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批评“源流”的学理探究
2020-02-23胡丹
□胡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媒介批评伴随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而蓬勃兴起。经过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媒介批评学术成果陆续出版与发表,媒介批评实践开始崭露头角,专业期刊开辟媒介批评专栏,发表媒介批评文章。新媒体兴起后,更是催生了民众对媒体的强烈反思和批评热潮。但需反思的是,我国学术界并未真正解决媒介批评的一些基本学理问题,其中,关于媒介批评的“源流”,学者之间的观点分歧与争议最大。对于我国媒介批评的“源流”,需要从媒介批评的实践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去论证和思考。
一、对媒介批评实践源流的学理探讨
关于媒介批评实践的“源流”,学术界的分歧主要在于对我国媒介批评如何发端、发端于何时何处观点不一,这说明,学界对此问题并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从批评史的角度看,媒介批评有“口头批评”“文字批评”“系统理论化批评”的发展历程,媒介批评的手段、批评的形态不但多样化,而且伴随着媒介批评实践发展而不断进行着自我的发展与演变。
因此,如何判断媒介批评实践的源流,需要从批评实践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进行综合分析。“逻辑起点”通过起始概念的界定形式来呈现①,可以揭示出事物本质的、最初的东西。“历史起点”是指事物或现象在历史中出现的起点。
判断媒介批评实践的“逻辑起点”,需要从媒介批评的概念界定出发探讨。学术界对媒介批评的概念界定,有两类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媒媒介的批评。这里批评的对象主要是指新闻媒介以及新闻传播活动。如,“媒介批评其实就是对新闻媒介和新闻作品进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媒介批评需要对新闻媒介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进行批评”。第二,媒介批评是对媒介的批评。这里的媒介,内涵与外延都十分丰富,从动态发展的视角,作为载体的、不断更新物质表现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及作为中介的媒介活动都应当是批评的对象。
从两类代表性观点出发,便不难得出结论。第一类观点意味着媒介批评和新闻活动、新闻媒介及新闻作品密不可分,新闻传播活动的诞生,直接催生了媒介批评实践;那么,与之相对应,媒介批评实践的“历史起点”,则与新闻媒介的诞生休戚相关。近代报刊的兴起,标志着我国新闻传播活动的崛起,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评实践也由此开始发端。
第二类观点意味着媒介与媒介批评实践同时问世,这里的媒介,可追溯至古时代的结绳、狼烟等传播媒介。这个意义上的文字批评实践,范围广泛,包含对书籍的评价、对古代报刊的意见。据有文字可考的记载,它发端于春秋时期。例如,孔子对《周易》书籍的批评性精读②。
二、对媒介批评学术研究源流的学理探讨
我国正式、系统的媒介批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清末民初,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兴起,现代媒介批评实践也催生了学界对媒介批评的学术理论思考。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术界开始对媒介批评的“方法”“态度”进行反思,例如《评论家与评论——指新闻界与普通评论而言》(东方杂志,1904)、《批评人家的文章是否应带谩骂的色彩?》(达用,《晨报副镌》,1924)、《批评的资格、精神》(一峰,《大公报》,1927)等。这些反思性的文章,对批评的理论、方法进行理论建构,并探讨媒介批评实践的正确标准、观念,这是我国学者对媒介批评理论的初步学术探讨。
2003年,《萧伯纳在上海》一书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野。这本书出版于1933年3月,记录了著名英国戏剧家萧伯纳来上海后,当地各家报纸的报道和对报道的点评。对于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新闻传播历史专家方汉奇指出其独特的属性——“类似综合报道”,属于杂文③。这样模糊的界定,很显然是因为当时的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尚未开始,媒介批评概念也未出现。但这说明,对媒介批评的学理研究已经开始了探索的步伐。
20世纪90年代中期,媒介批评概念引入我国大陆,自此,学者们开始了正式、系统的媒介批评理论研究。
(一)围绕媒介批评历史起源问题展开学理研究
对媒介批评历史起源问题的探讨,是媒介批评历史研究者们无法绕开的问题。自吴迪(1995)发表大陆第一篇以“媒介批评”为题的文章开始,研究者们围绕媒介批评的起源问题展开了10余年的学术探讨。我国第一部媒介批评专著——《媒介批评通论》(刘建明,2001)提出:“媒介批评与媒介同时面世”“我国是世界新闻批评活动开展最早的国家”。对此,雷跃捷(2007)、谢静(2009)、张艳红(2009)在著作中纷纷发表了相近的观点。但学界也有不同的意见,如曾娅妮(2010)、王君超(2001)、陈龙(2005)著作中的观点就与之大相迥异。尽管观点未能达成共识,但这些成果说明媒介批评历史研究开始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理论思维在不断得到拓宽。
(二)围绕“媒介批评学”知识框架与体系展开总体性理论建构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建立“传媒评论学”“媒介批评学”“电视批评学”的学术呼声愈来愈高,不少学者从不同视域和不同角度切入,努力建构不同层面的媒介批评学。刘建明、王君超是中国大陆总体性媒介批评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刘建明(2001)从媒介批评的基本理念切入,围绕媒介批评内涵与任务、对象与主体、规范与标准、方式和内容、思维方法、文本理论等问题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对新闻媒体、新闻作品进行解析,涉猎广泛,多有己见。王君超(2001)主要围绕媒介批评的本质、起源、理论、标准与方法进行探讨,并剖析西方媒介理论和中国当代媒介批评实践与学科建设,论述较深入。雷跃捷(2007)则比较注重媒介批评的本土色彩,其在论述媒介批评一般问题的同时,对五四时期和当代中国媒介批评实践做了较多篇幅的论述。
