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教学更要教法创新

2020-02-23范顺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古诗文课件教师

◎范顺平

古诗文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彻的道理,灵动的意象,带给吟诵者无与伦比的享受。虽说古诗文备受称赞,让许多人爱不释手,但也让不少的人却对它望而生畏,想爱而不可得。尤其体现在古诗文的教学上,让不少语文教师感到费劲,也让莘莘学子感到吃力。如何创新古诗文教学摸索出教学的真谛,让古诗文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起到立竿见影之效呢?

一、课前提前预习,初步把握文本

预习,其实就是指学生提前自学。为什么需要提前进行古诗文的预习?因为,与现代文相比,古诗文的理解难度相对增加,读起来若没有相当的文学基础和足够好的理解能力时,并不是那么好理解它的意思。古诗文预习的好处其实就不言而喻了——通过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致弄懂主要内容和理清思路,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针对疑惑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到上课时听教师分析便能一清二楚,事半功倍。提供了保障,把古诗文学好就如同探囊取物了。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好古诗文呢?

现在初中学生的语文书里头,每篇古诗文的课文里都新增了“预习提示”,里面会有一段文字,包括两三点的说明文字,这些文字或提示学习目标,或介绍作者创作背景,或告知诵读要求,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展现人物形象,或提示文章主旨等,阅读提示像序幕那样,拉近了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距离。利用好预习提示,能为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就如初中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一课的“预习提示”是:1.“围绕古诗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这样的“预习提示”是宝贵的自学导师,应让“导师”发挥出该有的指挥作用。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可根据此提示结合课文上网查找五位诗人“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的生平。然后,查找《登幽州台州》《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等五首诗歌的相关创作背景。并且,教师应激发学生预习时要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体会作者当时所经历的事情或所处的环境。就拿《登幽州台州》的作者陈子昂来说,了解他的生平时可抓住查找出来的相关重要信息“唐代文学家”,“进士”,“被武则天赏识”,“后解职入乡,被诬入狱,悲愤而死”等了解到“才华横溢的陈子昂”孤寂悲苦的一生。这些查找来的信息可以记录到课本作者的旁边;而预习时同样可借助提示查找了解《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营州被攻陷之后,陈子昂向武则天纳谏后被采纳,并被降职,报国宏愿最终幻灭,慷慨悲愤登上幽州台而写下的诗歌。”而通过这样的预习,便可了解到后面诗中为什么作者会写下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又如,引导学生预习《己亥杂诗》时可通过预习提示:“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目标的学,与盲目的学相比较,中间就多了“心中有数”几个字。真正地印证了那句出自《礼记·中庸》的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二、链接生活资源,领悟诗文意蕴

古今汉语有所差异,由于差异导致学生思维受限,学生运用现今的语言思维来理解古诗文就难免出现障碍,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加上,初中学生对古诗文的接触不多,他们的语言知识积累也不多,自然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不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充分利用好课本注释,除让学生浏览注释外,在讲解时需对注释做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之时,需联系生活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思维,把古诗文和社会生活相对接,那么学生对古诗文理解的难题将会迎刃而解了。如:《陋室铭》一课“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句子书本注释为——“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理解好这句话相当重要。虽然有注释,若教师照搬解释,学生必定不能深入思考并理解到位。教师可向学生拓展,并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一番:作者刘禹锡是个精神世界十分丰富的人,他不在意自己的居所,而在意自己的品德好,可看出作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崇高境界和乐于归隐的高尚品格。再看历史上多位其他大有成就的人物也如此,如诸葛亮在茅庐中隐居,青山绿水,伴随一间茅房,诸葛亮的大智慧就在这样简朴的茅屋中产生。后来,刘备拜会诸葛亮三次,才能请他出山,才有了后来三国鼎立的“续写”。“三顾茅庐”的典故此后众所周知。除诸葛亮的茅庐外,再看杜甫的书房,陆游的故居,鲁迅的故居,毛泽东的故居都是特别简陋。一张张简陋房子的课件就跟随教师的分析而播放,让学生进行观看。教师再引导学生看现今一位贪官的住宅:豪华私家园林,房子金碧辉煌,生活极度腐化奢靡,最终因严重违纪乱法锒铛入狱。通过比较是哪间房子才“馨”呢?房子所住之人的品格高尚才是关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此句诗句的涵义被教师通过注释补充,链接生活资源,能有效地释疑。

在教学中,除把诗句加以注释补充,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诗配剧”。以这样的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读说演唱中,把生活与古诗文相对接。使学生在没有察觉中轻松接受古诗文学习。在拓展延伸中,可布置学生把古诗文改编成剧本,教师过一段时间再给学生一个综合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合作进行演剧本。那么,学生们将陶醉在自己的古诗文创作中,获得创作的乐趣,也享受了美,在演剧的同时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将得到提高。拓展的同时,还可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情,让学生把古今进行联系,把生活用古诗文进行表达,很好地领悟诗文意蕴。

三、创设特色情境,反复诵读诗文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古诗文都是要求学生进行背诵的。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对于学生是何其难堪的事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创设特色情景,把学生带入情景中。把一些学生较难接触和理解,或学生不易接触和理解的学习内容,用模拟环境和情况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因为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课件、微课、电影、音乐)等创设特色情景,把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和事件搬到课室的屏幕上,展现古诗文的画面,让学生脑海中浮现画面,一个个画面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一幅幅写生画面,这时再将诗文诵读的关键句子呈现,这样的文字与画面,得到了完美地结合,并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文,使学生在情景中陶醉和想象,在看、听、想、读、悟中理解诗文,大大地降低记忆的难度。

就拿《木兰诗》一课的教学来说吧。《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个感人的传奇故事。写的是巾帼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最后辞官还家的故事。教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抓住人物形象特点,感受人物个性魅力”。花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都是要学生感悟的,显然,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个难点。虽说初中的学生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品味语言的能力仍有待加强,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景,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花木兰的故事搬到多媒体课件中就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了。随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句诗歌,情景中播放出织机声、虫鸣声、叹息声,生动逼真,把花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出征奔赴”“征战生活”“还朝辞官”“亲友团聚”等多个画面通过故事情景展现无遗。接着,出示朗读任务:1.听课件音频示范读,注意朗读的技巧。2.请在书本用“/”划出节奏,跟读体会,反复诵读,提高技巧。3.交流讨论,同时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如:“唧唧/复/唧唧;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等。4.采用反复诵读的形式:自由练习读,个人读,师生对读,表演读等,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进行语言品味,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和想象,教师再进行评价点拨,朗读情感是否到位。这样创设特色情境,反复诵读诗文,就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古诗文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寻找阅读教学的之道,挖掘古诗文的内涵,创新古诗文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课件教师
最美教师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