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东巡祭祖那些事儿
2020-02-24闫若思
闫若思
祭祀先祖是一项始于商朝而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活动。现代民间通常于春节期间进行祭祖,有的在家里祭拜,有的在祠堂祭祖,还有的前往墓地祭祖。具体祭祖的细节依照各地习俗存在着差异,然而祭祖的重要性却从未改变过。事实上,对于古代帝王来说,祭祀祖先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在清朝皇帝祭祖活动中的体现尤为明显。有清一代,清帝出关祭祖11次,笔者今天就给大家讲述清帝东巡祭祖的历史往事。
缘起顺治的乡愁
《清世祖章皇帝实录》第七十五卷中记载顺治皇帝曾于顺治十年(1653)五月时首次下谕三院:“朕仰承天眷,统一区宇,深惟我太祖武皇帝肇造艰难,太宗文皇帝大勋克集,诞祜朕躬,以有今日。自登极以来,眷怀陵寝,辄思展谒……”
此时的顺治皇帝离开自幼居住的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已有10年之久,经常因思念先皇和故乡而寝食难安,对父亲和故乡的怀念使顺治皇帝提出回盛京“躬谒山陵、稍展孝思”的预想。
次年七月,顺治皇帝再次下谕礼部希望择吉日东行,然而这次出行计划因顺治九年到顺治十一年(1652~1654)间直隶地区连年水灾和南征大军尚未班师回朝而一再推迟,最终未能成行,只得“俟他年有暇再行展谒”。谁知“他年”竟成永别,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皇帝驾崩,未能东巡盛京祭祖成为他短暂生命中的遗憾。
关外祭祖的“起承转合”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康熙皇帝在18岁那年,即康熙十年(1671)九月,正式启程东巡。这是一次较为简陋而仓促的行动,刚刚肃清鳌拜集团、废除辅政大臣制度的康熙皇帝于九月初三出发前往盛京东巡祭祖。九月十九,康熙皇帝抵达盛京,当日上午,康熙皇帝到福陵进行拜谒。九月二十二对昭陵进行拜谒,同时又派遣随行官员前往位于兴京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西老城村)的永陵进行拜祭。祭陵结束后,康熙皇帝原定继续北行,巡视边境,然而因为“三藩”之乱不得不提前返京,匆匆结束了第一次东巡祭祖活动。
康熙皇帝第二次东巡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早春二月。此时的康熙皇帝已经平定“三藩”之乱,实现了全国统一。为向祖宗报喜,第二次东巡祭祖的计划被确定下来。与第一次的匆忙不同,此次东巡声势浩大,随行者除王公大臣、八旗官兵外,还有8岁的皇太子胤礽。这次行程除了拜谒祖陵外,还在多地巡狩围猎,并于五月返京。
康熙皇帝第三次东巡是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此时的康熙皇帝正值壮年,御驾亲征噶尔丹,成功平叛。为了向祖先告祭,年届45岁的康熙皇帝于七月二十九从京师启程.在吉林境内,康熙皇帝进行了多次围猎活动,并在巡视期间即兴赋诗《松花江网鱼》。吉林巡狩结束后,康熙皇帝车驾南下,于十月十三至兴京永陵告祭,三日后抵达盛京,并亲自到福陵和昭陵进行祭祀。这次东巡是整个东巡史上耗时最长的一次。
承接康熙皇帝东巡盛事的人是雍亲王胤禛。清代,唯有雍正皇帝在登基前进行过盛京祭祖的活动。康熙六十年(1721),年事已高的康熙皇帝特派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率皇子皇孙东巡盛京祭祖,由皇子祭昭陵,皇孙祭永陵。有关这次祭祖的文字记载不多,一些细节已经无从得知。
到了乾隆时期,清帝东巡祭祖活动的规模到达了顶峰。乾隆皇帝一生东巡四次,分别是在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四十三年(1778)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和康熙皇帝不同,乾隆皇帝的祭祖之旅并非完全出于以汇报功绩为目的,更像是在向他的祖父康熙皇帝致敬。因此,乾隆皇帝的四次东巡排场更大,礼仪也在康熙时期的定制基础上更加详尽。乾隆皇帝东巡时的活动很多,在他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巡时,正值壮年的乾隆皇帝在出关前进行四次狩猎活动,出关后又在蒙古哲里木盟多次行围。除了例行联络蒙古贵族,喜好风雅的乾隆皇帝也在东巡途中屡次题咏、吟诗作赋,并在首次东巡时留下了日后震惊世界文坛的《盛京赋》。除此之外,乾隆皇帝东巡期间也多次题写匾额、楹联,如“泰交景运”“紫气东来”是为取其祥瑞之意,祈盼龙兴之地庇护大清帝国。至此,清朝的封建统治达到了顶峰。
随着1795年乾隆皇帝退位,清帝东巡进入了嘉庆、道光阶段。
嘉庆皇帝一生东巡两次,分别是在嘉庆十年(1805)和嘉庆二十三年(1818)。为了效仿先祖,嘉庆皇帝的两次东巡都安排在镇压农民起义之后。嘉庆九年(1804)九月,川楚白莲教乱被平定,持续了9年的农民起义以失败告终。以此为由,嘉庆皇帝于嘉庆十年(1805)七月出行盛京,举行谒陵典礼。第二次东巡也是在镇压了嘉庆十八年(1813)的天理教起义和嘉庆二十二年(1817)的高罗衣起义之后进行。虽然嘉庆皇帝尽可能维持皇帝巡狩的排场,但此时腐败的清政府已经因为长期的农民起义而受到重创,无力再维持这种皇家的体面了。
