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文稿的创作困境与出路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节目为例
2020-02-24何迎迎
□ 何迎迎
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下,部分新闻内容在创作中走向误区,需打破泛娱乐化和同质化的僵局,在新闻文稿的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格局、温度和胸怀。结合全媒体时代科技,创新新闻表现形式,才能摸索到媒体人未来更好的出路。
一、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文稿创作困境
在媒体形态日渐丰富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传统新闻媒体文稿的严谨性与大众日益增长的娱乐化需求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使得传统媒体新闻文稿在写作的过程中脱离本心,走进难以解脱的囚笼。
(一)泛娱乐化窘境
“泛娱乐化”是一种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它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将娱乐功能无限放大的同时弱化了媒体本该发挥的信息传播与娱乐导向作用。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电视新闻文稿创作困境日渐凸显,不负责任的媒体对信息进行炒作,作品内容媚俗又刻意制造噱头,影响宏观媒体环境。在这种市场竞争下,点击率和曝光度成为了衡量作品的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写作走向“误区”。传媒的泛娱乐化使得低俗文化泛滥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对大众的社会责任感造成不利的影响。主流新闻媒体所肩负的引导大众、传承文化、监督等职能被弱化,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极易导致受众审美能力下降,难以做到个体的独立思考。
在文稿创作中追求噱头,不去挖掘时间背后的历史因素,只停留在浅表的娱乐之中,迎合受众快节奏的消费需求,将社会信息中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媒介发展依附于社会文化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战后消费主义的影响,使得我们的媒介传播更加平民化、时尚化。但过度消费媒介使得大众的价值观被异化,对文化的创作力钝化,这对媒体人包括受众的价值观和媒介素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同质化僵局
“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致逐渐趋同。所谓新闻同质化,指的是新闻报道在内容、写法及版面处理上的雷同现象。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新闻运营早已打破以往的运营模式,媒体门槛也有所下降。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素材,就会通过商业交易的方式从拍客手中购买素材,出现了不同媒体间的模仿和抄袭,媒体人对于基础写作知识认识欠缺的情况,创作过程千篇一律,中规中矩,无法满足受众需求,难免会丧失受众的信任。
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 主持人大赛》节目中,仍然可以体现出思维的同质化。选手往往习惯于将主题升华到一个宏观层面来进行叙述,在“家乡”“节日”等话题论述时往往找不到具有创意的落点,几位选手都在描述相似的话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目的观赏性。机械的新闻写作会使文稿陷入枯燥,无法让受众产生共鸣,也无法达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广播电视新闻文稿创作的出路探索
(一)呼唤思想内涵的回归
正确认识到人才是创造和传播的重要主体,要从多元的角度观察人的问题及价值。要根据党中央人本主义的执政要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在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面对着各个媒介的竞争,创新永远是衡量作品的重要标准。文稿创作要满足受众的需求,要拥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在科技创新的有利条件下丰富新闻传播的表现手法。
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央视新闻作品“天舟一号”的发射报道,利用VR 技术表现火箭发射过程,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注重用户的分层传播。这种类似触碰形式的表达非常新颖,整个作品内容充实,思想内核凝练,不仅在简单的图片中提炼出重要的信息,更能让一件事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在主持人大赛中,董卿从一幅人与野兽对峙的图片中提炼出:“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这既表现出图片表面的对立,更挖掘了图片背后人与自然的深刻影响。
优秀的新闻人需要坚实的知识储备作为依托,用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新奇的视角,阐释深刻的道理。做到文稿有价值、有深度也能拥有情怀,让观众与新闻之间产生共鸣,为营造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而共同努力。近些年来中国文化类节目的大火,也表明做精内容,回归传统媒体的本心,才能达到良好的突破效果。
(二)贴近群众的呼声
面对着全媒体时代其他媒体的激烈竞争,广播电视新闻也开始了积极的调整。在节目中,主持人总是会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选题或者诉说亲身经历来进行新闻文稿选题的发挥。新闻文稿创作抓住“小人物”的温情故事,探索背后的人性光辉,这对受众和媒体人来说,都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积极影响。因此,要让新闻更有温度,充满人文关怀。
近年来,央视新闻也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为新闻文稿的创新性转型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从朗朗上口的“国际锐评”到段子般的“主播说联播”,贴近民生家常的趣味性表达营造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小事给人心灵更真切的撼动,电视主持人的真情演绎让受众们拥有更好的视听体验。这些文稿的创新在官方媒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主播说联播》环节中,更是凸显出新闻文稿的亲民、形式的多样,引起了受众热烈的回应。这让我们能在富有趣味的文稿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感受新闻文稿不一样的文字魅力。去政治化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新闻价值更多元的选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 主持人大赛》节目中所展示的文稿,更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文稿创作。节目中选手们在发挥的过程中往往会突出自身的个性化特征,选手邹韵从一名记者到站在舞台上为梦发声,见证真实并为之努力,这样的成长更让观众动情,在叙述中主题传达的温度也更加真实可感。
(三)注重新闻的“叙事之道”
习主席强调,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媒体的建设,注重中国声音的传播,将中国立体、全面地展示给全世界。在新闻文稿的创作中,要把握好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我们的历史、现在、未来都能有很好的把握,深刻理解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积淀;积极做到传统媒体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文稿新闻在国外传播的过程中,要对比学习国外新闻稿件的特点;对采编网络进行升级,填充好稿件的内容,赢得先机,让中国的声音走出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 主持人大赛》中,对于新一代媒体人的培养,注重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要从生活琐碎到家国大事中提炼出中国精神内核,拥有塑造可读性强而且具有趣味性的文稿的能力。选手邹韵提出:“努力成为一个更开放的中国人,始终打开聆听各方声音的大门,但是不忘自己的中国根”。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媒体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责任。文稿创作中并不能将复杂的问题以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方式进行阐释,内容也不应该只追求物质化消费需求,过分营造消费的魅力。媒体人应该肩负人文精神,不拘泥于新闻写作框架,学会创新形式,使新闻文稿创作的价值选择更加多元,使问题深刻不失严肃地被表现出来,激发大众的兴趣和民族情感。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文稿创作面临着泛娱乐化、同质化的创作窘境,传统媒介需要寻找到新闻的本质,注重新闻的“叙事之道”,并努力追赶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要减少消费主义、泛娱乐化对传统媒介的侵蚀和影响,对社会舆论产生良好的引导。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突破之处,在于思想内核的凝练和对新闻温度的呼唤,同时结合新的科技手段,丰富文稿的表达效果。媒体人更应该努力克服新时代自身的劣势,担当好国家的喉舌,为社会公共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