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英魂
2020-02-24邓世昌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著名的中日“黄海大战”。战斗中,日本的军舰包围过来,清军的“致远号”受了重创,并开始倾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最要命的是“致远号”上的炮弹都打光了。这时,“致远号”上的一位清军将领攥紧拳头,用极坚决的嗓子对部下高声喊道:“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我们报国的时刻到了!”然后,他下令“致远号”开足马力向日本的军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位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将领就是邓世昌。
“世昌”出世
1849年10月4日,一個男孩在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州海珠区龙导尾街)出世了。
男孩的父亲叫邓焕庄,是一个专营茶叶生意的老板。
一开始,邓焕庄为这个男孩起了个叫“永昌”的名字。可过了不久,他又将自己儿子的名字改为“世昌”了。
“我在广州、上海、香港等地都开设过‘祥发源茶庄,我希望邓氏的家业永远昌盛,就给我们的独生子起名为邓永昌。”邓焕庄向亲友们解释自己原先给儿子起名“永昌”的原因,“可我发现,现在世道黑暗和战乱不止,要想家业兴旺谈何容易!这是离不开时势和国运的大环境,所以,我将儿子的名字改为‘世昌。”通情达理的邓焕庄又说出了给儿子改名的原因。
邓世昌从小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在他11岁时,父亲将他叫到面前对他说:“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封闭的了。你看广州就有很多外国人来做生意,我打算送你去教会学校学习英文……”
“这个……”在一旁的邓世昌妈妈郭氏听了,脸露担忧的神色。
邓焕庄向邓世昌解释说:“将来的世界,会是一个各国互相沟通的世界。我觉得,无论你将来继承我的家业,还是从事别的事业,都必须学习英文,进而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知识。”
“好啊!”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邓世昌很兴奋地回答。
当时,许多中国人都把外语当作是“蛮夷之语”,邓世昌的父母居然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英文,这是非常惊世骇俗的举动。
父亲把邓世昌带到上海,让他进入教会学校,跟外国人学习英语、算术。邓世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强,学业上进步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能与洋老师对话,并能阅读英美原版的书籍。洋老师对他十分欣赏,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
1867年,清朝官员沈葆桢出任福州马尾船政大臣,同时开办前学堂制造班和后学堂驾驶管轮班。学堂的生源主要是福建本地资质聪颖、粗通文字的16岁以下学生。后来由于生源不足,招生一直扩展到广东、香港一带,并将年龄的要求放宽到20岁。18岁的邓世昌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禀告父亲,要求报考。思想开明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邓世昌参加了这次海军的征兵考试,他以优秀的成绩顺利考取了驾驶专业。
驾驶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英语、数学等球根种课程外,还要学习航海天文学、航行理论和地理,经过五年的堂课学习后,邓世昌毕业了。
堂课教育,只是海军教育的第一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还必须经过登上练习舰进行实习。1873年,24岁的邓世昌和其他同学一起登上了“建威”号练习舰,开始渴望已久的海上远航。这次远航实习,邓世昌先后到过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历时四个月。海天荡漾,有时数日不见远山,有时岛屿萦回,练习舰经受了各种考验。经过两年的舰课实习后,邓世昌终于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了。
让世界知道中国也有海军
1880年年初,清朝大臣李鸿章为兴办北洋海军,派马建忠去考察、招收水师人才。马建忠奉命前往福建,他听到了各方面对邓世昌的赞誉,并到邓世昌所带的“飞霆”蚊炮船(一种快捷但有很强火力的战舰)察看。他亲眼见到了邓世昌的兵船被管理得井然有序,士卒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他还多次与邓世昌交谈,马建忠对邓世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马建忠向李鸿章汇报,并推荐邓世昌:“他熟悉管理战舰的工作,是海军中不易得的人才啊!”
于是李鸿章将邓世昌调到了北洋海军,任“镇南”蚊炮船管带(即海军的舰长)。
1880年年底,北洋水师在英国定购的“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率领海军官兵200多人去英国接收舰只,邓世昌也随同前往。
邓世昌十分珍惜这次去英国接收舰只的机会,因为,他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因为军务缠身未能到欧洲留学深造。“我这次到英国接收舰只,要努力学习,以补充新的知识。”邓世昌是带着学习的心态出国的。
邓世昌利用各种机会游历了英国的工业城市,看到了机器大生产的宏伟壮观场面;他游历了英国海军的主要基地、港口,看到了各种巨型战舰,领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是什么模样;他学习研究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规章制度和练兵之法,看到了北洋舰队在训练和管理上的巨大差距;他学习研究了英国海军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仔细寻找他们称霸海洋一个多世纪的秘密。他到了格林尼治,参观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他认真考察西方海军的情况,悉心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经验,将外国的军事装备和训练方法细心地加以研究,取其长,为己所用。
1880年8月17日,“超勇”“扬威”从英国纽卡斯尔港起航,开始了由英国到中国的漫长航行。这是中国海军首次驾驶军舰航行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军舰经过的沿途各国,才知道中国也有海军,都鸣礼炮致敬,这就大大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这次清军海军到国外接收舰只,派出的操舰管带是整个海军中最出类拔萃的。其中,邓世昌操纵“扬威”舰。他们在回国途中经历了无数惊险,终于在11月22日抵达了天津的大沽口。
这次出洋,邓世昌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增加了许多学识。
爱国军人的骄傲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的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哪有不死的?但我们希望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就多次表示:“如果我在海上和日本舰队相遇,我的‘致远号遇到了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邓世昌的部下每次听到他那誓死保卫国家的谈话,都向他投来钦佩的眼光。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著名的中日“黄海大战”打响了。战斗中,清军担任指挥的旗舰被日本舰队击伤,大旗也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成功吸引住敌舰的注意力。
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以为这是清军的旗舰,于是包围过来,“致远号”中炮受了重伤,舰身开始倾斜,而最要命的是这时候“致远号”上的炮弹也打光了。
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他大声地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
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吉野号冲过去,我们跟它拼了!”
中国海军这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眼看“致远号”就要撞上了“吉野号”,突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了“致远号”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的鱼雷发生爆炸,“致远号”悲壮地沉没了。舰上的200多名官兵坠入海中。邓世昌的随从将一个救生圈抛给了他。邓世昌坚持不接,他想把救生圈让给别人。
这时,邓世昌的一条爱犬“太阳”也飞速向他游来,用口叼住了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大浪滔天,邓世昌看看自己的部下也都没有了生还的可能,他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海水中,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