道光九年(1829),道光皇帝出巡盛京,拜谒祖陵。这是清代皇帝最后一次东巡,此时国内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程度,大清的国运由盛转衰。至此,清帝的东巡祭祖活动正式落下了帷幕。
皇帝也得三跪九叩
礼制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封建统治而将人划分等级的工具,在西周时期真正成熟。依照《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礼仪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其中,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都包含在吉礼当中。清朝的祭祀等级有三,分别是大祀、中祀和群祀。大祀须由皇帝亲自主持,中祀、群祀可派遣贵族、官员代祀。
封建礼法是宣扬自身正统的重要工具,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清朝统治者制定了详尽的礼乐制度,《大清通礼》《续纂大清通礼》《皇朝礼仪图示》等书都对这些制度进行了记载。按照礼法规定,即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天子也不得不在祭祀先祖时三跪九叩。
清帝谒陵仪式主要分展谒礼和大飨礼两种礼仪。
展谒礼又称谒见礼,即见面礼。展谒礼在宝城墓地举行,包括行礼、祭酒、举哀三个步骤。仪式举行时,皇帝面向正北处宝城站立,于石祭台正中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皇帝起身至石祭台东侧,行三祭酒礼。行三祭酒礼时,皇帝需再次跪下,双手接金爵向宝顶高举敬献,敬献一次便叩头一次。礼毕,皇帝再次起身,面向西方举哀。仪式完成后,再由礼部堂官引导出隆恩门,乘步舆返回行宫。
大飨礼即供献礼,包括供祭品、奠酒、读祝文等。大飨礼通常于展谒礼之后的第二天在隆恩殿举行,依旧由皇帝主祭。大飨礼的行进路线与展谒礼相同,分成上香、三献礼、送燎、望燎四个步骤。皇帝需在上香和三献礼后行三跪九叩礼。礼毕,礼官将彩纸、金锭等送入焚帛亭分化,皇帝在月台望燎。之后,皇帝在石祭台前再向宝城祭酒、举哀。全部仪式完成后再返回行宫。
觥筹交错告成礼
依照规定,完成谒陵礼后需要行告成礼。
告成礼,即在陪都宫殿举办宴会和庆典。康熙时期,礼成后常在回北京后于太和殿行告成礼;乾隆时期,则直接改在盛京的崇政殿和大政殿举行庆典。参加告成礼的人员除了东巡随驾的王公大臣外,还包括盛京当地官员、“退休”八旗高官、三陵总管官员等。
宴会当天,皇帝召见八旗封疆大吏和80岁以上的八旗老人并亲自赐酒。席间皇帝会对参与人員进行赏赐,宴赏物品包括各种贵重衣袍、绫罗绸缎、金银鞍饰、刀具、银钱等。
宴会上的食物多以面点甜食为主,使用大量的面粉、苏油、鸡蛋、蜜等食材。乾隆时期的筵宴活动更加隆重,宴会当天需奏乐,饮宴期间有乐舞助兴。宫廷筵宴上的舞蹈多为满族舞蹈,分作文舞和武舞。文舞又叫喜起舞,武舞又名扬烈舞。除此以外,还有杂耍、“善扑”、“角抵”等节目作为余兴。其中善扑自清朝入关以前便是喜庆宴会中的表演项目,入关后也保留在宫廷大宴中。善扑需选八旗勇士中精练之人组成善扑营,在宴会上展现技艺或是和外藩角力,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宴会余兴节目。
宴会之后,参与人员向皇帝行三叩头礼。待皇帝乘舆回宫后,官员才可各自散去。至此,为时数天的祭祖仪式正式完成。
祭祖背后的帝王心术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又是祖宗的陵寝所在,满人入关后一直对故土抱有特殊的情感。清帝回东北祭祖,在思念故乡、祭祀祖先陵寝之外,还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顺治时期,沙俄势力不断进犯我国东北边境,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边境安全造成了巨大困扰。清帝东巡谒陵时,需要巡视边境和沿途布防。除此以外,康熙皇帝还在东北制定了三项政策:移民实边,保证军事后备力量;驻军屯垦,降低人力粮草损耗,缩短钱粮周转时间;营建水师,防备沙俄水上侵略。
在这种严密的军事布防下,清兵于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胜利。1689年9月7日,中俄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约定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来往,通商贸易。
清帝东巡时曾多次途经蒙古,与蒙古贵族联络感情。清帝必须和蒙古贵族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巩固边防,维护统一。随着康熙时期国内叛乱渐平,这层政治目的渐渐弱化。到了乾隆时期,东巡祭祖被赋予了“敬天法祖”思想的含义。通过强化礼制和提高儒学地位,清代统治者向士人表明清政权的正统统治,以维护国内的稳定。
在清朝276年的国祚中,清帝共计进行了11次东巡祭祖的活动。从政局动乱到盛世太平,最后风雨飘摇、黯然收场,东巡祭祖见证了这个王朝泰半的兴衰。“匆匆七日旧宫停,月晖旋骖不尽情。屈意西行循往制,回头东望恋陪京。”在结束了两个月的东巡之旅后,道光帝于1829年留下了御制诗《九月三十日盛京留别》。而当时写下这首诗的道光皇帝到底是何心情,如今已经无人能够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