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群体在当代电影中的内涵表达
——以电影《月光男孩》为中心的考察
2020-02-24王江川
□ 王江川
一、同性文化的现实表达
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①对同性恋的研究以历来存在的客观事实为前提,是对小众群体与边缘意识形态进行合乎理性的审视与价值判断,也是对亚文化潮流的思考与探索。
电影《月光男孩》实际上是对社会的客观呈现,对同性文化的现实化表达,通过叙事策略与主题表达折射对社会反思与叩问。尽管电影中的主人公萨伦是黑人同性恋者,并且是毒枭老大,但在影片中,观众所能感受的是关乎“标签化”的非标签化。萨伦不断成长着,由童年的懦弱胆怯到成年后的冷酷坚强,由情感的朦胧到坚定地寻爱重逢,这是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不单单是有色人种的同性恋电影。电影的最后,萨伦找到已有家庭的凯文,终于依偎在了凯文的怀里,虎背熊腰、威风八面的他在凯文面前展现出从未在外人面前流露的柔弱、驯顺的一面。电影并没有对两人的关系给出一个明确的交代,包括萨伦的职业等,也并未指向一个清晰的、积极的未来。正是这样的设置使得片子更加柔和,从人文关怀的立场出发,将“同性恋”话语建立在温和的政治话语之上,体现了对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尊重,以及对人性道德的悲悯情怀。
福柯认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同性恋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相反,倒应该把选择同性恋当成自身生存方式的一种创造。”②同性恋电影很大程度上承担着为同性恋群体发声的职责,它们运用当今最为广泛传播的影像方式,向更为广大的受众呈现同性恋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状态,以此来引起大众的注意,从而获得人们的理解与支持。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也承担着人类情感宣泄的使命,同性恋电影亦是如此。同性恋题材影片不单单表现异于主流文化的异性恋文化现象,还深刻地展露同性恋群体内心世界所蕴含的细腻情感,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同性恋群体存在的意义与合理性。
二、性别认知与身份认同的推动作用
性别身份的认知和确认中充斥着对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挑战,当代同性恋者往往承受着传统道德伦理对自身的束缚。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不同,大多同性恋者选择与异性恋相同的生存状态,陷入违背自我的挣扎与痛苦之中;另一方面,尽管社会认同同性恋者的身份,但对其身份不能合理解释,导致其对自身身份的半肯定,进而出现彷徨与迷茫。同性恋身份认同应该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正如弗洛朗斯·塔玛涅在其《欧洲同性恋史》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同性恋的认同围绕两个轴心形成:自我的发现和他人的注视。”③因此,让同性恋者认识其自身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性恋电影作为反映其群体生活的社会缩影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影《月光男孩》通过萨伦的朋友凯文来完成他自身的身份认同,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茫然期。童年缺失父爱、母亲吸毒且严厉的萨伦缺少家庭的关爱,因而导致了其懦弱胆小的性格。学校同学侮辱他,称他为“faggot ass”,在萨伦的潜意识之中形成了同性恋者的不良印象,童年时期是萨伦茫然的身份认同时期。
萌芽期。在一次踢足球的时候,凯文主动关心萨伦,两人还对萨伦为什么总受人欺负进行讨论,最后两人扭打在一起,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毫无关联的片段,实际上是凯文对萨伦的引导。他告诉萨伦要学会反击他人,不再懦弱,也正是如此,萨伦的身份认同开始萌发。
发展期。一次外出野炊时,凯文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借着微弱的月光与萨伦接吻并且为他手淫,这是萨伦人生中的第一次情感初体验,第一次对性有了认知。萨伦对自身同性恋身份的认识由此开始,他开始认同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并学会去爱一个人,性别意识建构正式形成。
低落期。在学校,凯文由于自身软弱的性格以及萨伦所带有的被冠名的同性恋者的身份不敢承认和萨伦的关系,违心地与其他同学一起殴打了萨伦。这一行为使萨伦对自己同性恋者的身份变得恐惧和再度迷茫,这个时候的他不仅失去了友情,也失去了短暂而又惨痛的爱情。
确立期。成年期的萨伦也在成长中完成了自身对社会和家庭的建构。他选择与人和解,接受童年没有给予过自己爱的母亲。此时的萨伦成了一个毒贩,几乎认识他的人都会害怕他,但只要接到凯文的电话,他还是会在深夜里辗转难眠,思绪万千。影片的最后,萨伦与凯文最后一次相见,萨伦倾诉衷肠,告诉凯文自己在少年之后再没有碰过任何人,也没有让任何人碰过自己。萨伦一生中深爱的这一个人,完成了他从性别意识确立之初,到最后选择释怀的整个人生过程,这也是他完成性别意识建构的标志。
同性恋群体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是判定同性恋者的基本标志,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正常学习、交流的合理化解释。《月光男孩》通过主人公的好友凯文完成了其对自身的身份认同,通过与母亲的和解完成了社会属性上的认同。这正是同性恋电影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同性恋群体而言,这类电影更为确定地确立其身份的合理性,也为其争取自身的合法权利做出相应的贡献;对缺乏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而言,能够更好地让其认识自我,正视自我;而对更多的非同性恋群体来说,这有利于解构性别意识,增加社会接受度,促进社会进步。
