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市专利价值度比较研究
2020-02-24张琳栾春娟
张琳 栾春娟
摘要:比较研究中国省/市专利价值度,对我们准确把握专利价值度的地域差异、进而为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专利价值度是专利价值量化的表现形式,是对专利价值的度量,也是企业进行专利转让、投资、许可、组合等专利运营活动的一种依据。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得到的我国各省市在1985—2018年间所有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并借助该平台的专利价值度计算功能,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省/市专利价值度在地域上的分布特征,展示了我国创新水平的区域分布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相关关系,我国专利发展存在总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专利价值度;专利数量;创新水平;地域分布差异
中图分类号:G306;N18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4.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4020/71473028);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2019101419809011210)
0引言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全球第一。然而,在数量庞大的发明专利中,高质量专利所占比例并不多,高申请量和授权量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1],專利数量的增长已经脱离了我国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出现了大量的“专利泡沫”。在此背景下,仅用专利数量衡量一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显然是不合理的,还需要考虑专利的价值因素。
在经济学上,专利的价值指的是专利预期可以给其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未来利益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表现[2]。对于企业来说,专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市场价值上,高价值专利可以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3]。企业想要进行专利运营活动并从中获益,首先要清楚专利的价值,专利价值的评估通常涉及技术、经济和法律三个维度。对于专利价值的量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成本法、市场价值法、收益法和期权法。成本法即重置成本法,重点在于核算专利的研发成本,将重新开发或购买类似专利的投入作为重置成本,扣除贬值损耗,即可得到专利技术的价值[4-5]。市场价值法是根据市场上类似专利的价格,结合被评估专利的特点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为专利定价[6-7],但由于专利具有新颖性,因此在市场上找到类似专利存在很大难度。收益法则是将专利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折为现值后累加来确定专利价值[8-9]。期权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专利价值视为投资机会,利用美式看涨期权的Black-sholes价格公式来计算专利价值,该方法考虑到了市场环境的变化[10-11]。
关于专利价值的量化,国内的许多数据商都推出了专利价值评估工具,具备专利价值打分或估值功能。用户可以利用这些评估工具对检索到的专利数据进行排序、价值展示以及统计分析。目前国内常见的专利价值评估工具有以下几种:北京东鹏资产评估事务所开发的“鹏之翼”专利评估系统、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Incopat全球技术运营平台、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中知云评估系统、北京京港柏鉴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开发的收入分成模型、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JoveEye、保定市大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DPI大为专利指数、杭州慧拾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专利价值评价系统以及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开发的智慧芽专利价值评估系统等。
本文基于Incopat检索到的1985—2018年间所有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探索我国专利数量和专利价值的地域分布特征,为专利评价体系提供新的基础信息[12],也为各地区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对于促进和激励我国各地区专利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1数据来源
1.1数据检索
本研究的数据获取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IncoPat,IncoPat平台由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网罗世界112个国家地区的专利信息,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加工专利数据库。IncoPat不仅为用户提供了简单检索、高级检索等多种专利信息检索形式,而且设置了50余种常用分析模板以及自定义分析选项供用户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专利价值的模糊性、时效性和不确定性[13],专利价值度的评估始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IncoPat利用数据挖掘、迭代优化的方法,创建了一套客观的价值度评价体系,用1~10十个数值对专利的价值度进行度量,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专利价值信息。我们使用IncoPat的高级检索模式,选择中国发明授权专利,将公开(公告)日设置为1985—2018年,共筛选出3143013个结果。
1.2研究方法
第一步:各省市专利数量比率计算与比较。
利用IncoPat平台对检索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选择地域分析模块下的中国省市排名即可得到中国各省市专利数量由多到少的列表,导出表格在Excel中计算各省市专利所占的比例。对于各地市的专利数量,IncoPat中没有现成的分析模板,我们通过自定义分析,选择地域单维度下的“申请人地市”得到地市专利数量列表。
第二步:专利价值度计算。
通过IncoPat自定义分析对检索的数据进行“地域-价值度”二维度统计分析。得到“省市(地市)/专利价值度矩阵”。
表1列出的是各省市在不同专利价值度星级下的专利数量,利用Excel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功能即可计算各省市的专利价值度平均值。Excel计算公式如下:
第三步:分析不同地域对专利价值的影响。
在各省市平均价值度计算的基础上,比较我国各省市的专利数量和专利价值度的差异,展示我国创新水平的区域分布差异性。
2各省专利价值度比较
2.1专利数量分布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表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了全部34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及所占比例。
