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的新路径研究
2020-02-24薛洁
薛 洁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9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把“互联网+”行动计划提上日程,依靠“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应对和解决新形势下的扶贫攻坚工作,这成为加快脱贫的助推剂,也是我国可持续脱贫的新路径。
一、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审视
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在具体的扶贫过程中,每个贫困地区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
目前,我国人民基本上解决了生活温饱问题,但仍然有部分相对贫困人口存在。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地域面积广。从沿海到内陆,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沿海相对内地来讲,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而内地因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同时,每个地区致贫的因素又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各地区的贫困状况不一。由于对人口的管理缺乏动态监管,经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部分人口确实贫困,因为这部分人口没有纳入贫困数据管理库,没有建档立卡,识别不到位。又比如,部分已经纳入到贫困人口的农民,因政策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脱贫,由于没有数据对其进行动态管理跟踪,这部分已脱贫的人口依然享受着扶贫补贴,占用扶贫资源。由此可见,传统的贫困人口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缺陷,这加大了贫困人口的识别难度。
(二)产业结构单一
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多重因素制约,导致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其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种植较为单一。我国贫困地区大致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山区、革命老区以及其它相对贫困的地区。无论是贫困的山区,还是落后的革命老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缺乏特色的产业。大都是以农业资源为主,而农业发展状况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高质量的农产品后劲发展不足。除此之外,第二、三产业在贫困地区的发展更是寥寥无几。山区不能发挥山地优势,应该将山区的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一些红色革命老区的红色革命旧址,因保护不完善而遭到荒废,没有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总之,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进而导致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完善。
(三)受教育程度低
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口总体来讲受教育程度较低,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与大都市相差甚远,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贫困地区出现精神贫困。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紧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紧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自然条件恶劣。这些贫困地区的工资水平也比较低,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贫困地区就业。二是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闭塞,一些大城市的教育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贫困地区由于缺乏网络无法做到与大城市信息共享,对于相关教学课程经验的实践具有滞后性。从这两个方面来讲,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四)医疗条件落后
国民的健康关联着小康,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即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命运,进而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最近热播的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从侧面揭露了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很多病人因吃进口药把家吃穷,最终吃不起药只能等死,而贫困地区出现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因病致贫。尤其是在大山深处的贫困地区,甚至一个行政村都无法完全配备一名乡村医生,并且村民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看病报销的政策很难掌握,更谈不上有效利用。同时,贫困地区的医疗设施条件落后,村民一旦遇到大病,必须到相对规模大的医院去看病,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大城市中拥有的三甲医院动辄数十所,许多高端的医疗人才就职于这些三甲医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城乡医疗资源配备不均衡在贫困地区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精准扶贫出现问题的归因解析
在扶贫过程中因错综繁杂的因素存在,出现许多的问题。精准分析贫困出现的原因,可以为精准施策打下基础。
(一)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缺乏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扶贫对象缺乏动态管理机制,致使扶贫工作中走了很多弯路。很多地区扶贫对象的档案存在不完善现象。例如,从贫困户的申报、贫困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最后的脱贫时间等各个环节都要完整系统地记录在册,并且使档案管理规范化,定期对档案中贫困户生产、生活、经济收入等信息进行更新。然而,各级政府在扶贫工作过程中,对于贫困户的管理缺乏全面的管理。在贫困对象确认过程中,政府有时候在实地调查后,没有进行档案更新。近两年来,扶贫工作成为一场攻坚战,由于前期的档案没有做好,需要补录档案信息,好多人称所谓的填表扶贫,就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填表、补录档案上。这足以折射出各级扶贫工作过程中缺乏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
(二)产业结构不完善
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山区农村,这部分地区的产业发展比较单一,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发展不完善有多重原因交错所致,一是贫困地区缺乏先进农业技术,这些地区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依然是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的农产品仅仅够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而一些密集型、高精端的农产品少之又少。这导致贫困地区农产品出现了供给不平衡,低端的农产品过剩,高精端农产品缺口很大的现象。二是第二、三产业缺乏发展滞后。在好多贫困地区几乎找不到第二产业的存在。一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尤其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因交通不变等因素,吸引不了外来的游客,旅游资源的价值不能充分挖掘出来。总之,这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的境况不容乐观,总体情况是第一产业发展落后,后劲不足,第二、三产业几乎无发展。
(三)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
“看得起病、住得起院 ”,这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心声。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病致贫成为众多贫困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原因。“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反映出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首先,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集中大城市的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上大下小”带来的结果是:尽管国家医疗投入不断加大,而群众的切身感受依然是“看病难”。二是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差异。从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就在城镇和乡村之间实行了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的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缴纳制度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农村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真正意义上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几乎达到100%,看病报销时与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报销制度差别还是很大。
三、“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的新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到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有效成果,尤其是在互联时代与疫情背景下,更应该顺应和利用这一大背景,找到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一)“互联网+动态管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化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起点。”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若将互联网运用到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精准识别帮扶对象,进而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有效性。利用“互联网+动态管理”就是将贫困人口信息建立一个数据库,实时在互联网上更新和追踪贫困户的情况,对于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年终时通过大数据系统总结帮扶的实际进展进行总结。例如,一些贫困户因得到好的政策得到扶贫后,贫困户的级别由特困更改为一般贫困。互联网+动态管理可以做到“精准到村到户”,即精准识别到户、结对帮扶到户。这有利于实现高效有序的动态调整,进而保证扶贫攻坚精准无误。同时,落实总书记在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提高收入。
(二)“互联网+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互联网+产业”的扶贫模式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摆脱贫困地区单一的产业结构。在贫困地区,我们会发现一个共性现象:农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三产业发展更是零基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要想农村的经济发展上去,就必须搞好农村的经济。第一,引进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和拥有先进技术的人才。改变农业生产模式,生产出高精端的农产品,让生产出的农产品成为当地的特产,销往全国各地。第二,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按照总书记讲话的要求: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人口就业。把企业建到家门口,发挥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农忙时进行农业生产,农闲时到工厂上班,这就为当地人们增加了经济收入来源。第三,发展旅游产业。贫困地区有部分红色革命老区,这些革命老区大都处于山区,因交通不便、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和开发,造成红色旅游资源浪费。要引进旅游产业和旅游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随着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本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三)“互联网+医疗”: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互联网+医疗”不同于传统的医院就医模式,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国家卫生部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能够弥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缺陷。贫困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人们享受不到先进的医疗资源。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为载体,即使远在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医疗信息查询、建立电子档案、在线疾病咨询、远程会诊等多种类型的健康服务。精准扶贫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找到需要扶贫的对象;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讲,利用互联网接受预防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医疗给人们提供了较好的医疗帮助,它来的潜力不可估量。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的冲刺期,疫情加大了脱贫攻坚如期完成的难度。为此,我们必须借助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思维模式,战胜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政府不仅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更需要扶贫对象自身投入到扶贫过程中来,提升个人能力,发挥互联网+在精准扶贫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实现全国人民同享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