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框架理论看“中国学习的人”
——以纪录片《学习的人》为例
2020-02-23卢瑾
□卢瑾
韩国纪录片《学习的人》呈现的“中国学习的人”形象是怎样的?媒介塑造的“中国学习的人”的视觉形象与日常生活中“中国学习的人”的形象是否存在差异?媒介的框架构建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框架理论,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事实转换成主观认识的重要条件。在传播领域,框架的概念着力于媒介对社会事实的呈现。媒介通过框架对社会现实进行选择和重组,决定对社会公众说什么,从另一方面而言也就是以把关人的身份“全权代理”社会公众完成了对接收什么信息内容的决策①。媒介利用框架的过程与议程的设置,成为社会公众形成认知、态度甚至行为的依据。本文将利用戈夫曼的框架理论对上述所提到的问题进行思考。
一、研究对象
纪录片《学习的人》讲述了四名哈佛大学学生周游世界,参观中国、法国、印度、以色列、日本、韩国、乌干达和美国的文化历史和学习场所,采访学生和家长,试图展示当代的学习方法和动机。《学习的人》用英语主持、韩语叙述,描述了文化差异是如何影响教育和学习方式的。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纪录片《学习的人》在“中国学习的人”的污名化方面进行研究。纪录片《学习的人》的框架选择就是主要力量。但本文并没有全盘否认该纪录片的作用。相反,谈到的“提问文化中学习”“活着就是学习”等观点对“中国学习的人”去污名化有很大帮助。
二、“中国学习的人”框架分析
(一)“中国学习的人”框架“高层次结构”
从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来看,纪录片《学习的人》存在双重主题:文化与学习方式之间的联系的显性主题,而隐性主题则是否认中国的学习模式。从该纪录片每集对“中国学习的人”的解读来看,第一集《久远的欲望》中,谈到中国学生学习的“久远欲望”源于“家庭共同体”,“决心帮助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的一天只是为了学习而存在”。第二集《孔子的后裔》中,谈到“考试最早由中国人发明。对于东方人来说,考试是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的全部意义”。第三集《提问与背诵》中,认为中国“所谓的学习是将优秀的先人们的话语准确地记住”。第四集《最好的学习》唯一一次出现中国仍是较为反面的例子。在该纪录片的视角下,最好的学习是法国“为了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而努力”、英国的“小班授课”、美国的“表现自己”、以色列的“提问学习”。这里还特地谈到了“以色列的课堂上经常会问‘你的想法/意见是什么?’这与问‘你背下来了吗?’的中国不同,他们希望孩子们不是无目的地背诵而是参与更深入的思考”。第五集《再谈学习》(《<学习的人>背后的故事》)中着重谈到了东方学习的缺陷以及如何改善。在《学习的人》呈现的以上内容中,给中国学习模式下了大量定义,且对中国的取材有限,其认为的“最好的学习”在中国是否存在?纵然纪录片生产是对社会真实的建构,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但对基本事实的呈现不应过于片面、绝对。《学习的人》显现出的双重主题,是否说明其中媒体在框架的高层次结构上包容着客观呈现与“去”客观呈现的共存?
(二)“中国学习的人”框架“低层次结构”
从纪录片《学习的人》具体内容的语言、符号以及相应的修辞风格也即“低层次的框架”来看,其事实呈现、逻辑推测、观点评论甚至是非逻辑的臆断共存的情况并不少见。如在第一集中,报道者针对中国家长中午送饭到学校有这样一段评论:“哪怕是能给孩子的学习帮上一点忙,没有任何事是做不到的,这是中国家长共同的心声”,这时镜头转向孩子们的饭碗,有的孩子碗里只有少量青菜,甚至还有一位孩子吃着白饭。笔者认为,这属于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臆断:该素材的选取来自于河南信阳状元村,不管是学习方式还是学习环境都不能代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现状。事实上,该纪录片在中国选取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此。另外,在第二集中纪录片一行还去了一趟湖北科举博物馆,试图找到中国文化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然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中国人认为把书背下来就是学习,这种传统与强调个人好奇心的西洋教育完全不同。随着时间流逝,科举考试中的抄袭行为逐渐增多,新兴了各种作弊手段。”对社会公众而言,纪录片树立的这种形象将会影响大众对中国形象尤其是中国教育形象的判断与解读。
三、“中国学习的人”去污名化应对措施
“去”客观的框架对“中国学习的人”的污名化产生的是推波助澜的影响。如何消解这种对“中国学习的人”的污名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媒介呈现的内容应遵循平衡原则
平衡原则要求媒体在突出事件的主要方面、表达自己的倾向性的同时,要涉及事件的其他面。“中国学习的人”的框架选择中呈现的不平衡,导致中国的教育缺陷被放大,而积极意义则被忽略。媒体有责任准确呈现被报道对象的“典型形象”。媒体报道的准确性是指媒体所报道的信息客观真实,这不仅源于媒体人抛弃情感的理性思考,也源于媒体人不盲目迎合受众喜好的职业信仰。纪录片《学习的人》在塑造“中国学习的人”的媒介形象时,应尽量做到平衡主题分布。平衡客观的主题分布,既应包含“中国学习的人”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上不足的一面,也应包含“中国学习的人”通过刻苦学习努力追求梦想的一面。另外,在信源的收集上,应该注重采纳多渠道的一手信息。媒体对不同信源的采纳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媒介形象。
(二)受众应提升媒介素养
媒体与受众对“中国学习的人”从刻板印象到污名化的认识,不仅仅是传播与被传播的关系,而且还是相互影响、不断深化的过程。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对媒介环境的建立会产生不利的影响②。即使通常而言,受众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就是媒介,但受众也会根据既有的背景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并组合成主观现实。受众身处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而纪录片的可接近性高,其释放出的冲击波不断冲刷着受众的视觉结构。因此,通过媒介教育来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是极具可行性的。受众在信息选择上应通过较为权威的媒介获取“中国学习的人”的相关信息,并对所获取到的信息保持谨慎的态度,强化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三)适当借鉴好的学习方法
在“中国学习的人”去污名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并普及国外一些好的学习方式。正如在纪录片结尾韩国留美学生李真河所说,蓝玻璃之所以是蓝色的,不是因为它本身是蓝色,而是它吸取了蓝色以外的色光,而且蓝玻璃只反射蓝光。同理,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独处很重要,保持好奇心、沟通同样重要。但沟通得越多,独处的时间应更加重要。在学习方法的选取上,中国学生可以针对个人的情况,选取不同的学习方式。适当借鉴他国良好的学习方式,将其融入到本国的教育体系中,有利于中国素质教育的普及,促进教育公平。
四、结语
在框架理论下,媒介利用框架构建对“中国学习的人”的媒介形象,传递“中国学习的人”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大众利用受众框架对媒介所构建的形象进行选择性解读,并进行反馈,从而完成对“中国学习的人”的标记。实际上,“中国学习的人”媒介视觉形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只是选取了其在纪录片中呈现出来的特点,今后这方面的研究还将继续,其媒介形象的产生及塑造方式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注释:
①[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10.
②[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