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差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2-23谭晓琴
谭晓琴
所谓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进行交际的必要性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差距(周一娜 2019)。左飚教授指出,人们通过交际缩短填补了各自缺少的信息,拥有了短暂的信息平衡。因为人们不断拥有新的信息,不断打破之前的信息平衡,所以信息差是永远存在的(严雪洁 2017)。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就熟悉的话题与教师或者同伴用英语交换信息、参与讨论、提出建议(教育部 2012)。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预测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设置相应的信息差任务与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一、信息差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能让他们被动地等教师安排或者接受教师事先的安排。永远存在的信息差使人们产生交际的欲望,自觉填补缺少的信息,使自己更优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落实信息差任务与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黄苑筵 2013)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运用信息差任务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课的导入热身环节,教师可以呈现一些趣味性、生活化的材料或者话题,引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填补各自缺少的信息,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收获中感受到英语阅读学习的乐趣,并产生想知道更多信息的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讲解书本中仅有的知识点,课后机械地操练习题,不挖掘背景知识,不延伸课文内容,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慢慢磨灭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为了提高、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真实的课堂活动与任务,这时信息差就尤为重要了。信息共享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青少年求知欲特别强,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课前精心准备、课中有效实施信息差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习热情与兴趣。
(二)在真实的交际中促进学生语言习得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与习得掌握第二外语,学习着重于语言规则,关注语言形式,习得着重于自然真实的交际环境,关注意义(史扬、张倩雯,等 2019)。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输出的目的是交际,学生为了填补自己缺少的信息与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愿意积极参加有价值的信息差交际活动,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中习得英语。
信息差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内驱力,而且能点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自信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而不能一味纠正他们的细微错误。
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应用信息差任务与活动效果明显,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唤醒学生要交往的念头,增添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课堂中如果学生想用英语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说英语,在一来一往的交际中,双方都能达成各自的目标,填补各自缺少的信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活动效果真实有效为指南设计实施信息差任务,在宽松的信息差交际中,使学生增强自信与归属感,减少焦虑与不自在,大胆地交流,认真地聆听,促进英语语言的习得(段雅洁、李晶 2012)。
(三)在互动中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了解并尊重学生的特点、挖掘潜能、鼓励创新,给学生提供宽广的思维与自主发展的空间(教育部 2012)。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挖掘英语阅读课文的背景,又要基于课文延伸教学内容,用信息差设计创造性的课堂任务与活动,给学生提供思考、锻炼、运用创新思维的机会(熊瑜颖 2017)。
《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式学习,让不同的思维不断碰撞出创新与合作的火花。以信息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真正有意义的交流活动、促成经验自然分享、达成信息的平衡;当各自拥有新信息的时候,就会打破旧的信息平衡,激发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创新。教师应激发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专注度与广度,填补信息差,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学习目标,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合作精神。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信息差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模拟情景中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英语互动交际,阅读前与阅读中增加英语输入量,在阅读后增加英语输出量,创造性、综合性地使用英语交际。
二、信息差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具体应用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带领学生按照“快速阅读—分段阅读—整体阅读—核对答案”的步骤学习阅读文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对这种简单、乏味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拼图阅读法,即把阅读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每个学习小组或者每两个学习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在阅读前布置相应的任务,阅读后组内分享学习成果,最后让不同组的成员构成一个大组,学习完整的文章,大组成员之间交换信息,达成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拼图阅读法利用信息差任务与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英语阅读的浓厚兴趣。
下面以一堂具体的课例诠释信息差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广州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From hobby to career Reading部分。本单元以“爱好与事业”为话题。Reading板块中的阅读文本为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帕特里克·摩尔(Patrick Moore)的自述,讲述了他如何将孩提时代观测星星的爱好转变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同时让人们意识到爱好与未来职业的关系。这篇阅读文本是指导学生撰写自传式记叙文、描述自己爱好时参考的范例。
(二)学情
本校七年级(1)班(实验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探究能力较强。课前授课教师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得知此班共47名学生,有43名学生不了解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帕特里克·摩尔。于是,授课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帕特里克·摩尔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信息差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
(1)阅读一篇自传式记叙短文,了解自传式记叙短文的写作方法(时间顺序)。
(2)掌握本课时的核心词汇及短语。
(3)初步掌握略读、扫读、精读的阅读技巧。
(4)根据思维导图的信息差,开放式采访帕特里克·摩尔,增强自信,提高口语表达与听的能力。
2.学习能力
(1)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活动发展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2)能使用略读、扫读、精读等阅读策略获取文本信息,用拼图阅读法通过交际活动填补缺少的信息,最终全面了解文章内容,复述课文。
3.文化意识
正确看待爱好与事业的关系,形成认识:要通过努力和坚持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为事业。
4.思维品质
(1)能辨析阅读材料中的爱好与职业、事业的关系。
(2)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持努力奋斗。
(四)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通过略读、扫读、精读,拼图阅读法,最终复述课文,并掌握自传式记短文的写作特点:时间顺序。
2.利用思维导图的信息差开放式采访帕特里克·摩尔。
(五)教学过程
阅读前,听唱一遍Be What you Wanna be后回答两个问题:
1.What is the song about?
