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疍民的生存困境与对策

2020-02-24蓝永常徐文渊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韶关市韶关生活

蓝永常,徐文渊

(韶关学院 校长办公室,广东 韶关 512005)

“疍民”又称为水上居民、水上人家,生活起居都在船上,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捕鱼、水上运输,正因为这样的生活习惯,形成了他们独有的风俗文化。韶关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浈江、武江汇聚成北江,一路南流,宽阔的江面,为疍民提供了生活起居的场所。但疍民长期在江上生活,因生活污水直排江中,难免对河水造成污染,影响了渔业生态和韶关作为旅游城市所独有的“三江”江景,同时由于江上生存物资的短缺,疍民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亟需解决的困境。

为了还清于河还绿于岸,同时解决江上疍民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09 年以来韶关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市区沿江住家船的治理,有序组织疍民上岸。在政府的努力下,绝大部分疍民已经上岸,在岸上有了自己稳定的家,但也有部分疍民仍然坚守在船上。是什么原因使这部分疍民在生存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仍然不愿上岸,而坚守在船上生活?为此,我们进行了持续的调查和访谈,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韶关疍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吴水田在《话说疍家文化》中指出:“自明朝以来,韶州府就已经成立了河泊所,加强对疍家人等水上渔民的管理。”[1]河泊所是自明代兴起、广为设置的一个政府机构,主要负责掌征渔税,同时加强对水上渔民的管理,这反映了韶关城市区域自明朝以来,便有了疍民这一群体。

民国著名学者陈序经在《疍民的研究》中指出:“北江方面,自三水河口直上,一路都可以见到疍民。而其最多的,是清远和韶州两个地方。”[2]53可见民国时期韶关因北江丰富的水资源,疍民得以发展,形成了较大的群体。《韶关市武江区文史传奇》中有数据显示:“粤北韶关的疍家居民,在抗战时期人口比较多,1937 年到1946 年达到了6 万多人,到了解放后的1953 年1 月,韶关地区也有3.5万人。”[3]这些史料说明,疍民在韶关历史上非常兴盛,也引起了学界和政府的关注。我们认为,韶关疍民的兴盛和发展,与北江流域的水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有很大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陆地运输的快速发展,水上运输行业逐渐被陆上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所替代;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疍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在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竞争浪潮中相对处于劣势,这迫使更多的疍民上岸寻找发展机会。2009 年,韶关市政府公布了《韶关市区沿江住家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引导疍民上岸生活。据韶关市农业局2009 年初的调查,在韶关市区范围内共有124 条住家船,住家船居民134 户,人数523 人[4]。疍民人数的骤减,既是疍民自身生存困境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政府有序引导的成效。据笔者的走访和统计,截至2019 年,韶关市区域内(浈江湾头水电站南下至市区、武江十里亭南下至市区、北江百旺大桥北上至市区)仍有住家船200 余艘(包括渔政备案的渔船、疍民自制的简易小船),在水上生活的疍民仍有200 余人(其中90%疍民年龄为60 岁以上,其余基本上在40~60 岁之间),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相比对住家船整治工作开展之前,仍有40%的疍民选择生活在水上。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实施系列政策时,部分疍民因个人原因没有申请安居房,错过了上岸的机遇;二是部分疍民原本已经移居上岸,住进了安居房,但因为家庭人口的扩张,目前安居房已满足不了家庭人口居住的需要,而又无力购买新的住房,因此老一辈疍民选择了返回水上居住和生活。

二、疍民的生存困境

(一)自身条件与居住条件的限制

尽管韶关市委、市政府多年来致力于改善疍民的生活条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疍民到岸上生活,但当前大部分在水上居住的疍民,年龄都已经超过60 岁,劳动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岸上工作的需求和更好地融入岸上社会,所以选择了继续在水上生活。正如张国雄等学者所说:“对老一辈疍民来说,结束潭江上那种靠舟楫风雨飘摇的生活,安全回到栖息的港湾,不是一种期盼,而是割舍。”[5]“割舍”一词从侧面体现了老一辈疍民对百年来水上生活的依恋,虽对岸上生活充满了新鲜感,但更多的是畏惧。

自2009 年实施安置工程以来,水上居民目前主要集中居住在武江区天子岭和浈江区十里亭两个安置点。据走访了解,分房的原则是以户口本家庭登记人口为准,6 人以下的家庭可以享受一套廉租房(约50 平方米),7 人(含)以上的家庭则可以享受两套廉租房。目前政策实施已有10 年,随着新生代疍民的成长和组建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逐渐增加,原有的廉租房已不能满足生活的需求,导致出现了部分已上岸的老一辈疍民返回河上生活的现象,年轻一代则继续在岸上生活。

(二)经济收入有限与生活成本剧增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水上人家的经济收入水平仍然较低,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依靠打鱼。据笔者走访调研得知,目前,疍民主要利用晚上时间打鱼,沿浈江北上大约十五六公里(开船需1 个多小时),基本上通宵劳作,但收获数量很少,一个晚上只有10 多斤鱼,夫妻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在1 000-2 000 元之间。在休渔期(3 月1 日至6 月30 日)家庭经济收入更加困难,只能依靠政府补贴生活(500 元/人,夫妻2 人共1000 元生活费,小孩没有补助)。

