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涌泉穴穴位贴敷疗法对手术中病人低体温预防的护理干预及临床研究

2020-02-24车宁赵树源张杨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低体温穴位贴敷涌泉穴

车宁 赵树源 张杨

【摘 要】 目的:探究涌泉穴穴位贴敷疗法对手术中病人低体温预防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书中保暖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的涌泉穴穴位贴敷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对照,观察组患者保暖护理效果更佳,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予以手术患者围术期涌泉穴穴位贴敷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期间低体温发生率,可促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更利于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予以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涌泉穴;穴位贴敷;手术;低体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36-02

有数据统计显示,在手术室准备接受手术的病人中约有50%-70%的患者会出现低体温情况。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出现由多种情况引发,比如麻醉剂的作用,长时间手术等使患者体腔与冷环境接触时间延长、机体辐射散热增加而出现低体温情况;或是手术室的低温环境,静脉输注未加温的液体、血制品,手术中使用未加温的冲洗液,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未进食、皮肤消毒等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情况[1]。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术中低体温可使患者机体耗氧增加、导致术后感染、心率加快、免疫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2]。为此,笔者所在医院以患者手术实际情况为基础,借以希望在不影响手术情况下,于患者术中采取中药热帖外用贴敷涌泉穴,从而解决术中患者低体温症状。本文研究中,笔者以我院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为例,经分组后以患者不同的保暖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方案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并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已排除术前体温已处于异常者、精神异常者等。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有22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6.9±2.8)岁;对照组有23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7.1±3.0)岁。经比较两组基线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以予以组间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术中采取加盖手术铺巾等常规保暖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保暖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帖热敷涌泉穴保暖。操作者,敷前震动热帖数次,待其摩擦温热后敷于患者涌泉穴上,即可自行发热,待手术完毕后取下。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涌泉穴贴敷的皮肤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取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共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级标准。护理效果评定方法为:观察两组术前进行患者体温的测定并记录,术中每20min对患者体温进行测定并记录,术中40min对患者进行体温测定及记录,术后对患者体温的测定记录。术中20 min以内体温恒定为显效,20~40 min体温恒定为有效,大于40 min后体温仍未恒定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t、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技术资料[以n(%)表示],研究结果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4例、6例、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6例、8例、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80.95%。与对照组相对照,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更高,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患者低体温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一般来说,手术室多在术中为患者采取输液加温、电热毯、电吹风等保温方式,而很少有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术中患者的保暖措施[3]。中医学认为,患者术中低体温与其自身气血密切相关,即温煦降低则阴阳失衡,气血不运引发低体温[4]。本研究所采用的涌泉穴穴位贴敷疗法主要运用传统中医经络原理、配合中药方剂加之物理导热原理三联疗法来解决手术病人低体温症状,此方法为纯中医绿色疗法加以中医护理技术配合,安全性高,是一种简单有效、舒适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的中医护理方法。而涌泉穴是足少阴神经之经穴,经此穴位进行贴敷可起到祛除阴寒、壮元阳之效,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气虚情况,加快患者血液循环,进而减少术中低体温情况出现[5]。对于临床医学来说,热帖穴位贴敷法进行术中预防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说是临床医学新的体验与提升,开拓了手术室护理的新思想、新理念。作为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该保温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使药物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作用。目前,临床已有采用涌泉穴穴位贴敷来改善术中患者低体温情况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与本文研究结果相近,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行常规保温措施的对照组相对照,行涌泉穴穴位贴敷的观察组患者保暖护理效果更佳,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涌泉穴穴位敷贴可用于术中患者保暖,并具有一定疗效。

综上所述,予以手术患者围术期涌泉穴穴位贴敷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期间低体温发生率,可促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更利于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予以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锐,马郑萍,张丽平,谢圆.中医护理在阳虚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低体温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5,28(03):127-129.

[2] 朱雁珍,周平,何碧珍,胡肖萍,邓金霞.涌泉穴艾慈灸穴位贴敷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低体温恢复护理观察[J].新中医,2015,47(04):307-309.

[3] 刘淑凤,邵兵.手术期间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0):230-231.

[4] 刘兴平.手术室患者低体温预防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2):69-70.

[5] 刘秀丽.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5):66+70.

猜你喜欢

低体温穴位贴敷涌泉穴
常按涌泉穴等于补肾
药敷涌泉穴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治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