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24严小青

语文天地 2020年28期
关键词:驱动高中语文评价

严小青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学任务的设置,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任务驱动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可以让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促进学生对语文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掌握,在问题反思、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获取、情感的发展和技能的掌握。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时,语文教师要科学掌控任务的难度,确保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保证任务的可参与性、趣味性,这样才能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最大化。

一、任务难度要适宜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想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促进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应确保阅读学习任务的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让学生在任务反思、探索与完成的过程中有效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任务驱动下提高阅读学习的成效。语文教师是任务驱动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任务的制定显然也拥有绝对的主动权,但是在制定任务时教师要避免随意性,要结合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时间、空间等情况,制定难度适中的任务,确保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具有适应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异,不能过于复杂而让学生遭遇太多的思维障碍,或者导致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或背诵任务,这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要给学生留有反思和互动讨论的空间,必要时可以制定层次化的诵读任务和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有效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善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教学任务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二、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趣味性和参与性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气氛往往比较枯燥沉闷,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也比较机械,缺乏创新意识,导致语文任务的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所以,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首先考虑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很容易受到个人学习情绪的影响。任务的设计只有充满趣味性和可参与性,才能更好地驱动学生学习,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保证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效率。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趣味化的作文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按照某一写作范式或方法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对于比较有“深度”的作文教学情境,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为每个小组安排集体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作文课堂上互动与协作,通过“集思广益”的形式完成写作任务。如此一来,高中作文教学就不再是教师的单向教学或学生的“单打独斗”,学生可以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施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时,虽然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并且给学生提供更多空间,一切教学方案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最终都要服务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任务和驱动学生学习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只有保障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所以,在设置任务的时候,尽量要选择学生都能参与都感兴趣的内容,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

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之后,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与“梦想”相关的演讲任务。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梦想,所以,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要避免“喧宾夺主”,要将更多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安排演讲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一些演讲的技巧。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演讲过程,教师只要进行恰当的点拨和引导即可,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变成了“任务”的主人,如此一来,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四、任务驱动教学评价要客观和具体

为了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持续改进,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语文教师还必须重视教学评价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在对任务驱动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要保证客观和具体。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过程表现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对于学生的积极表现要给予肯定和评价,对于学生的不足则进行鼓励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对自身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案进行客观的评价,要积极反思自己在任务驱动法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学任务制定和方案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对以往的教学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参照评价项目内容对自己的任务完成程度进行评分,也可以写简短的评语。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对于集体性的学习任务,教师还应当针对每个学习小组实施集体性的评价,促进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的培养。

总之,当前的语文教学领域实施了更多的改革与升级,任务驱动法这一理念也逐步被更多的人所肯定。任务驱动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方案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任务和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有效转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被动学习的不利局面,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潜能,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语文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重视任务的科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科学组织,对学生任务完成的过程要进行科学的监督和引导,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驱动高中语文评价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