尽管收入不高,但疍民每年开支却在不断增加,如每年需交600 元用于购买夫妻双方意外保险;每年需交鱼苗资源费,由政府统一采购和投放鱼苗,虽然费用较少,但鱼苗的品种单一且市场回报低,加之上游(仁化、南雄)工业区对水体的污染,严重影响鱼苗的生长,捕鱼收入不高;家庭饮食开支一天控制在20 元左右,每个月600 元左右。由此可见,疍民家庭经济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在现代社会生存,确实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三)教育文化程度低与社会适应能力差

学者陈序经曾指出:“在韶州的水上福音船,也曾办过小规模的学校,教育疍民子弟。其中有一位后来还到广州读完培英中学。”[2]143通过开设水上学堂(福音堂),疍民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但文化程度相对而言普遍还是比较低,主要是很多疍家小孩从小深感父母生活的不易,只想早日参加工作减轻家里负担。据走访了解,韶关市区大部分疍民小孩读完初中后,便选择了就业,升读高中和中职的较少,升读大学的基本没有。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手机、网络、移动支付、智能设备的普及,社会生活模式的转变,让信息相对闭塞、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疍民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这一方面是其与社会生活方式脱节,因此不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无法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技能上的缺失,不能满足现代生产方式的需求,难以在现代社会立足。这些就是疍民不愿上岸的原因和阻力之一。

三、疍民生存与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疍民要改变生存现状,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支持市政府的系列改革措施。当前市政府开展的沿江住家船整治工作,目的是为了改善疍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其生活水平。在现代都市环境治理的同时,将疍民的安置工作作为重要的环节,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疍民这一群体的重视。二是要学会接受现代社会进步的成果,摒弃固步自封的思想。疍民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性,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充分享受技术革命带来的成果。三是要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摒弃传统思想的禁锢。当前韶关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指导和帮助疍民上岸生活,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现阶段水利环境较为复杂,长期在江河上生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市政府也在为疍民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创造条件,疍民应主动、积极参与到其中。

(二)转变教育观念

疍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生产技能,因此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是转变疍民教育观念。一是要推动青少年“回炉”再造工程。2012 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明确“从2012 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6]。疍民应该动员符合条件的年轻一代入读中职,提高自身学历的同时提升技能水平,以适应更多层次岗位的需求,拓宽就业渠道。二是要在疍民群体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当前韶关的大部分老一辈疍民对于自身技能和择业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自己与现代社会用工需求相脱节,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但韶关市政府高度重视疍民这一群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他们上岸就业,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免费安排1 次技能培训,并由培训机构推荐就业”[4]。疍民应当抓住这一机遇,提升自身技能,加快融入现代社会的步伐。

(三)依托独特疍民文化,开拓多元创收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疍民是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要增加疍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一是依托独特的疍民文化,如语言、饮食、服装、舟居、婚庆、咸水歌等,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渔船),加以改进和完善,开展水上生活体验项目,让广大游客通过感受水上生活,加深对疍民这一群体文化的认识,同时以之增加疍民的收入。但据笔者走访的疍民介绍,韶关居住的疍民传统的语言是“虱姆话”,但由于沿江居住,受岸上居民的影响,语言基本被同化,目前以莞城话和广州话为主;海物生吃、以鱼为食的传统饮食文化没有保留,饮食习惯已经和岸上居民基本一致;至于独特的疍家服饰,如“男子衣对襟,女子衣大襟。男衣较短,而裤较长。女子则衣长及膝,而裤则有短至胫上”[2]177,目前疍民已几乎没有穿着这类服饰的习惯;老一辈的疍民结婚时,有“坐高堂”“上头”“叹家姐”“花船迎亲”“回门”等习俗,送亲时唱高堂歌、叹情歌、姑妹歌来表达快乐、感恩和孝顺的情感以及美好的愿望,迎亲时要敬拜“船太公”“海龙王”等[7],但现在年轻一辈疍民结婚已完全按照现代的习俗。疍民独有的文化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基本被当代社会所同化。当前,韶关疍民的当务之急,是要重拾其独有的疍民文化,以现代的模式展现出来,提升疍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度,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疍民文化的保护当中,使疍民文化得以保护和延续。二是休渔期不休假,利用休渔期上岸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能后可以到工厂或企业上班,拓宽就业的选择面,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三是可以通过学习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通过打造疍民文化系列产品,依托网络进行推广和销售。

总之,韶关疍民生活方式历史悠久,在未来一段时期可能还将持续存在,尤其是随着韶关港的开通,这一群体可能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成为韶关发展进程中一道独特的景象。但不管未来如何发展,伴随着2020 年全面脱贫节点的来临,韶关疍民发展应该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社会各界应该伸出关爱之手,让疍民这一群体依托社会的力量和自身的努力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能够扎根于当代社会而不被历史的长河淹没。

猜你喜欢

韶关市韶关生活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