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之问”下的军校人才培养

2020-02-24李云姿

科技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管理

摘 要:军队院校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为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文章以“钱学森之问”为引,针对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从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军队院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管理;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席卷而至,科技革命推进着历史进程,当变革的浪潮兴起,国家与军队应当顺势而上,跟上时代步伐。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1]。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保留、使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努力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1]。军队院校是强大的后备力量和人才储备库,然而,当前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能力储备与部队的现实需求及“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005年,钱学森院士感慨道:“現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钱老问的不只是地方院校,军队院校同样急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模式。军队院校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它要提供高等教育、培养人才,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它是军事单位,要满足军队提出的人才需求。改进培养模式,才可为我军建成一流军队输送一流的军事人才。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钱老提到的人才,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的内在特性体现在:创新源自现实,是对现实的批判与继承;创新是源自视角、思维的创新。而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它把教育看作是学生的一次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吸收自主选择学习他们需要的知识经验,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2]。想要解答钱学森之问,提升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建立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模式和方案。科学正确的理念,才能保证合理的行为。军队院校需要着眼使命任务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学生教育管理,坚决摒弃简单的封闭式、强制性管理模式,在充分尊重学员、相信并理解学员、关心学员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大激发其科研积极性。

树立因材施教理念。军校学生在成长背景、学习经历、性格方面有较大差别,研究生学员的生源还有军校直读生、国防生、在职干部等的区分。作为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思维活跃、富有激情、略有叛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较快。军校整齐划一的框架式管理模式和较为封闭的环境,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节奏和个人兴趣发展,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准确把握这些实际特点,转变管理观念,认识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某种角度上讲,提高教育管理质量,表现为管理方法上的柔和性和差异性,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员求知、成才、进步的需求,不断增强教育管理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管理,用真诚取得理解,用情感获得支持,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与潜能[3]。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军校毕竟是军事单位,要培养革命军人,军校学员首先是一名军人,必须以军队的条令条例为准则,严格落实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军校学员也将成为一名军官,在依法治军、遵章守纪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从思想、作风、纪律、生活上严格守纪,才能培养出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新型高层次军事人才。因此,所有管理模式,都不应突破法规条例的大框架。

队干部在学员价值观养成和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建成一流军校,培养创新人才,拥有一批在部队摸爬滚打过,会指挥,懂军事的队干部非常重要。西点军校半数以上的教官来自作战部队,不定期便会轮换更新,保证教学节奏跟得上部队情况,学校还会聘任退役军官和军士长等外国军人来校任教。在法国,戴高乐总统、勒克莱尔元帅曾经都在圣西尔陆军军官学校当过教官。我军院校可以学习外国军校做法,慢慢解决学校同部队一线军官人员交流不够顺畅即时的难题,吸收新鲜人才,为学校补充优秀的管理型队干部,传授经验,为学员提供最直观的教育。

三、选取合适的教育方法

(一)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对接

部队院校教育要聚焦实战、部队靠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是院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习主席关于治军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针对军队院校科研方面指出:“强调紧贴实战、服务部队,使科技创新同部队建设发展接好轨、对好焦。”军队院校教育,应当树立教学为了作战、教会学生作战的办学理念,跟上部队的节奏、清楚部队的需求,营造精武校园氛围。

院校的学术氛围浓厚、科研人才众多、科研创新底蕴厚实、有最新鲜的科研苗子,而部队有着实战列装武器装备、充满鲜活的军事实践和浓厚的战斗气息。若院校和部队碰撞结合,院校提供创新的方法和基础,部队提供现实的例证和平台,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优秀的军队创新型人才[5]。部队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学习,切实感受部队训练,最直观的了解到部队的任务需求,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做出创新成果。院校机关干部与老师同样应当不定期去一线部队调研学习,了解最一手的信息,学习部队的实践经验,将所见所学引回院校,为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方向[5],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对部队有意义的创新成果。

(二)建立复合型教员队伍

习主席关于治军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针对军队院校队伍建设时指出:“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员是院校培养人才“生产流水线”的操作者,教员队伍的转型是实现院校教学转型的必备条件。他们既是理论的研究者、教学的实践者,又是学习的导向者。经过多年的积累,军队院校已经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但是对于实战化要求,可以再适当加强教员队伍的复合型。因为非复合型教员队伍难以培养出复合型指挥人才。教员队伍建设转型,就是要建设“不求名册所有,只求育人所用”的校外兼职教官、兼职导师和兼职校外辅导员队伍,从教学力量上保证院校教员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复合,构建人教能力、实践经验与学术水平兼备的学习型教员队伍方阵[5]。为培养创新人才,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与部队的项目合作之机,聘请一线专家能手,为学生讲课教学,做兼职导师,传授一手的实践知识,宣传部队文化。

(三)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国际化新型军事人才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军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当至少具备以下特点: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军校学员身处环境相对封闭,这一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员的创造热情,我军院校可以通过与国外知名的大学、特别是外军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输送大批优秀的学员出国交流和受训,拓宽国际视野,了解重大的國际军务,掌握在国际社会环境中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学方面,双方互派教研人员到对方国学习,通过深入了解国外教学方式,吸收好的经验,查找自身存在不足,迅速更新我们的知识领域、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加快我们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6]。

(四)开展智慧型教育

军队院校与地方高校同样存在着“积累知识有余,开发智慧不足”的问题[7]。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不仅仅要传授学员知识,关键是培养学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不断地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够锻炼学员的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应用互联网和“慕课”等高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知识信息来源,打通交流平台,培养学员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组织经典文献研读讨论会,站在学科现有发展之中,看经典开山文献,观近年热点讨论,让学员置身于海阔天空的知识发展中,培养科研意识精神。钱老当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职时,鼓励开展科学文献讨论班,众人各抒己见,领会每篇文献的精华与智慧,梳理理论发展的脉络走向[7],这对科研人才的智慧开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才集聚,助力改革创新加速推进[N].解放军报,2016-3-16(5).

[2]赖天恩.“钱学森之问”下的大学人才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7(32):86-88.

[3]刘杰.对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空军院校教育,2015,27(4):53-55.

[4]周雷,徐代忠,张会如.试论世界一流军事院校建设之路[J].中国军事科学,2017(1):24-33.

[5]吴刚.军队院校教育改革重在观念更新[J].海军学术研究,2016(1):69-70.

[6]谢茜.培养国际化创新型航天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2):134-135.

[7]樊蔚勋.解读“钱学森之问”——从培养杰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谈起[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13(1).

作者简介:李云姿(1992-),女,汉族,陕西岐山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管理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