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做到“知”“行”合一
2020-02-23◎江洁
◎江 洁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知行分离的情况大有所在,我们也可以看到知行分离的教学往往不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许多语文教师也开始探析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作为语文学科教研员,更要做探索。
一、语文教学的“知”与“行”
可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知与行进行分析:
(一)语文教师的知与行
现在要从事语文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学校也更加注重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从目前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来看,有许多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是对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研究并不深入,一些基本的教学专业知识也没有完全学透,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学校更加注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上课感官体验。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下,同样的40 分钟课堂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花20 分钟时间进行设备的展示,剩下的20 分钟就用来讲解,对文章的一些重点地方进行解读和剖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发现,在利用设备进行展示的环节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更强,而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很容易出现开小差上课睡觉的情况。
(二)学生对语文的“知”与“行”
从学生的角度来探究语文的知与行,会发现面对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所记住的课文重点都是不同的。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匆匆》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有的学生记住的是文中对时光易逝的一些描写和感叹,而有的学生是能够通过文章的学习认识到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珍惜时光。在学习方式上,有的学生记住的是课堂上教师播放的朗读材料,而很少有学生会特地对文中的一些句子进行深入的研讨,其实对这类散文的句子进行赏析往往能够获得许多深刻的内涵理解。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做好文章的细节处理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对细节方面的处理与表达,并引导学生在感知文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掌握一些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一些优秀文章的学习中,不能只停留在“知”这个层面,而要学会“行”。但是有大部分学生仍然无法从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的深入提高,学生在许多文章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停留在了解背诵和默写的层面,甚至连加入感情的朗读都做得不够到位。
二、知行分离的反面教学效果
(一)教学流于形式,课堂秩序混乱
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而知行分离是许多教育者都会出现的教学情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花费一整节课的时间与学生一起看电影,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利用图片和视频展开教学远远比传统课堂的讲授要有趣多了。虽然一些电影音乐等艺术表现手法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确实能够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深入到文学作品中进行感悟,才能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小学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感悟培养的重要时期,早点引导学生掌握这项文本赏析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也有许多教师喜欢采用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围绕着教学文本展开课堂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但是实际的课堂操作仍然是一道难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划分小组,并且学生本身对于分组讨论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指导,很容易在课堂上一味的讨论,这样会造成课堂讨论的假象,而没有实际的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学生各自翻开自己的参考书籍寻找答案。许多学生的讨论活动都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并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探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了。并且很多教师在讨论环节都只是纯粹的布置相关的讨论任务,却没有及时传授讨论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漫无目的的进行讨论环节,这种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
(二)学习疏于理解,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语文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对一门主科进行的学习活动,语文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的能力。通过相关的实践可以表明,语文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会更强,能够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偏科的问题,并且小学所设置的学科普遍难度一般,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普及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在许多学科的考试过程中,都只需要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就能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有效的思考,许多学科设置的题目内容并不复杂,只需要学生读懂题目内容就能够想出答案。但也正是由于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知行分离问题,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停留在语文课本上,没有得到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提升,最终导致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难度更大。
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理科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还是容易出错,并且常常是在一些题目相对简单的地方出现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而是因为学生粗心大意,曲解了题目意思才导致解题出现错误。这种粗心大意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语文理解能力较弱而导致的结果,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审题,对于题目的意思有所误解或者没有看懂题目意思,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问题。由此可见,语文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常常会出现综合能力下降的问题,这样的结果也会导致同一班上的学生产生自然分层的现象,在同一个班级内,有的学生会喜欢语文并热爱学习,而有的学生会讨厌语文学科,两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会受到不同的待遇,最终形成两极分化的语文教学现状。热爱语文学科的学生能够受到教师的重视,学习成绩也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而讨厌语文学科的学生会被教师所忽略,并且语文学习成绩也会逐渐下降。
三、语文教学如何“知行合一”
(一)回归教学本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对语文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掌握到更多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和规律,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指导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和社会中秉持良性的态度和较强的能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得到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知行合一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教学本质,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创造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指导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传统的形式化的语文教学,摆脱“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学问题,减少一些无谓的语文教学活动,从本质出发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做到知行合一。
(二)改变语文课堂的讨论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虽然定期的课堂讨论能够帮助师生之间建立和谐互动的良好关系,教师也提倡语文课堂,要多进行谈论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想法,让老师能够在学生的言论中获取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语文课堂的讨论模式还是需要进一步转变,形式单一死板的课堂讨论模式,只会逐渐消耗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丰富课堂讨论的形式,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上,可以不要求全班进行讨论分组,只需要在每节课上选择两个小组出来讨论问题。其余小组可以充当补充说明的作用,在这样的讨论形式下能够保证课堂讨论形式的灵活性,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讨论的机会。此外,教师可以将成绩和能力作为评判的标准,将参与讨论的两个小组成员组成的团队实力进行均衡,保证两组成员水平一致,形成实力对抗的模式。同时场外的观众也可以参与课堂讨论对抗环节,形成思维碰撞。在讨论的内容上,可以多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让两个团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解,从而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标准的评判,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真正做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行合一,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配合,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设置,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