(三)对媒介批评学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
在西方媒介批评概念引入之前,报刊审读与新闻阅评是中国新闻出版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学者们基于国内报刊审读、新闻阅评实践展开了媒介批评理论探讨。薛耀晗(2000)连续发表多篇论文,较全面地论述了我国报刊审读的内容、性质、对象、作用、范围、方式方法和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报刊审读理论体系;王首程(2008)也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报刊审读的理论与实践,对报刊审读的类型、内容、方法、原则等问题做了较深入的专业阐释。刘祖禹、胡文龙的《新闻阅评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闻阅评学的著作,对如何搞好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中国媒介批评学》(郝雨,2015),是我国第一部建构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的著作,从源流、文化智慧资源和批评方法出发,试图建设中国原创的媒介批评学理体系。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媒介批评源流研究的学理价值和意义
中国媒介批评源流的研究与探讨,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揭示我国媒介批评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
中国作为一个媒介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媒介批评的历史同样悠久。通过对我国媒介批评源流的探索会发现,我国媒介批评与我国国情特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现代报刊业、出版业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现代媒介批评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为媒介批评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近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成为主要的批评者,助推了我国媒介批评的发展。
我国媒介批评实践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紧密相关,其发展规律同我国实际是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近现代战事频发,列强侵略,因此,媒介批评实践带有很强烈的救亡图存、开启民智、为党派斗争服务等政治色彩。
对媒介批评源流的研究,能够考察我国媒介批评的生态环境、发展的过程和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从而揭示出我国媒介批评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
(二)指导我国媒介批评实践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媒介形态多样、样式各异,媒介批评实践也随着媒介形态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例如,评报、论刊、品网、电视批评、网络批评等批评实践随处可见。
当前,报刊批评受限于载体,形式略显单一,电视批评也面临关注度下降的问题;网络平台上的批评形式则灵活多样、时效性高,但因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其学理价值偏低。因此,对媒介批评源流进行剖析,汲取批评标准和理论资源,形成理论指导,有助于各类形式的媒介批评实践取长补短,促进批评实践日渐成熟,对我国媒介批评实践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推动我国媒介批评理论体系构建的系统科学化
媒介批评离不开对媒介批评史的发掘考证,媒介批评源流的学术研究,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媒介批评史的研究走向,也对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本土化”的媒介批评源流研究成果,必定会推动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
四、结语
总体而言,媒介批评作为新兴学术领域,国内相关媒介批评学术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涉及领域开放多元,理论探索不断深入。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媒介批评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深究下去会发现其理据不充足,缺乏学理论证。第二,媒介批评研究的规范性和创新性有待加强。许多相关研究成果,缺乏文献基础,史实与观点“两张皮”;也有成果缺乏逻辑分析,重复学术劳动,缺乏创新性。这些都说明,今后的媒介批评研究必须在强化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术创新,不断拓展学术空间。
注释:
①吴鸿雅.朱载堉新法密率的科学抽象和逻辑证明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0):102-105.
②郝雨.中国媒介批评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17.
③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