表2显示,发明授权专利最多的省市是北京,共有专利297593项,占比14.10%。广东以296940项专利紧随其后,所占比例为14.07%。江苏和浙江分别位于第3和第4位,专利数量分别为245164和175716项。共13个省市发明授权专利量超过5万项,3个省市专利授权量所占比例不足0.1%,分别是青海、西藏和澳门,其中澳门专利授权量最少,仅138项。
表中共有6个省市的专利数量超过专利总量的5%,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均属我国东部省市,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庄宇和管述学同样通过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14],证明了专利授权量和人均GDP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2.2高产省专利发展趋势
表2所列数据为1985—2018年各省市发明授权专利的总数,体现出我国专利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但未能体现专利发展的时间分布特征。图1选取了发明授权专利最多的10个省市,以各省市1985—2018年每年的专利授权量作为数据点绘制折线图,可表现各省市在1985—2018年间专利授权量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
图1显示,我国发明授权专利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出现零星的授权专利,但直到2001年专利授权量都在低量徘徊,10个专利高产省市的年专利授权量均不超过2000件,各省市之间实力差距并不明显,国内的专利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从2001年开始至2007年,各省市的专利授权量呈现上升趋势,年授权量稳步增长。从2007年起,我国专利技术高速发展,各省市年专利授权量的增幅显著提高,各省市之间授权专利的数量差距也愈发明显。
图2显示,在2001年至2007年之间,10个专利高产省市年授权专利数量增长缓慢,其中北京以微弱优势领先其他省市。从2007年开始,各省市的年专利授权量增速加快,其中广东、北京和江苏的增势最为迅猛,广东作为经济发达、民营企业聚集的创新中心,其专利授权量逐渐赶超北京并拉开差距。除北京、广东和浙江三个省市外,从2016—2018年各省数据来看,其他高产省市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开始进入了平台期,与2016年之前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台湾的年专利授权量在2007—2009两年间经历较快增长,2009年的年授权专利量超过6000件,2009—2016年专利授权量有起有伏,但波动范围不大,在2016年达到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最大值7186件,此后发明专利授权量出现明显下滑,至2018年专利授权量已降至 3000件以下。
2.3专利价值度比较
图3是全部34个省级行政区的发明授权专利的价值度柱形图,图中详细标明了各省市的专利价值度平均值。专利价值度超过8的省级行政区共2个,价值度超过7.5的共11个。
圖3显示,专利价值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香港,专利价值度平均值为8.25,遥遥领先。广东和台湾分别位于第2位和第3位,专利价值度分别为8.05和7.93。专利价值度排在第1位的香港和排在第6位西藏专利数量比较少,香港的发明授权专利5856项,西藏仅432项,可见这两个地区的专利数量虽少,但质量相对较高。专利数量最多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和广东,专利价值度分别位于第4和第2位。
3市专利价值度比较
3.1专利数量分布
表3是地市发明授权专利的数量列表。表中列出了39个发明授权专利超过10000项的城市,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其名称和专利数量依次排列出来。
表3显示,发明授权专利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共有专利297528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中心,科研资源聚集、创新投入强度大、知识技术成果丰富,发明授权专利数量遥遥领先。深圳和上海分别位于第2和第3位,专利数量分别为152016和150815项,在数量上虽然与北京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和其他城市相比仍占据明显优势,发明授权专利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中,北京和上海是直辖市,深圳是经济特区,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由此可推断发明授权专利数量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相关关系。其他各地市的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均不足7万项。发明授权专利数量超过3万项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共17个,专利数量超过2万的地市共22个。
3.2高产市专利发展趋势
图4选取了10个在1985—2018年之间累积发明授权专利数量最多的地市,以每年的专利产出量为数据点,将各地市的专利发展趋势以折线图的形式绘制出来。
图4显示,1985—2001年间,各高产地市只有少量的专利授权,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2001—2007年,各高产地市的专利开始呈现增长趋势,虽然增幅较小,但趋势稳定;从2007年开始,各地专利发展突飞猛进,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以北京表现最为突出,至2018年,北京市的年授权发明专利超过45000项,数量已超过2007年的10倍。
图5截取了2001—2018年专利发展阶段的折线图,清晰展现出各高产地市年授权专利数量的变化特征。
图5显示,各市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大致区分为三个梯队:北京2018年专利授权量超过45000,遥遥领先,位于第一梯队;深圳和上海2018年专利授权量在15000~20000之间,位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2018年专利授权量不足10000项,包含是城市有杭州、南京、苏州、广州、武汉、成都和西安。自2007年开始,各市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按增长趋势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2007—2012年。这一阶段各地市的专利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各地市在专利数量上的差距逐渐拉开。第2阶段:2012—2014年。各地市发明授权专利增长均出现了平台期,前期增长最快的北京放缓了增速,深圳发明专利授权量出现了小幅度下降,其余各市的年度专利授权量保持稳定。第3阶段:2014—2016年。这一阶段各地市专利均出现暴增现象,北京市表现最为突出,呈现陡坡式增长。第 4阶段:2016—2018年。出现第二个平台期,北京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放缓,苏州专利授权量出现明显下滑,其余各市年度专利授权量变化不大。
3.3专利价值度比较
选取1985—2018年累计授权专利量最多的20个地市,将各市的专利价值度绘制成柱形图(图6),对其价值度进行分析。
