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歌善舞白马人
2020-02-24程林盛
程林盛
“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这是《史记·西南夷列传》对白马人的记述,被认为是有关白马人的最早记载。今天,白马人自称“贝”,即“番人”之意,也有人称其“达布人”,主要分布于甘肃省文县白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交界的岷山东端摩天岭一带。他们保留和传承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习俗。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白马语,但没有文字,其民族历史依靠口耳相传。大部分白马人会讲白马语、汉语、藏语,使用汉字,信仰太阳神、山神、火神、五谷神等自然神,家中供奉祖先牌位。他们的生活区域位于岷山深处的高寒山区河谷地带,高山林立、森林密布、水源丰富,多以农耕、畜牧、狩猎、采集为生。
族源说
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白马人这一群体被定为藏族,但学界对这一界定存有歧异。学界观点大致有三种:“氐人说”“羌人说”和“藏族分支说”。
氐人说 这一观点认为白马人是历史上古氐族的后裔,依据多源于古代文献的记载以及今昔白马人的生计对比。古氐族分布于甘肃省中南部的渭水、西汉水、白龙江流域,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自冉,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北史·氐传》载:“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唐代杜佑《通典·州郡》载:“武都郡武州,古白马氐之国,西戎之别种也。”现今,白马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玉米、荞子、洋芋、豌豆、大麦、燕麦等,火麻为主要经济作物。他们织麻布、穿麻衣,饲养牛、羊、猪、马及鸡等家禽,以猪为最多,习俗多与氐人有关。
羌人说 这一观点认为白马人是古代“宕昌羌”的后裔。古羌族分布在青海省东部的河曲及其以西、以北等地,主要从事牧业。达布人这一群体,从其语言学特征上看是汉藏语系古羌语支宕昌语属下的一个小支。达布人保存了羌族的语言和部分旧俗,被认为是古羌语的活化石。因此有人主张被称为达布人的白马人是羌族的后裔。
藏族分支说 这一观点认为白马人是唐蕃失和后“八年战争”时期的一支吐蕃军人的后裔。“白马”藏语之意为“藏兵”。相传6世纪时,吐蕃的东征大军与唐朝的部队在九寨沟一带相遇并发生战斗。激战后,吐蕃的军队以胜利告终。但打了胜仗的队伍并没有跟随大部队继续前进,而是就地留守。东征结束后,大部分士兵相继被召回故乡,但这支队伍却没有接到任何回家指令,被永远地遗忘在这片异乡土地上。他们为记住“藏兵”身份,给自己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白马”,且代代相传,永世不忘先祖。
不过,区别于上述人文社科方法论证其族源观点的是,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2012年的“人类基因地理”研究项目组,采用分子人类学的自然科学方法所得的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对白马人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检测,发现白马人的Y染色体是D型,而D型 Y染色体是一种极为古老的类型,在整个东亚地区,仅有此例。综合历史资料分析后认为,白马人应是东亚最古老部族,其祖先应源自氐人。
民居与饮食
白马人居住的传统民居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由于居住在树木繁茂的山区河边,其民居建筑用材主要是木材。这种住房依山而建,以原木成架,垒土为墙,然后以杉木板为原料建成斜坡分水形的屋顶,即呈“人”字形,上盖青瓦,因此叫“杉板房”或“瓦房”。
白马人的这种民居大多为三层结构,一般上层堆放粮食和祭祀,用作储物间和祭祀场所;中层住人,有卧室、堂屋以及厨房等,是全家休息、进餐、聚会的地方;下层圈养牛、羊、猪、鸡等禽畜。在中层堂屋中央,会有火塘,背向大门时,一般火塘左边居坐男长者,右边居坐客人或女长者,背门的这一侧是晚辈居坐的地方。白马人的这种民居建筑格局,大约从汉代开始就有文献记载。他们一般以宗族为单位聚寨而居。
白马人的饮食也有自己的特色,以小麦、玉米、黄豆、大麦、燕麦、青稞、荞麦、洋芋、土豆、老腊肉、野味为主。一日三餐,“早搅团,午干馍,晚杂面”。他们喜欢吃的杂面就是用燕麦面、小麦面和黄豆面混合而擀制成的面条、面片或做成饼在火塘里烤。荞麦面条也是白马人喜欢的面食。其中最具特色的待客之菜就是“手抓猪排”,白马人招待至亲至尊的人时,才会做这道菜品,并辅以青稞酒。另外,还有一道白马地方小吃叫“洋芋糍粑”,选取上好的洋芋,淘洗干净后放在锅中加水蒸或煮熟,去皮,待凉温后将其放入木槽中反复捣砸,直至细腻黏稠时再加入当地特有的酸菜浆水食用。
另外,在饮食习俗中,白马人一般忌吃狗肉、黄牛肉,因为在他们的传说中认为,是狗向上天祈求才给人们留下小麦等粮食,而黄牛常年为人们耕作,十分辛苦,为了表达对它们的敬意,认为吃它们的肉是很不道义的。