2.Which job do you hear?(A doctor,actor,lawyer,singer,president,policeman,fire fighter,post man)
【设计说明】1—4组的学生重点听歌曲前半段,写出所听职业;5—8组的学生重点听歌曲后半段,写出所听职业,最后填补两大组缺失的信息。通过信息差活动,可以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展示第1组与第8组制作的思维导图。
【设计说明】思维导图的形式不拘一格,信息有所差异。图1多了两条分支:How tall,His advice。其中His advice留了悬念,待当众分享时才揭晓谜底。共性的Careers分支图1多了2项细枝:composer,dubbing actor,从而让其他学生更多地了解帕特里克·摩尔。
阅读中,首先1—4组阅读课文前两段,5—8组阅读课文后两段,在组内分享交流信息并完成阅读任务。接着第1组与第5组合并为第一大组拼图完整文章,第2组与第6组合并为第二大组拼图完整文章,以此类推,全班形成四大组。四大组分别复述课文。
【设计说明】利用拼图阅读法,让学生阅读文章不同的部分,产生信息差,通过交际活动填补缺少的信息,最终能使其全面了解文章,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与表现欲。
阅读后,每个小组利用信息有差异的思维导图采访帕特里克·摩尔。
【设计说明】学生利用信息差,吸引同学的聆听与参与,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帕特里克·摩尔。
展示中国的名人如鲁迅、袁隆平的图片,让学生回答“How do we achieve our dream from hobby to career?”,并讨论与此相关的名言警句。
【设计说明】学生对名人的敬佩之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脑海中的英语名言警句也各有差异,这种信息差的存在,使得讨论更有意义。
三、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信息差的效果
从2017年9月学生刚入学起,教师就一直在所任教的七年级(1)班和(4)班开展将信息差应用于阅读板块教学的实践,从摸索到逐步成熟,坚持不懈地落实信息差教学。不管是在班级整体成绩还是在学生个体进步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2019年11月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平片九年级期中考试中,班级成绩实验班九年级(1)班同比高出了1.75分,普通班九年级(4)班同比高出了1.56分;实验班九年级(1)班,优秀生同比多出了10.00%,普通班九年级(4)班,“学困生”同比减少了27.27%。试卷110分,语法选择与完形填空以篇章形式考查占30分、纯阅读占45分,这说明信息差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具有信息差活动的英语阅读课堂把学生的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由单纯的阅读课变成了运用英语的实操课。信息差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互动的动力,是学生利用英语交流的源泉。教师应想办法创设信息差活动,创设语言交际环境,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熊瑜颖 2017)。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信息差能有效帮助教师设计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与语言运用的活动。信息差提倡真实的交际,要求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换信息、填补各自缺少的信息、完成真实有意义交际任务的过程。信息差任务与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的语言习得,培养了他们的创新与合作能力,改变了只注重阅读技巧传授的课堂,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最终学会了用英语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