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情感化表达的多元价值分析
2020-02-23马小晴
□ 马小晴
随着人类口述传播方式及阅读介质载体的不断进化,有声读物应运而生并走入大众视野。与传统纸质图书相比,有声读物具有更强的情绪感染力与精神浸透力,能够将冷态文本用情感化表达方式呈现,适应了现代人追求新颖便捷的阅读需求。
一、有声媒介与情感
在文字形态出现之前,有声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会话表达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即每种媒介都为人类内心世界的情感抒发提供新的表达方式,与偏重视觉呈现的冷媒介文字不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超越了文字本身的实际价值和现实理解,塑造出富有想象力空间的立体场景,能够让受众体会到更多层次的情感色彩。
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个人对外部世界内化后的自我审视与主观评价,这种主观体验对人类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够反映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对延伸世界的思考,这也是进化过程中其他动物与智人的巨大鸿沟。快乐、悲伤、愤怒等情感因素组成了人类丰富的意识世界,支配着一切行为动机,并对人类社会的运转与理性秩序的构建产生能动作用。而语言传播作为最普遍的传播方式,直至今日仍是人类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声音,能够承载和清晰传递情感信息,接受者无需进行过多的联想活动即可快速理解,这也是有声媒介的最大优势。
二、有声读物的情感化表达
有声读物是碎片化阅读时代的产物,是声音与文字交叉发展而成的新媒体形态,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虽然我国有声阅读行业起步较晚,但市场规模扩张速度惊人,截至2019年,我国互联网音频市场规模达到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亮眼的行业数据背后,占比庞大的有声读物功不可没。尤其在传统纸质出版日渐式微的映衬下,有声阅读市场受到越来越多资本的关注,大量融资催动各大有声阅读平台内容生产,使其分类趋于精细,音乐、情感、健康、教育等板块均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在直播成为全民生产力的时代,网络音频平台的直播化趋势突显,其内嵌的逻辑在于社群传播网络之下人们对情感需求欲望的膨胀,包括情感感知、情感传达、情感连接、情感反馈及情感认同。大数据、AR/VR、声音可视化以及波形合成等声控技术的成熟克服了传统音频信息密度不足等问题,激发了情感属性,海量高质量的声音素材能够准确演绎文本内容,并营造亲密氛围,这为提高有声读物情感表达的完整性与精确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情感表达的构建主要依靠表达者与听众的互动反馈,对于有声读物而言,其情感表达就是音频作者把文本内容与自己的情感态度相结合,运用播音技巧与音频处理技术通过听觉语言传递给听众,感染听众情绪,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表达者不仅要注意内容陈述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还要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手段,塑造人性化音频场景。
三、有声读物情感化表达的多元价值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生存、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维度,其中对于情感的需求属于第三维度。在趋于社交网络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情感世界的需求程度提高,与之相关的数字消费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增强有声读物的情感化表达对其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提供交互体验的娱乐价值
传统有声读物注重还原内容信息的完整和准确,随着新媒体技术革新,AR、VR等技术逐步应用于有声书领域,颠覆了人声播音朗读的传统表达模式,为听众提供深入互动体验的机会。这种互动体验是在有声阅读空间中把听众带入到可以主动参与和体验的传播模式,让听众与演播者产生情感传递。例如,AR儿童科普有声书《消失的世界》就是实现图书与听众融合交互的很好典范。听众通过下载APP,点击手机屏幕的虚拟图标,就可将自己代入到远古侏罗纪时代的场景中,当孩子触摸虚拟恐龙的身体,恐龙便会发出不同频率的叫声,模拟不同状态下的恐龙情绪。该书的主题是还原恐龙物种灭绝的过程,以充满幻想的瑰丽场景建构,迎合儿童听众对娱乐与学习的双重需求,表达出作者对生死情感与生物进化的深刻寄托与思考,通过向听众提供交互体验,使有声书的情感化内涵得以完美表达。
(二)协调粉丝关系的商业价值
在纸质阅读时代,纸质图书依靠印刷介质实现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图书出版者无法真正全面了解受众的阅读需求,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读者也较难寻找反馈渠道,读者话语权的缺失降低了阅读体验,但依托互联网音频平台的有声读物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问题,听众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等手段即时表达当下阅读情绪。对于有声媒体来说,想要获得持续盈利,除了保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与粉丝建立情感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重视在有声读物中的情感表达,能够使听众获得精神愉悦和情感共鸣,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激发听众的购买热情,增强粉丝黏性,并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实现商业目的。以儿童有声书《猴子警长探案记》为例,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增强儿童听众的代入感,使猴子警长与弗兰熊的形象深入人心,获得了极佳的市场反响,并衍生出各类周边产品。
(三)情景交融的视听美学价值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美学有过深刻论述:“艺术的目的是使想象在制造形象的悠闲自得的游戏中来去自如,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快乐。”因此,对有声读物的审美价值欣赏不应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而要注重文字与声音的整体契合,将播音者自身的情绪波动投映到作品中,给予听众情景交融的审美享受。虽然有声读物是听觉艺术,听众无法直观感受到气味、口感、颜色等具体形态,但是好的有声读物可以通过增强内容的场景化摹写和声音的情感投入,描绘充满想象力与情绪张力的虚拟空间,听众一旦进入了这一空间,就会随着有声内容产生情感起伏。《鬼吹灯》的演播者周建龙被誉为“播音散仙”,其浑厚饱满的播讲表达为原著小说增色良多。小说《鬼吹灯》中人物不下半百,各有脾气秉性,演播者通过纯熟技巧把握核心人物,以藏而不露的情感表达方式,使王胡八一、胖子等人物形象跃然而出。例如在关东军要塞中的胡八一悼词独白,用了一种低沉坚毅的语气,与胡八一善良又不失军人铁血的人物形象极为贴合,听众听了这样的表达,情绪也随着起伏,这是声音赋予作品的重生与再造。
(四)增强话语空间展示的传播价值
在传统语境下,有声读物的话语空间容纳的是传播者的价值输出。不论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内容还是充满技巧的声音,成熟的有声书作品固然能得到市场的青睐,但真正感动人心的还是听众自己表达内心世界的声音,自我表达是人类进行情感宣泄的重要渠道。得益于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将更多的新媒体技术代入有声读物的情感表达中,丰富了传播途径和读者的阅读体验。以儿童有声读物“萌兔故事”为例,依托新媒体平台引入宝贝秀、广场动态等社交传播功能,其中宝贝秀是引导孩子主动讲故事,给予孩子足够的话语展示空间,构建自己的情感表达世界。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萌兔还会进行个性化的语音趣味互动,而且支持录音、修音等功能,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录制专属的家庭有声故事,并通过广场动态实现即时发布共享,增强有声读物的人文传播价值,让孩子在有声阅读体验中获得教育,也间接实现了在听众使用过程中对有声书产品的宣传与展示。
四、结语
声音是情绪的流露,情感化表达是一种艺术。总而言之,增强有声读物中的情感化表达有着重要意义,脱离情感的有声书产品是不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只有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并借助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引发听众共鸣,并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要把握好有声读物的情感内核,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以灵活多变的方式,为听众提供更多具有多元价值的有声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