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措施
2020-02-24薛鸿
薛 鸿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 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矿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提高,然而传统的矿产开采模式未能重点关注矿产地区的地质环境,使得地质危害时常发生,抑制了社会经济与环境体制的发展。现阶段,如何有效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存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大矿山企业以及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引发地质灾害。目前,我国由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包括矿井突水、地面沉降等,这些灾害往往发生于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床、铜和铁等金属性矿产资源矿床之中,容易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矿产地区的矿床资源的开采,为其地质环境治理带来阻碍。
(二)破坏地下水源。在实际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开采行为导致矿山地区地下水均衡系统遭到巨大破坏,不仅影响地下水质量还影响地下水位。目前已出现部分地区水位下降到数十米的情况,使得这部分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进而影响该地区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农业等产业的发展。
(三)土地占用毁坏。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占用的土地面积近362万公顷,其中由于历史遗留或者责任人灭失所导致的废弃矿山面积约有230万公顷;开发中的矿山占地面积达132万公顷[1]。其中大部分的土地占用损毁是由不合理的开发所导致的,因不合理开采而导致土地大面积流失的情况也不再少数。
(四)地表地貌破坏。总体而言,全国范围内露天矿场数量较多且具有覆盖面积广的特点,这就容易导致在实际的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山体或者其他自然景观等地表地貌造成破坏。例如露天矿产或石材在开采前,需要对其山体周围的表土进行清理,达到山体表土与矿体剥离的目的,但这就容易破坏矿山表面土壤和植被。另外,在矿山开采或石材加工、运输阶段,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影响周边地区植被的生长。若矿山临近交通干线或城市,其在开采过程中,能够直接影响周边城市、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五)废弃物的污染。矿产企业每年所产生数量较大的废石、尾砂以及大量矿山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其处理和排放的不合理,能够极大程度上加剧矿山地区的水体污染。另外,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还能导致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一)完善项目管理体系。为了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效率,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机制,从而加强各个项目管理和监督,对前期论证、后期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等关键环节进行强化,与此同时,还能加快项目库、专家库两大基础平台建设[2]。其次,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投融资机制,以此吸引社会投资,从而大力发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产业。另外,建立各个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社会、政府、普通公众共同参与治理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治理效果。
(二)加强环境安全投资。矿山的开采需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质灾害的产生。因此,企业应加大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安全投资而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吸引社会不同领域人员进行投资。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后期环境治理资金投入的增加极为重要,需要注重偏远地区中小型开采现场的资金投资,从而扩大资金覆盖率,促使企业自主进行开采后的环境维护与整修。
(三)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地质勘察工作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直接关系到矿区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在实际勘探工作开展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单个矿山监测方法即对重要矿区的下水位、地面沉降、滑坡等监测点进行固定的专业监测;二是遥感监测,主要针对多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进行监测,在具体监测过程中,可以利用摄影全站仪、近景摄影、无人机等设备进行辅助,从而达到完善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精度的目的;三是多点位移计实时自动监测,对矿山地区各种塌陷或者高风险易发区域进行监测,从而有效分析塌陷形成原因,能够及时为地面塌陷进行预警预报,从而落实勘探、监测的目的。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立。加强有关矿产地质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机制能够保障矿山地区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企业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例如:《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预算定额及标准》等,将其作为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
(五)科学管理垃圾废物。现阶段,因矿山开采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为此,相关部门应针对矿山废弃物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各类矿产废弃物中,存在部分废物具有重大的回收利用开发价值,对此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能够极大程度上改善当地矿山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能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来回收尾矿、废石中的有价金属,经过处理后可直接作为建筑用砂、控释肥制造、矿山井下充填体等材料进行使用[3]。
(六)落实矿山地区绿化治理。矿山地区的绿化工作主要集中于对滑坡、崩塌、开采边坡坡面进行绿化以及矿体石壁的绿化。对坡面较缓、土层分布均匀,但难以进行直接的土地挖掘与植被种植,在实际绿化工作开展时,可以采用播撒种子的方式来进行,必要时运用营养袋大面辅助工作的开展。对开采后的山体坡面进行绿化十分困难,由于矿体石壁由于较为陡峭,可以采用削坡、挂网、框架梁等方法,提供土壤等种植基料支撑载体,继而进行含爬山虎等攀藤类植物种子的混合土壤喷播、堆积等方法进行复绿治理,实现矿体石壁绿化功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矿山绿化的经济成本。另外,矿产企业在进行矿石开采,提倡采取封闭式全机械化开采和管道运输,对矿产品进行就地加工,尾矿再生回填或深加工,避免对环境破坏和人员安全影响,同时可以采用先进的移植技术将矿山地表的植被进行移植处理,避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后期矿区绿化恢复的工作开展降低难度。
总结:
综上所述,矿山地址环境治理安全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矿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现阶段,矿产资源开采所导致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企业需要积极做好预防保护工作,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解决措施,以促进矿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