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鲜电商物流与供应链前沿综述

2020-02-24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冷链生鲜

吴 童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不断发展,在电商平台购买生鲜产品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与关注并成为了一种趋势。艾瑞Usertracker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用户使用生鲜电商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生鲜产品愈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未来,随着移动用户规模、移动网购渗透率的持续增加以及电商平台购买生鲜观念愈发普遍,消费者对电商平台购买生鲜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为了争夺这一块鲜美的“肥肉”陆续推出各式各样的网络营销策略。由于生鲜产品具有易腐易烂的特点,所以对保鲜技术和物流配送要求比较高。一旦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生鲜产品不新鲜甚至变质了,将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对于整个电商企业来说再好的营销策略都无法弥补这种损失。在配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的配送方式,能够保证生鲜新鲜健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够更科学地规划路线,防止出现商品腐烂变质等质量问题。

本文从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电商运营模式、“最后一公里”配送等角度对现有的生鲜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的梳理,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文献综述

(一)冷链物流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生鲜电商迅速发展,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冷链物流的配送模式严重影响到生鲜电商的营业利润,优质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更能促进消费者的重购意愿。

周香(2017)指出我国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存在冷链物流成本高、流配送区域有限、生鲜冷链物流要求高以及缺乏成熟完善的社会化冷链物流体系等问题[1]。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发展全程冷链物流的精细化和智能化体系,其次要建设冷链物流平台,发展冷链物流平台商业模式,促进冷链物流形成覆盖全国的一个体系。冷链物流还面对着成本过高的问题,这一问题,Hsu and Liu(2011)研究设计了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多温共配”,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实现高效运输的同时保证了生鲜产品的质量[2]。李学工等(2016)通过研究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及控制提出应在源头采购、配送等环节减低成本并建立健全的冷链标准化体系[3]。缪小红等(2011)根据冷链物流配送具有的特殊性,在保证货物不超载的情况下,建立以一个冷链配送中心、多个顾客的冷链物流的配送数学模型,用改进遗传算法加以分析求解,并采用Matla软件对算法进行编程,最后通过算例进行验证从而对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路径进行了优化[4]。张文峰等(2017)针对冷链物流网络的网点布局和运输问题,提出了以冷链物流的网点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为优化目标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能有效解决冷链物流网络的网点布局和运输配送问题[5]。

通过以上对冷链物流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我国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研究还停留在定性的描述阶段,缺乏实证研究与案例支撑,同时对冷链的技术问题也缺乏有效的探讨。

(二)生鲜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研究现状

“最后一公里”一直以来都是学术和商业界研究的焦点,因为其能够给消费者在最大程度上带来便捷性,对应也会作用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生鲜产品与电商平台的融合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虽然时间不长但长期存在,只不过伴随生活水平的多样化和品质化发展而凸显。我国生鲜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开始于垂直类模式,当前主要以京东生鲜、盒马生鲜、天猫超市等为主体,每日优鲜等特色垂直类生鲜电商并存的格局。大多生鲜电商以自营配送为主要物流模式,内部控制系统管理难度较大,“最后一公里”实现的成本也较高,且专业性不强,时效保障性不高,导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平衡,无法达到双赢的局面。因此,生鲜电商的运营模式对“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选择非常重要。

市场上现存的大大小小各类生鲜电商平台发展模式各异,以单一配送模式无法匹配所有的模式的生鲜电商平台。张子祥,崔岩(2016)在研究中较为细致的将现有生鲜电商平台按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综合型、垂直型、物流主导、食品供应主导、农场直销主导、社区O2O等六大类型。并借用SWOT分析方法多维度、深层次地解读了各类型的优劣所在以及机会威胁,通过研究提出企业应因地制宜,以不同的配送形式最大程度配送好最后一公里[6]。李作聚等(2013)研究认为第三方物流(3PL)能够极大推动“最后一公里”的高效实现,也是未来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重要合作对象[7]。解萧语(2016)在研究中指出我国生鲜电商发展中存在的几处问题,其一供应链操作难度大,相应的物流配送无法保障;其二生鲜农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标准化程度低;其三物联网模式农业渗入不足,供应方、销售方与购买方之间信息不平衡。对于此,可以加大供应链建设,增强电商渗透力度和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加以改善[8]。

对于电商平台自身而言,他们也在不断探索何种配送模式更加适合完成“最后一公里”,最常见的配送模式有送货上门模式、客户自提模式[9]。陈耀庭等(2017)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质量进行了测评,调查结果表明配送物流服务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之一。陈耀庭还在研究中论证了众包配送模式同时可以保证配送服务质量和优化社会闲置资源,在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中起到重要作用[10]。

国外关于“最后一公里”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Bruno(2012)将全部配送到家、配送到家和提货点混合型以及全部配送到提货点这三种“最后一公里”配送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配送方案。Matthias(2018)认为要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最好的措施是使用电动无人驾驶工具,并建议将这种方法用于小型物流企业在社区进行配送的服务[11]。

综上,国内学者关于生鲜电商配送路径优化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量化的研究还比较少,能够切实指导企业实践的应用型研究还比较缺乏。其次,由于国外的物流配送体系健全,而我国生鲜电商所配套的冷链配送体系尚不完备,因此国外学者关于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

三、文献述评

互联网发展的多向性使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与电子商务的联系愈加紧密,一方面消费者度生鲜产品的需求在加大,也就意味着市场对生鲜电商的需求也在加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在强化,也就意味着具有易腐易损和时效性极强的生鲜产品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安全高效地送达给消费者,物流配送各环节就是达到标准的保障。目前,生鲜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讨论了生鲜电商冷链发展现状、生鲜电商运营模式以及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研究方法偏定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尤其在冷链物流发展以及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方面现有绝大多数文献均以定性研究方法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内容。

(2)大多数研究关注单因素,系统性研究较少。供应链是生鲜电商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二者是一个整体,冷链的发展极大影响了生鲜电商对物流模式的选择,选择何种物流模式必然会对仓储、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环节产生影响。若仅对单因素研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单一性的。

未来研究可以针对现有文献的局限性从以下方面展开。

(1)未来研究可以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生鲜电商物流与供应链进行实证研究。如以生鲜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对采购渠道、冷链仓储、终端配送的整体物流模式展开对比分析,以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为生鲜电商平台战略制定提供借鉴意义。

(2)未来研究可以系统地对生鲜电商物流与供应链进行研究。如以消费者行为学为研究基础,对生鲜电商发展模式和物流配送体系展开论述,同时考虑物流风险识别等影响因素,对生鲜电商与供应链的协同作用展开研究。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冷链生鲜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生鲜灯的奥秘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