟悉商衍鎏,很多时候是因为他的儿子商承祚。商承祚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中山大学教授。
其实商衍鎏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清代为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籍,后改称广东番禺人,著名学者、书法家,1894年甲午科举人。1904年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商衍鎏得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成为清末科举探花,任翰林院编修。曾任国史馆编修、实录馆总校、文渊阁校理等职。先后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著有《商衍鎏诗书画集》等。
3
商氏先祖在明末移居沈阳,并在沈阳隶汉军籍,及清朝入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镶黄、正白、正黄上三旗驻防广州,商氏先人商国秀随汉军正白旗往广州驻防,从此商家在广州开枝散叶。
商衍鎏的父亲商廷焕,是个穷秀才,七次参加科考皆不中,绝望之余,转而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为了让两个儿子有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商廷焕在广州住所莲花巷尾辟出一块地,莳花种竹,盖茅屋数间,取名玉莲园。二子也不辜负老父期望,于1890年中秀才,之后二人又考中举人。
商衍鎏从小即刻苦攻读,文才出众,颇负盛名。他比其兄商衍瀛更加厉害,终于在30岁时上京参加廷试,中一甲第三名探花。这次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
商衍鎏是广州仔。从小在广州长大的他熟悉本地的习俗。他在《粤垣旧历年俗竹枝词》对广州的过年旧俗有不少精彩的描写。
4
竹枝詞,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我们来看看商衍鎏对广州过年旧俗的描写:
(1)
桨栏街与双门底,迷目千红万紫稠。独有吊钟称异品,顶湖花好共罗浮。
春节期间行花街是广州人的习惯。
双门底,广州市旧地名,现在叫作北京路。桨栏街在北京路南部。现在这附近仍然是广州市中心最热闹的春节花市。商衍鎏在这首诗后面解释说:“旧日除夕花市在双门底桨栏街,花类繁盛,独吊钟花为岭南特种,产自罗浮顶湖,色如蜡梅,垂吊似钟,一枝千数百朵,腊尾春初盛开。多以此点缀年景,现改春节,俗仍未废。”
(2)
家家除夕庆团年,生菜茨菇炉火边。饱啖黄沙生大蚬,接神爆竹响连天。
广州人的团年饭多取意思吉祥的菜名,又因为过年时值寒冷,所以喜欢吃火热的“边炉”(火锅)。富贵人家多吃海鲜。而去著名的黄沙水产市场入货也是必需的。只是,现在因为环保,不允许民间烧爆竹,少了点热闹气氛。
商衍鎏的解释比较详细:“除夕全家团年打边炉,肉鱼米外,必有生菜、茨菇、蚬肉。
蚬音同显,取显达意。生菜取生旺意。茨菇一名慈姑意,取添丁与家姑慈爱。守岁至子丑时,迎神祭祖爆竹之声不绝于耳。”
(3)
本来劳动最光荣,卖懒沿街断续声。
警醒儿童含教意,为人懒作误平生。
至今,广州仍然流行唱童谣《卖懒》。除夕上灯后,给每个小孩一个红鸡蛋,点着一炷香,让他提着灯笼,到街头巷尾去边走边唱道:“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不懒!”
商衍鎏在解释中提供了另一个“卖懒”的做法:“粤俗除夕有‘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之谚。团年饭后,用纸裹饭团,领家中儿童出门,至路旁隙地弃之,谓之卖懒。颇有教育儿童之意。”
(4)
煎堆油角罗卜糕,客来恣噉乐陶陶。
小儿更见开颜笑,橙桔金钱利市叨。
现在的人,常写“逗利市”。“逗”字的意思中,并没有“索取”的意思。“逗利市”的“逗”,商衍鎏写作“叨”,我觉得比较合适。
叨[tāo],有承受的意思;古代同“饕”字,是“贪”的意思;叨[dāo],指话多。
这个字的几个意思结合“利市”来看,都合适:小孩子缠着大人拿“利市”钱。商衍鎏说:“亲友来拜年者,必享以煎堆角糕,小儿则给橙桔一二枚,利市一封。”
(5)
元宵节近重开灯,择日邀亲并友朋。
卜得一年都顺利,光明灿烂日蒸蒸。
中国的旧俗,都含有教化后生的意义在,比如元宵节的“开灯”。一向注重传统文化传播的商衍鎏也特意写下了这首诗的意义:“粤俗元宵节前择日欢宴亲朋,谓之开灯。灯用彩纸画绢扎成,缀以染色,各种花果置烛灯内,悬室正中神前,后逢朔望、喜庆亦燃之。明年开灯再易新者。乡俗生子,则送灯本族祠堂。”
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能在家家除夕庆团年时,能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