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18年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2020-02-23杨芸

上海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杨芸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情况,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8年出院患者使用白蛋白的818份病例,从中随机抽取120份,收集临床资料,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规范作为点评依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白蛋白使用量排名前3的科室分别为普外科(20.4%)、消化内科(20.3%)和骨科(13.0%)。点评的120份病例中用药前血浆白蛋白浓度<25 g/L者仅占33.3%(40/120);49.2%(59/120)使用指征与指南符合;13例患者存在使用禁忌证;60.8%(73/120)使用不合理。结论:目前我院白蛋白应用存在适应证不适宜、用药禁忌、用法用量不适宜、疗程不适宜等诸多不合理情况,亟需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临床用药更安全、有效且经济。

关键词 人血白蛋白 临床应用 合理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 R977.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17-0034-0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albumin in our hospital in 2018

YANG Yu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Wujin Hopital,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Changzhou 2130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use of human serum albumin in our hospita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rational use. Methods: Eight hundred and eighteen patients who used albumin in our hospital in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surveyed, and 120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guidelines and norms at home and abroad. Results: The top three departments of albumin use were general surgery (20.4%), gastroenterology(20.3%) and orthopedics (13.0%). Among the 120 cases reviewed, there were only 33.3% (40/120) with plasma albumin concentration less than 25 g/L before medication, 49.2% (59/120) of the use indic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13 patients having contraindications for the use of albumin and 60.8% (73/120) cases having unreasonable use. Conclusion: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albumin in our hospital has many unreasonable conditions such as inappropriate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inappropriate usage and dosage, inappropriat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so on.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 more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mote clinical medication more safe,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KEy WORDS human albumin; clinical application; rationality analysis

人血白蛋白屬于血液制品中的一种,其使用存在较多争议及不合理情况。因其使用缺乏循证依据,而且不同白蛋白生产厂家说明书内容差异较大,临床使用依赖于经验。人血白蛋白价格昂贵,资源有限,随着用量的不断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部分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为完善该药的说明书和规范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利用信息系统调取我院2018年1—12月份出院患者中使用白蛋白的病例,共计818份,从中随机抽取每季度30份病例、共计120份进行合理性评价及分析。

1.2 方法

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检索并收集所需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科室、用药前白蛋白水平、诊断及使用理由、用法用量。

点评内容:包括适应证、禁忌证、给药途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其他用药不适宜等方面。

点评依据:参考国内人血白蛋白药品说明书、《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中《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等国内外相关指南、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一般情况

818名患者中,男性443例,女性375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69±10.2)岁。

2.2 使用情况

2.2.1 科室分布、用量及疗程

经统计,818份应用白蛋白的病例涉及18个科室(表1)。使用量排名前3的科室分别为普外科(20.4%)、消化内科(20.3%)和骨科(13.0%),人均使用量为64.9 g,使用疗程为1~34 d,平均5.3 d。

2.2.2 用药前白蛋白水平

120份病例中用药前血浆白蛋白浓度<25 g/L的患者占33.3%(40/120),25~≤30 g/L的患者占 49.2%(59/120),30~≤35 g/L的患者占 15.8%(19/120),>35 g/L的患者占1.7%(2/120)。

國内白蛋白说明书、《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均指出白蛋白适应证之一为防治低蛋白血症,但并未明确规定低蛋白血症的应用目标值,这一不够精确的表述易导致不合理使用。而《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中未有这一适应证,但指出在肝脏移植符合血清白蛋白低于25 g/L时可使用。故对于低蛋白血症这一适应证,尚需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来确定真正的使用目标值。

2.2.3 使用理由

根据诊断、相关检查及病程记录资料,对120份病例使用理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49.2%(59/120)使用指征与点评依据符合,使用理由不相符中主要有术后营养支持、营养补充及感染性休克(表2)。

我院白蛋白使用理由不相符者主要为术后营养支持和营养补充,两者合计占比达44.2%。《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需要营养干预的患者,白蛋白不能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剂不仅成本过高,且其作为氮源也不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更直接。因为白蛋白需要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合成机体需要的蛋白质,生理状态下白蛋白半衰期为15~19 d,尽管研究发现其在疾病状态下半衰期会缩短,但仍需5~11 d,故经静脉输入的白蛋白不会很快被分解利用[1-3]。并且白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中缺乏一些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异亮氨酸。

2.2.4 用法用量

120份病例中使用的人血白蛋白均为可直接静脉滴注的品种,且均为单独滴注,未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白蛋白浓度均为20%溶液。单次使用剂量为10~30 g,一日使用频次以qd和bid为主,q8h及q6h比例较低,一日总量从10~40 g不等(表3)。

我院用法用量不适宜主要为单次用药剂量偏大,点评病例中有11例单次剂量达到20 g,2例单次剂量达30 g,超出了说明书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中允许的范围。因白蛋白分子量较高,透过膜内速度较慢,有高渗作用,过量注射可导致组织脱水、充血性心衰、肺水肿、循环血量增加等严重不良后果,故建议遵从说明书建议的5~10 g/次为宜。

2.2.5 使用禁忌情况

有13例患者存在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禁忌证,其中6例患者有高血压但应用白蛋白期间未予监测,4例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3例为正常血容量的心衰患者。

2.2.6 合理性评价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上述点评依据,对抽查的120份病历进行点评,内容包括禁忌证、适应证、给药途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其他用药不适宜等,结果有 39.2%(47/120)合理, 60.8%(73/120)不合理。在不合理病例中,适应证不适宜为主要的不合理原因,占不合理病例的65.8%(48/73),与相关文献[5]报道结果相似。使用禁忌者占17.8%(13/73),用法用量不适宜占10.9%(8/73),疗程不适宜占5.5%(4/73),该4例疗程较长者,复查血清白蛋白均已经>35 g/L,却仍在使用。目前研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低蛋白血症仅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所以长时间补充人血白蛋白并无太大意义[6]。《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和白蛋白说明书中有对白蛋白的使用疗程做出明确规定,对于慢性白蛋白缺乏症者疗程为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故在临床应用白蛋白时需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结合患者外周水肿情况及时停药,避免不必要滥用,同时积极寻找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原因。

3 结语

目前我院人血白蛋白存在较多问题,极需加强其使用管理。对于药师来说,有责任为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做出努力,例如进行合理用药培训与宣教,能做到事前审核比、事后点评更有意义,加强处方点评,配合医院的管理部门做好合理用药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吴国豪. 恶性肿瘤病人恶病质发生机制及营养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2): 98-101.

[2] 孙世光, 余明莲, 王建民, 等. 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误区及其对策[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9, 25(4): 366-368.

[3] 凌春燕. 5%人血白蛋白临床200例应用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9, 17(1): 59-61.

[4] 杭永付, 郑晓娴, 张彦, 等.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 23(6): 581-583.

[5] Gatta A, Verardo A, Bolognesi M. Hypoalbuminemia[J]. Intern Emerg Med, 2012, 7(Suppl 3): S193-S199.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