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引领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刍议

2020-02-23邵伯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技巧文章情感

◎邵伯春

朗读能力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朗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读文章。朗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朗读交流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朗读内容的情感内涵、文字意蕴通过自己的情绪传递到学生,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到朗读内容的主旨和中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朗读能力、阅读能力。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初中朗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重“背诵”轻“朗诵”

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一个教学要求就是背诵文章。许多语文教师都在教学时都要求学生先背诵熟课文,再对课本进行分析鉴赏。而且教师还会经常抽查学生的背诵成果,以此促使学生加大力度背诵。所以学生为应付教师的抽查,唯有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过关[1]。久而久之。学生只重背诵,不重视朗诵。背诵只要求学生熟练地读出来。而朗诵则要根据文章内容带着情感用合适的声调来表达出来。所以背诵只是朗诵的基础和低级表现,而朗诵是背诵的深层次表现。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技术的培养。将朗读技巧教授给学生,避免他们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文章,突出朗读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到朗读中,避免学生不求甚解地对文章进行背诵,不深入了解文章作者创作的意图和中心,只了解文章的“形”,而不了解文章的“神”。教师应减少低效化的背诵任务,有意识地加大朗读教学的时间比例,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目的。

(二)重视阅读技巧的传授,忽视朗读的技巧讲解

一般情况下,朗读教学主要教学地点是在课堂。但是由于初中阶段学生还在面临着中考的考试压力,所以在应试考试的背景下,相比专项阅读技巧教学,大部分教师分配朗读教学的时间比例相对较低,教师更多是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来进行朗读能力培养。语文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只是让学生默读或速读下课本,然后就开展常规的阅读技巧讲解,先对课本的中心意思、段落大意进行归纳总结,了解文章的行文脉络,进而了解作者的创造意图和情感表现方式和写作手法等。最后再布置大量的练习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2]。所以整个课堂教学时间紧凑,教师没有多余时间来开展专题的朗读技巧训练。而朗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学生的长期性练习。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朗读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朗读特点。所以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学生个人的事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才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三)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朗读教学定位缺乏科学性

朗读教学不单是一种教学目的,更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很多教师却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根据新课程的教学标准要求。“三维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分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方面要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行、意、情、知四者的统一。对于朗读教学的认知,许多教师都将其定位为“过程与方法”这一类别中,认为朗读只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手段和方法。对朗读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这两方面的价值认识不清,从而造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重视朗读教学。而且《语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所以由此可见,朗读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目的。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不过从朗读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教师一则由于意识上不重视朗读,二则是由于教学时长的限制,所以对朗读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错误定位朗读教学[3]。

二、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措施和建议

朗读教学离不开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所以教师必须要分配好教学时间,在课堂上开展专题的朗读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分享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策略措施。

(一)教师示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随着新媒介技术广泛应用在教育系统中,教师利用新媒介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视频、音频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教学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先播放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对朗读内容和技巧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教师再进行示范,在朗读过程中,重点突出手势语调、面部表情、情感表达方式,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朗读的元素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朗读有一个印象,以此拉近教师与学生、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以往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4]。

例如在开展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的朗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下载有关桃花源的视频,让学生对桃花源所给描绘的世界有初步的印象,然后播放一段规范性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大体了解朗读《桃花源记》时的声调、语速等朗读内容。接着教师亲身示范如何正确地运用手势语调、面部表情、情感激昂与低沉等朗读的技巧元素。让学生产生想读、爱说的兴趣。最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此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学生细读、多读文章,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和网络音频、视频的示范只是发挥引导性的作用,要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学生亲身去细读、多读文章。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当进入到学生朗读练习的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朗读能力情况,制定好学生朗读的目标,并设置好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对来文章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既把握好朗读的技巧,又能结合问题进行章节段落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朗读,鼓励学生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来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思路,从而精确地把握好朗读的情感表露方式,并说出自己对文章的感受。让学生在分组朗读过程中总结朗读的得失。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及时指出学生的朗读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朗读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方便日后进行改善。

例如在开展统编版九年级下册《海燕》朗读教学时。《海燕》朗读的要领主要是如何通过声调、语速来表现对作者对海燕的钟爱,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平衡好高亢、热烈的情感表达。处理好低与高、刚与柔、快与慢的朗读技巧。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加以点拨。

(三)扩展阅读,增强学生的朗读体验

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依靠课本的文章,教师开展朗读教学只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供一种平台和渠道,是属于师父领入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学生除平时在语文朗读课堂上练习朗读技巧后,还应在课外课余时间来全面加强自身的朗读能力和技巧。教师要有意识地探索和下载网络的朗读资源,对网络朗读学习资源进行分类,并推荐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朗读能力,寻找到与自己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朗读资源,以此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情况,适当对相关朗读知识和技巧进行拓展,并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练习,学生通过多练、多读、多比较来全面提高自身的朗读技巧。

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利用新媒介技术的作用,下载视频、音频等朗读资源,让学生细读、多读文章,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鼓励学生课外扩展阅读,增强学生的朗读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技巧文章情感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指正要有技巧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