三、多样化的诉求需要
(一)满足身体符号的“窥视”
“男性身体远不能获得相同的色情效益,这是因为它既不能带来迷人的阉割回忆,也不能带来不断超越阉割的表演。”④无论是对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来说,男性的肉体都具有刺激性的快感,在影像语言中承担着丰富视觉化的作用。同性恋题材电影因其表现群体的特殊性,使得观众在关注上呈现出鲜明的窥探性。大多数同性电影中最为直接的表达是男性身体符号,而这也是普通观众所期待的,具有新鲜性,视觉呈现上具有强烈刺激感。
与大多数以男性身体符号为噱头的影片不同,《月光男孩》隐晦地表现隐晦的同性之爱,这一点恰巧体现其新鲜性。影片中,与性有关的镜头基本上都是隐晦的,例如在凯文给萨伦手淫的场景中,观众只能看到在月光下亲吻的凯文与萨伦的轮廓,手淫的镜头基本没有呈现,通过月光、音乐等营造了两个初尝爱情的同性恋者的银幕形象。这样的影像表达也在向观众阐释无论是异性恋的爱情还是同性恋的爱情,都应该是美好的。
(二)满足“政治正确”的反叛
电影《月光男孩》以“黑人+同性恋”组合模式的题材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但也正是这样的组合模式遭人诟病,称其“政治正确”,迎合主流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为获奖而拍摄制作。观众关注的往往只是何种类型、何种题材的电影获奖,却忽略了导演手法和艺术表达,以及影片所折射的社会现象与即将或已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经济、文化软实力和文化霸权的体现,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则是深远影响世界文化和格局的重要形式。《月光男孩》尽管也向受众传达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但更重要的是其所折射的现实中的问题以及对同性恋群体的观照。同性恋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他们的爱情与性是怎么样的?在科学化自然化的今天,为何大多数同性恋者不敢坦然地面对公众、面对社会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如何实现自身的自由与平等,尊严与体面地生活?电影对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已经反复涉及。对所谓的“政治正确”的反叛实际上意味着观众应考虑电影所产生的对社会的积极效应,而不是单纯以“黑人”题材的政治正确性去看待。因此,电影《月光男孩》为更多的受众提供了对电影社会性的批判与认知,以此来提升电影所承载的社会效应和价值倾向。
(三)满足商业效益的追求
根据时光网2017年2月24日发布的《2017奥斯卡最佳电影哪部更得观众心?<爱乐之城>并非人气王<月光男孩>叫好不叫座》中的电影票房数据可以发现,电影《月光男孩》在北美票房市场中占据份额2145万美元。尽管电影《月光男孩》在2017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9部电影中票房是最少的,但实际上赢得了较高的票房回报。
据了解,电影《月光男孩》预算仅150万美元,尽管它与同期电影《爱乐之城》的票房相差甚远,但实际上赢得了很高的票房收益回报。同性恋题材电影具有投入小、制作成本低的特点,在博人眼球的同时,还能获得较为可观的商业回报,这也是当下电影市场中选择拍摄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同性恋题材电影具有特殊性,与大多数科幻类电影、爱情类电影不同,其反映的人群具有小众化特征,噱头十足,在视觉体验上呈现出新奇性。因此,同性恋电影的出现,拓展了当下电影市场的种类,为更多的商业电影制作提供了创作源泉。
四、结语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性别文化也不再是简单的两性关系。性别文化的形成和文化一样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需要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培育。同性恋亚文化的形成,根源依然是主流观念的歧视和异性恋霸权的存在。随着社会文明开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也变得愈发严峻起来。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是让电影市场为观众遴选类型化电影,还是以观众为主体为他们提供种类繁多的电影,值得思考。在当今社会,同性恋群体不再是我们所谓的“边缘群体”,他们同其他的每个群体享受相同的权利,作为社会的个体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带着多元和尊重的心态去看待每个群体和个体。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边缘群体”不再“被边缘化”,同性恋电影也能成为主流电影中的一员,关注同性恋者的实际内在感受,给予其足够的情感体验与包容理解,让任何性取向的受众都能够在电影院里享受不同题材电影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注释: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3.
②高宣扬.福柯的生活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9.
③Tamagne F.A History of homsexuality In Europe.A lgora Publishing,New York,2006,13-18.
④高宣扬.福柯的生活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