沙嘎帽
白马人的服飾有别于藏服,多为以白、黑、花三种袍裙为主的麻布长袍。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头饰。白马青年男女都佩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其上缠绕红、蓝、黄、紫色线,垂飘在帽沿之外,帽顶前端有一簇锦鸡颈羽装饰并插白色雄鸡尾羽,是为白马人的标志。男子插一支挺直的羽毛,寓意心要直、人品要好;女子插两三支弯曲的羽毛,象征美丽。这顶帽子被白马人尊称为“沙嘎帽”,并且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白马人经常受到官兵恶匪的骚扰。有一次,官兵又来袭击,被逼上绝境的白马人携带砍刀弩箭,奋起反抗。可是终因寡不敌众而被迫远徙,经过长途跋涉,钻进深山老林的一个山寨。尾随而来的官兵将山寨包围得水泄不通,但却始终无法破寨。坚守了三天三夜之后,第四天夜里,白马人疲惫不堪进入梦乡。这时,官兵偷袭山寨。在这生死关头,寨子里的一只大白公鸡猛然登高长鸣,高亢的鸡鸣声唤醒了白马人,他们奋勇反击取得胜利。为表达纪念和感谢之意,白马人从此戴上了插有白鸡翎的沙嘎帽,并世代传承。
关于沙嘎帽的制作,大体需要七道手工程序:第一道工序是弹羊毛,第二道工序是撒面喷水,第三道工序是擀毡,第四道工序是套帽规,第五道工序是擦白,第六道工序是绣花,第七道工序是修饰。这样,一顶沙嘎帽就制成了。戴的时候,男子多斜戴、女子多正戴。
火圈舞
在长期的原始生产生活中,白马人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娱乐节庆庆祝形式,其中火圈舞就是代表之一。
火圈舞,又称“圆圆舞”,白马语称“呆舟”,这是白马人最喜欢的一种集体舞蹈。有诗“黄发白首齐醉舞,携手踏歌程复程”,讲的就是火圈舞。火圈舞的最早雏形,是为了消解守卫白马人营地安全的人们的疲劳而产生的。白马人常以山头为营,点燃篝火,以防袭击。为消除疲劳瞌睡,白马人通宵达旦地以歌舞自娱,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之后不断演变成为今天这种纯粹的节庆娱乐形式。
舞蹈一般会选在比较宽阔的场地,然后全村男女老少手牵手、肩并肩连成大圆圈,圆圈中央放置篝火。届时,全村人手拉手、肩并肩,连成一个大圆圈,围着熊熊的大火且歌且舞。大家边舞边唱,男女声交错,气势磅礴,声调时而高亢粗犷,时而婉转悠扬。一段曲目之后,会转动一个方向,这时舞步速度时缓时快,走步滑步相兼,身体一并随脚步起伏摆动。火圈舞将白马人对“火”与“舞”的理解融合为一体,篝火越旺,气氛越热闹,人们越开心。
池哥昼
白马人能歌善舞,他们将传统习俗、自然崇拜融入到生动的白马舞蹈之中,以代代口传心授的方式将白马文化传承。其中集大成者就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傩舞“池哥昼”,被誉为人类民俗学的活化石。
“池哥昼”也叫“跳曹盖”,“曹盖”“池哥”是藏语音译,为“面具”之意。不同地方的白马人起跳的时间有差异,但一般都是集中在正月比较多。如平武白马藏区多于每年正月初六举行,而最为隆重的地区是甘肃省文县,一般在正月十五开始跳,正月十七结束,这是白马藏区最重要的节日。古时多在晚上跳,舞者佩戴面具,身穿不同扮相的服装,以夸张的舞步来展现对自然神的崇拜,旨在祭祀神灵、驱鬼辟邪、祈福纳祥,因其舞蹈形式多模仿各种动物而成,故被认为是“百兽率舞”的遗存。
每年正月十二前后,白马人各村寨由族长召开村民会议,共同商议部署池哥昼活动事宜,并确定“跳手”表演者以及待人等事项。正月十三前后,全寨老少身穿白马盛装,池哥昼舞蹈队在族人的帮助下穿衣装扮,佩戴配饰和面具,扮成“池哥”“池母”“志玛”“猴娃子”等模样。
池哥共四人,即池哥四兄弟,他们是舞蹈队中的主要角色,象征白马人的祖先神。四兄弟头戴青面獠牙、插锦鸡翎的木雕彩绘山神面具,右手握牛尾拂尘,左手执钢刀,身穿羊毛祅,足蹬一双牛皮靴。
池母共两人,是池哥四兄弟的两个媳妇,由男士扮演,头戴慈眉善目的木雕彩绘面具。
志玛夫妻,脸部抹鍋底灰,身披破衣烂裳,走在舞蹈队伍最前面。
猴娃子是志玛夫妻的孩子,跟在池哥昼队伍的最后面,由村寨里的孩子扮演,满脸彩绘,都是机灵鬼。
准备就绪后,在屋里举行仪式,由炮手在屋外对空鸣放三声“三眼铳”,表示一年一度的池哥昼活动正式开始。在三声震天响的三眼铳过后,“咚咚嚓、咚咚嚓……”的乐队声响起,一支九人舞蹈队开始边走边舞动起来。身着白马盛装的村民跟随舞蹈队唱着白马民歌,一路相随。他们先到村寨广场围着篝火,手拉手跳起火圈舞,然后围着村寨边走边跳绕行一圈后,从寨子最高处开始,由东向西、自上而下,挨家挨户地欢跳,为村民们驱鬼除恶、消灾辟邪,喜迎新年吉祥。整个场面古朴奔放、庄重热烈,既有神秘感又有娱乐性。
池哥昼活动结束的深夜,全村男女老幼护送池哥昼舞蹈队向西前往祖先相传的圣地,池哥、池母、志玛等扮演者取掉面具,摘下锦鸡翎。众人拿香纸,面向西跪拜叩首,呼唤神灵,祈求新的一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村寨安宁。白马人会把面具、服装、道具等物品悉数收藏、精心保管,待到来年再请出。这种面具舞对于白马人而言,既是舞蹈,又是神圣的祭祀活动,平时是不会轻易拿出面具跳舞的。
白马人在岷山深处、涪江源头生生不息,创造了古朴独特、善良淳朴的文化,并以其坚强的毅力,不断保护和传承着属于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