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小学教师需树立的几种科研意识

2020-02-23金光春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教育家课题

金光春

谈中小学教师需树立的几种科研意识

金光春

(延边州教育学会,吉林 延吉 1330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智慧,最终在质的层面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科研意识。

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树立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智慧,最终在质的层面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前提,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教育科研方法,通过问题意识、思考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不断增强科研意识。

一、要树立“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意识

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联盟成立大会上提出“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教育家离我们并不遥远是“从教师结晶析出”的。教师本身就是实践的行业,需要经验的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慢慢“析出”思想,到最后能成名成家。在这个路径中,课堂是教育家成长的土壤,教学实践是教育家走出的基点。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学,所谓“教育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教师却把成为名师的路径归结为发文章、出专著,好像只要能写,就能成为教育家。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教育家确实要著书立说,但教育家那些新鲜的、充满活力的、给人以智慧启迪的思想来自于实践,来自于课堂,是课堂真实的感悟、真实的发现。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只要教师刻苦学习,勤于反思,忠于实践,善于提炼,都可能成为教育家。

二、要树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推动力”的意识

要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必须靠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我们应该致力于以教育科研为内动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学校要以教育科研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教师要实现专业化发展,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也要在教育科研中,不断历练,促进成长。总之,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坚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信念。

三、要树立“教育科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进行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育科研同其他科研活动一样,需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从容研究,冷静思考,才能使科研成为自身职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科研与教学相伴始终,使科研真正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科学的态度,善于思考,深入研究问题,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是改进生存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产生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推器和发动机。教师应该树立问题意识,提出新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有深度的、有意义的、有价值、高质量的问题是教育科研成败的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四、要树立“教育科研需要创新”的意识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也是教育科研的本质特征。从研究的问题来看,所研究的问题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或者通过研究对每一问题提出新的认识、新的观点。从课题研究来讲,创新性就是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特别要强调的是,课题立项前必须对课题进行论证。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阐明本课题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别人已经或正在研究的课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前人是否进行过同类或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如果不进行论证贸然进行研究,很可能只是重复别人早已进行过的、结论已被公认的研究,甚至研究水平还达不到以往的程度;或者课题研究所针对的实际问题过于特殊,有很大的偶然性,因而研究结果没有应用价值。一般来讲,对课题研究的价值认同度越高,课题研究的内驱力越大,这对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五、要树立“教育科研需要合作”的意识

教育科研容易出现“开头轰轰烈烈,中间松松垮垮,最后热热闹闹”的现象,原因就是研究任务和研究人员不匹配,时间不落实。为此,在进行课题分解时,要特别注重“三落实”:任务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即“什么时候什么人完成什么事,其呈现样式是什么”,都要有具体安排。只有分工明确,任务具体,教育研究真正进入实施阶段,才能稳步推进,卓有成效。 在研究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团队成员之间,产生一些意见分歧。作为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认可他人的努力,分享他人的成功喜悦,同他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要树立“教育科研要量力而行”的意识

中小学教师应该做力所能及的研究,多进行实践经验研究,经验的积累和归纳才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体工作。教师做教育研究,要“小题大做”,要从细处着眼,从教育教学的小处着手需要做“小学问”,做草根研究,做微型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有“小、短、快”的特点:研究问题切入口小,研究周期短,研究效果快。教师研究课题切忌研究问题太大,如果问题太大,可以进行细化、分解。规范的教育科学研究要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变量限定作一个描述,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明确研究角度,防止研究的泛化和浪费。总之,教师要做可能做到的事,力所能及才能更好地激发研究积极性。

教育科研工作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认识与发现,是对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探索与把握。教师应该牢固树立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和成果意识,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意识,扎实开展科研活动,努力成为有好的方法、好的效率、好的人格的教师,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0—03—20

G642.0

A

1673-4564(2020)03-0203-02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教育家课题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爱读书的大教育家
教育家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郭泰:行走在大地上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