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毕业生执教中小学非人才浪费
2020-02-24钟洪尧
●钟洪尧
去年,不少中小学校因招聘新教师而 “燃爆”网络。据媒体报道,深圳中学发布的2019年拟聘教师35人名单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些老师中有27人为硕士学历、8人为博士学历 (其中3人博士后出站)。无独有偶,武汉、杭州等地的高中在招聘新教师的拟录取名单中,也有不少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中国顶尖高校的博士毕业生,以及部分海外顶尖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这些 “豪华”的教师名单引发社会,尤其是教师群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人们惯常的观念和社会的集体观感中,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科研经历的人,理想的就业单位应该是高校或科研机构,也只有这些单位才能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发挥才能的舞台。因而像深圳中学这些高中名校大手笔、大规模地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充实到高中教师队伍,自然就会在坊间引起沸腾。到底是怎样的 “牛校”才能吸引如此多的 “牛人”?还是因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只能放低身段,委身于高中学校?抑或是学历已经加速贬值,不得不 “大炮打蚊子”?
种种猜测,或者只有招聘单位的围墙内才有真实的答案。单从显性的事件来看,高学历名校毕业生选择从事高中教师工作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广东省为例,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高中的新教师招聘大多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起点,甚至一些学校也明确要求第一学历 (本科)须毕业于 “双一流”高校。这种现象引发了教师队伍中的热烈讨论——名校高学历新教师从事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又能给高中生的成长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高中招聘新教师要求硕士学历起点有无必要?
事实上,高中阶段学校引进名校高学历人才来担任教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好处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对高中生来说,名校高学历教师带来的示范效应会更大地激励他们刻苦认真地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的榜样再也不用通过网络、电视或教师口头等媒介来宣传,现在榜样就在身边,就站在学生前面的讲台。从这个意义上说,名校高学历教师发挥着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求学的乐趣和价值。另一方面,高学历教师能充实学校的教科研力量。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教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甚至出现过流于形式、弄虚作假等弊病,这和基础教育的师资缺乏足够的科研经历不无关联。引进高学历人才后,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接受过专门科研训练的优势,借助他们读硕士或博士时打下的研究基础和积累的理论根基,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供指导或参考,并且可以在本校或本地区形成辐射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科研能力和区域美誉度。
当然,高学历毕业生从事高中教学也不是说 “有百利而无一害”。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个地区的高中一味推高教师的准入门槛,就有可能传导到省域内的其他地区,进一步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性。此外,像深圳中学等知名高中,由于地处改革开放的 “桥头堡” “示范区” “试验田”,有着其他城市目前并不具备的政策、资源、资金、地域等优势,其广招名校高学历毕业生的 “操作”其实不完全具有借鉴意义,更难以让其他城市 “抄作业”。如果其他城市盲目跟风,恐怕难免会遭遇到 “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尴尬局面。
另外,知名高中学校将高学历毕业生 “招进来”确实难度不大,关键是如何让这些师出名门的高学历毕业生 “留得住”, “教得好”。目前看来,很多名校高学历毕业生所学的并非师范类或教育类专业,虽然以他们的资质和能力,考取教师资格证,顺利走上教师岗位绝非难事,但是事实上他们求学期间较少涉猎到师范类课程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很多人也缺乏必要的课堂实习经历,这样就会给他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困惑和阻碍,尤其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行为的复杂性、反复性和发展性认识不足,会让名校高学历毕业生萌生退意。这些高学历的新教师如果不能迅速适应基础教育的实际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心态和期望值,以致频繁 “跳槽”另谋高就,那么无论是对高中学校的学生还是其本人都是一种折腾或资源的浪费。
最重要的是,如此高学历的人员从事高中教学,难免会让社会、家长和学生产生各式各样的联想。如何明确高学历的价值和意义,应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和高中学校共同研究的现实课题,不能单纯以经济待遇开路,而忽略了担当高学历毕业生入职后的 “领路人” “辅导者”等角色定位。同时,也要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高学历毕业生教高中成为“读书无用论”的另一个版本,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要大力防范学历和知识成为金钱的附庸或奴隶,无论是招聘单位,还是高学历毕业生本人,都应该时刻注意保护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从事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知名高中将会迎来拥有博士学位乃至博士后头衔的新教师,并且如此现象会向基础教育低学段进一步下探。社会和学校都应辩证地看待新教师学历的持续提升,不应让高学历的光环冲淡或转移了教书育人的主题,更不能因此形成了基础教育学校的“军备竞赛”,以致有损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如此,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才能从 “求人得人”的姿态逐步上升到 “求仁得仁”的境界,而这些名校高学历毕业的新教师也就能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焕发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