图6显示,深圳的发明授权专利价值度最高,数值为8.26,远高于其他城市。发明授权专利价值度排在第2位的是东莞,其专利价值度平均值为7.89。北京排在第3位,专利价值度为7.88。在20个发明授权专利数量最多城市中,专利价值度均超过7,但仅深圳的专利价值度超过8,可见我国专利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到的我国各省市在1985—2018年间所有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借助该平台的专利价值度计算功能,比较分析我国专利数量和价值度在地域上的分布特征,揭示我国专利發展存在的问题,为客观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方向指引,对于促进各地政府制定合理的专利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发现,全国范围来看,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发明专利高产省市集中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明专利价值度与地区经济水平的关系尚不明确,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发明专利授权量少的地区却拥有较高的专利价值度。在各省中,香港的平均专利价值度最高,达到8.25,而香港地区1985—2018年的累计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却不足6000件。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和质量兼顾的两个省市是北京和广东,在数量上北京和广东遥遥领先,在质量方面,两省的专利价值度分别位于第4和第2。在发明授权专利数量最多的20个地市中,深圳的专利价值度最高,达到8.26,与专利价值度排在第2的东莞同属于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可见我国广东地区的专利实力在全国领先。近几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连年保持高速增长,总量虽多,但质量却有待提升。欧美经济学家认为,脱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速的专利数量增长,会引起专利质量的降低[15],如果不控制数量,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专利质量。各地政府应该改变片面追求专利数量的指导思想,引导专利数量增长保持在合理范围,保证专利质量,提高专利利用率,发挥专利的市场价值和技术价值,促进知识产权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刘俊.关于专利泡沫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9): 138 .
[2]张涛,李刚.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及其评价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6(8): 23-26.
[3]白英晨.专利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9(10): 21-23,117.
[4]崔婕.成本法在专利技术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证券期货, 2011(6): 173 .
[5]SHERRY E F, TEECE D J. Royalties, evolving patent rights, and the value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4, 33(2): 179-191.
[6]ARORA A , FOSFURI A , GAMBARDELLA A . Markets for Technology: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Strategy[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4). DOI: 10.2307/4134409.
[7]刘宇.专利的价值评估模型及其修正[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6(3): 24-28.
[8]罗雅琼.我国发明专利价值评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0.
[9]王昕,王静怡.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简介[J].河南科技, 2014(8): 230 .
[10]孙善成.发明专利的期权定价研究[D].吉林大学, 2010.
[11]马俊海,张秀峰.专利实物期权定价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及其改进技术[J].财经论丛, 2011(2): 53-60.
[12]沈露威.我國有效专利区域分布与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13]万小丽,朱雪忠.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科研管理, 2008(2): 185-191.
[14]庄宇,管述学.中国专利产出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分析[J].情报杂志, 2007(2): 105-106,110.
[15]毛昊.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之路:时代挑战与制度思考[J].知识产权, 2018(3): 61-7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atent Value of Provinces/Cities in China
ZHANG Lin1,LUAN Chunjuan2
(1.School of Busines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njin 124221, China;2.Schoo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njin 124221, 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mpare and study the patent value of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so a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patent value and then to make and perfect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Patent value degree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quantification of patent value, the measurement of patent value, and also a basis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patent transfer, investment license portfolio and other patent operations. The IncoP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was used to retrieve the data of all patents authorized by Chinese provinces and cities from 1985 to 2018. With the help of the calculation function of patent value of the platform,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tent value of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innovation level in China were demonstr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invention patents granted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patent value;number of patents;innovation level;region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