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高职课堂教学

2020-02-23赵俊瑛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微课院校

赵俊瑛

浅析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高职课堂教学

赵俊瑛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本文通过阐述微课优于传统教学的特点,结合分析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所处的瓶颈状况,探讨了微课教学模式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卓越性,由此得出结论:微课教学模式的植入将会对高职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把握好这一转型期,切实提升自身素养,助力学生的学业进步。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微课教学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教学手段也随之变化更新着,互联网+教育、网络化学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参与到教学中来,翻转课堂、慕课、微学习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手段加速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一对一、一对多、虚拟与现实,各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灵活多变。微课因其独特的授课方式备受青睐。

一、微课的界定与优势

微课( Micro 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字可体现出该类型的课程短小精悍的特点,与传统课堂相较,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层次性。

1.短小精悍

微课所呈现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或两个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或某个教学环节亦或某个教学主题,因此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精练的语言、缜密的逻辑、突出的主题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的课堂片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也可以帮助他们开展课后复习,及时查漏补缺。

2.灵活性

微课是以视频形式存在的课例,具备线上浏览及下载后供线下观摩的特征,其教学的灵活度可见一斑,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微课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课巩固知识点,实现了课上与课后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知识预习、学习与温习的三位一体,实现了“移动课堂”“泛在学习”这样的新型教学。

3.多样性

微课根据课堂教学主题来设计,但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它将多种辅助性教学资源结合起来,如教学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形成一个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4.层次性

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都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目标应运而生的教学形式, 微课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因材施教的进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层次,制作出符合学情的微课,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讲解到实际演算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来自学,缓解了课堂教学时“学霸”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尴尬局面。

二、微课教学与高职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懈怠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较为宽松,学生目标驱动力不够强,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逐渐迈入成人行列,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他们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对社会形形色色的关注度远高于对学习的热情。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重燃学习兴趣,这就需要通过一种媒介来催化,这种媒介不但能与时下的电子产品相关联,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心态,又能兼顾知识的学习,微课恰恰能达成娱乐与学习两不误。

1.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教学的出现对于高职课堂教学的推陈出新起到了助推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时,不再局限于语言教学和肢体教学,图片、音乐、视频都成为活跃的教学元素。更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教师从教学的角度设置教学内容,学生以学生的视角加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把整体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这样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更浓,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建立起来。在制作微课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更能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迎合学生需求,针对性地升级教学体系,加强师生互动

高职院校教师的受众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因而,高职课堂教学应该在迎合学生需求的轨迹上,谋求创新发展。这种迎合并非是以降低教学难度来实现,而是以学生需求为指引,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微课教学时间短,内容精,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依据专业特性,融入专业所需,并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主线,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教学。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幼教相关的工作,能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兴趣点必然是与幼儿园相关的内容。实施微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歌谣、小游戏、国外幼儿园课堂实录等均可成为教学亮点渗透到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3.在教与学的实境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传授的是知识以及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更为重要。微课教学资源具有PowerPoint无法比拟的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微课是将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教学用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等教学资源组合形成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高职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微课教学,可以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延伸课堂教学,覆盖更多受众

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异就在于自觉二字,能否在课堂上自觉听讲并且课后自觉学习。在校时,老师可以通过提醒来加强听课效率,而课后教师就鞭长莫及。微课填补了课上与课后之间的鸿沟,实现了课堂的延伸,使得口袋课堂、一对一教学变成了现实。各类型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来使用微课资源,既可以是新授语言点的梳理和巩固,也可以是语法难点的解析与练习,还可以是前瞻性学习,学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开展精细化学习操练,相对于纸质学习资料,更突显出微课教学的生动化、立体化、趣味化,更贴近学生个体。

微课教学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师生获益也会越来越多。然而微课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有时甚至需要一个制作团队来协同完成。笔者认为,不能盲目追求微课教学的广泛铺开,而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适合性原则:本单元内容是否适合微课教学;授课班级大部分学生是否适应微课教学;所在高职院校是否具备开展微课教学的软硬件设备等。(2)高效性原则:优质的微课耗时耗力,若花费大量时间在制作微课上,却影响正常授课,无法实现有效教学,那么与其硬着头皮赶时髦,不如宁缺毋滥、回归本真。(3)提升性原则:高职院校教师要本着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初衷来对待微课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的心态跟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微课教学对于高职课堂教学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的教学模式或许能促成学习模式的转变,促成各阶层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与此同时,教师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教学所长。同时,也应该看到,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仍存在一定的关联,如何发挥微课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教师如何更新观念,挑战各种技术更新。上述问题皆须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解决。

微课教学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其灵活、多变、多层次、多样性等特点,将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应用恰当结合,完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的转型,并促成自我提升。

[1]文慧.高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张仕萌.微课模式在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179-180.

[3]苟晓琳.高职英语课堂利用微课教学的意义和策略[J].职业教育,2016(4):87.

[4]周勇祥.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微学习策略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75.

[5]王莹.探究微课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探索者,2018(7):67-77.

2020—03—14

赵俊瑛(1981-),女,江苏无锡人,汉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课堂教学。

G718.5

A

1673-4564(2020)03-0182-03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微课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