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2-23◎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言文德育课文

◎倪 红

文言文是典范的文化载体,展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志士的优秀品格,因此将文言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承担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现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并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因为部分老师对于文言文知识理解不透彻,教育方式也不适合。在教学时只看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忽视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导致学生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也就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首先,对于初中生来讲,文言文相对而言接触时间较短,因此,他们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差,而语文课堂时间又相对紧凑,如何在紧迫的时间段内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真正内涵,是现在每个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以往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文的讲解和翻译中,留给学生仔细品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文言文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精神,也就难以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问题。

其次,由于老师把重点都放在课文词语的翻译中,对文言文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介绍讲解的比较少,教师只重视课本教材,忽视了对课外内容的拓展,这就会使学生对于课文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学生也不会真正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不能学习作者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初中如何落实文言文课堂德育渗透措施呢?

一、巧借课本,培养爱国情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在教材中加入了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就可以了解我国的优秀历史文明,从中学习古代文人的优秀品格,体会他们的爱国热情。在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有许多是描写我国的山河美景的,作者借助山河美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图片,还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中,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例如,在讲解《三峡》这节课时,在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三峡大坝”的视频,通过这个视频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视频中领略三峡的美丽。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词义,自主翻译课文内容,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我指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其中的重点理论知识,找出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处于三峡景色之中,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写作手法。接下来我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读课文,并指导他们的语音语调和停顿的位置。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仔细品味作者的情感,同时辅之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文章中有哪些对偶句?这些句子是如何体现作者的爱国情怀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根据上述案例,在指导学生开展文言文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入手,选择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我国的大好山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

二、重视朗读,获得情感体验

语文课中的所有篇目都是需要学生先进行朗读的,尤其是对文言文教学,内含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能不理解,因此,老师在学生朗读时要关注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在朗读时要重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老师首先需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主要掌握其中的动词的含义,以及课文主要描述的事物,同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自主阅读结束后,老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中的主要理论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之后需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再了解全文的内容之后,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欣赏文学作品,获得审美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解《记承天寺夜游》这一篇文言文时,在课前,我先播放了一段这篇课文的名家朗读,让学生在富有情感的朗读中,更好融入课堂教学。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其中的词语解释,通过通读文章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内涵,之后我请几位同学在课堂上朗读课文,在此过程中,我密切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读音以及停顿等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在朗读之后我带领学生一同分析课文主要内容,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在掌握了文章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文章,尤其是作者对于月色的描写段落,思考作者描写月色的主要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们通过仔细品读,都明白了作者“借欣赏月色,来缓解自己被贬的苦闷。”

根据以上案例,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作者的正确价值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能气馁,要积极面对的优秀品德。

三、实践教学,强化德育渗透

由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内容比较单一,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忙于记录,经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学生学习压力大,对于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也不高。因此,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描述自己的所感所想,还可以根据学习文言文,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仔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课文的主题为背景开展表演活动,让学生真实的融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中,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对《孟子》二章的第二课时进行讲解时,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我将课文开头的典故给学生进行介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带领学生一同分析课文,讲解其中的重点词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翻译。接下来,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进行分析和概括,在对课文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之后,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文章中的德育要素,我让学生将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句子的理解写成一篇小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又如,在讲《卖油翁》这节课时,因为这篇课文有对话情节,借助对话能活跃课堂氛围,因此,在讲解了理论知识之后,我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体会其中的人要谦虚谨慎和专心致志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优良品德。

根据上述两个案例,老师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将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兴趣点有效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文章的重点内容,领悟课文所表达德育观念。

四、设计情境,创新德育教学

语文学科是语言类的学科,老师在授课时如果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课堂教学没有创新,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太好。根据文言文的历史性特点,现在的许多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时才能接触到文言文,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文言文也只是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对其中的许多内涵性的知识理解不深刻。但是文言文中有许多的优秀品德值得现在的学生们学习和传承,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创新德育的渗透方法,在教学时为学生设计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人生,品读内涵,并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例如,在讲《愚公移山》这节课时,课前我播放了一段《愚公移山》的视频片段,来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的故事内容和人物特征,接下来我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来进行朗读,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内容中,帮助学生理解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非常高,思维活跃度也较强。学生在朗读了文章之后,我让学生自主分析课文所表达的崇高的精神品质,学生通过学习都明白了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品格。

根据上述案例,学生在情境下开展文言文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领悟文章中的高尚品格,有利于德育因素的渗透。

文言文教学不仅仅只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内容,更是我国的优秀文明的传承,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品质与高尚的品格。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将文言文中所体现的德育因素更好地融入进初中语文的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言文德育课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会背与会默写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