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log到Plog:视觉转向的内涵、动因及反思
2020-02-23□周岩路颖
□周 岩 路 颖
Plog是一种记录生活碎片的新兴方式。顾名思义,Plog即Picture blog的简称,与Blog、Vlog属于同系列的衍生词,也被称为图片博客。通俗而言,Plog是指记录者通过照片拍摄记录日常生活,在照片的基础上进行拼接、涂鸦和美化后呈现出来的媒介形式。Plog中常常包含写实的文字和可爱的线条,以增加图片的趣味性、故事性和观赏性。制作Plog需经过三个步骤,即拍摄、修图和分享。
相较于纯图片,Plog更注重文字和图片的互动,着重突出图片的主题,并通过涂鸦使图片更美观,重要信息一目了然。与Blog相比,Plog侧重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注重观感体验,且相较于文字的记录方式,Plog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较好地弥补了文字不可考证的缺陷。与Vlog相比,Plog无需依赖脚本,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记录者在照片上添加文字和涂鸦制作成Plog,分享文本和图片符号,任何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素材,如“我的 Plog 日记”“宅家 Plog”“日常碎片 Plog”等话题内容包罗万千。
一、Plog(图片博客)的内涵
任何新形态媒介的传播都有迹可循。Plog的传播也由来已久,从其传播形式上看,Plog包含视觉传播的传承、图片功能的补充、自我表达的满足等内涵。
(一)视觉传播的传承
视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接触世界的能力,在认知世界层面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言:“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视觉化表达的形式愈发多样,“读图时代”的到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Plog以图片为载体传播信息,注重自身的可观赏性,其本质可视为一种视觉传播符号,承载着理解和记录功能,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冲击。与古老的洞穴壁画和以对实体外形再现的图画、照片等视觉作品相似,Plog展现着视觉审美的追求,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构图、呈现方式等都是视觉审美的构成要素。
(二)图片功能的补充
图像有着提供视觉信息的特点,以视觉元素解读图像包含的信息具有天然的优势,相比文字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官刺激,弥补了文本的枯燥。图像比文字更能冲击人们的认知结构,而图像的缺陷在于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解释框架,在不同语境下对同一图片的理解可能截然不同。与图片和视频两种视觉传播形式相比,Plog的显著特征在于以纯图片为基础,将写实的文字添加在图片上,以添加图片的趣味感和故事感。与上传纯图片不同,Plog蕴含着图片背后蕴含的故事,赋予图片丰富的人格化特征。与Blog相比,Plog增添了视觉元素,给观看者一种点开图片后重要信息便尽收眼底的“视觉体验”,视觉传播的内涵在图像符号和文字呈现中凸显。而相较于视频记录的过程性和长时性,Plog更倾向于用图片和文字表达瞬时性的美好。可以说,Plog集合了Blog和Vlog的优点,主要以图片与文字两种视觉修辞手段,添加辅助性文字和符号增强对图片的理解,呈现出图文一体的结构。
(三)自我表达的满足
技术的狂飙使得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和丰富着人们沟通交流的途径,信息传播的类型和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不断演进。新媒体技术丰富了视觉生产的载体和样式,带来了更为开阔的视觉体验。根据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基于特定需求动机使用媒介,Plog可以叠加涂鸦、文字等信息,制作和传播都较为方便,更易于网民进行自我表达,能够激发大众创作与表达自我的欲望。海德格尔在20世纪中叶曾提到:“我们所进入的时代是一个世界图景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对人来说已经变成一系列图景的组合。”②近年来,视频热、图片热的现象也侧面验证了这一预言。Plog作为生活碎片记录的载体,选材可以说覆盖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记录者自我表达和呈现的需求。
二、Plog的传播动因
(一)Plog满足了记录者形象建构的需要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到“面具”这一概念,指出“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角色——那么这种面具就是我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自我”。作为载体,Plog承载着记录者的形象建构,通过文字和涂鸦美化图片,既发挥了记录者的能力,又建构起其与他人之间的连接纽带。Plog的定位是对日常生活碎片的分享,以公开的方式促进了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的消解,将私人化的生活展示为群体镜像,迎合记录者形象建构的需要,满足了制作者自我表达、情感传递、娱乐需求、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需求。
(二)Plog简单、易操作且便于分享
从博客的衰落到视频博客的兴起,再到图片博客的流行,媒介在个体化表达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既反映出大众倾向于选择能为自身带来更舒适传播体验的媒介,又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转变方向。图像的转向是当代视觉文化发展的必然之势,Vlog(视频博客)对器材、运镜和剪辑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微博、B站等各大平台对Vlog的扶持,大量传播者涌入Vlog制作领域,拍摄质量节节攀升,对于新手而言准入门槛较高。而Plog则操作简单,仅经过拍照、制作和分享三个步骤便可完成制作,常见的修图软件如美图秀秀、黄油相机、天天P图等也纷纷推出制作教程,Plog的制作更为简单易学,信息浓缩在图片上,便于传播和分享。
(三)Plog能精准表达多重含义,为受众提供“一览无余”的观看体验
图片符号本身包含着隐喻、明示与转喻等多种象征意义,由于观看者的心境与阅历不同,对图片的理解难免会有偏差。而Plog通过添加文字,能够缓解纯图片带来的歧义,可以精准表达多重含义,使得阅读更具跳跃性、复杂性,能呈现出多向互动的特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视像成为一种可以复制和量产的内容,充斥在各种媒介中,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突出位置。Plog的观看耗时短,点开图片一览无余的特点,契合了大众碎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传播较为广泛。
(四)明星效应助推了Plog的流行
如弗洛伊德所言,观看能产生视觉愉悦感。Plog为观看者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视觉体验,但在其流行初期,与Vlog在国内的流行相似,Plog同样依赖于明星在社交平台上的普及。常见的Plog传播内容的社交平台包括微博、小红书、绿洲等,欧阳娜娜、古力娜扎等明星以“记录生活”为传播点,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分享着包括风景、穿搭、食物和日用品在内的生活细节,加深了观看者对Plog的认知。
三、Plog图片博客传播的反思
作为一种通过观感表达日常的媒介载体,Plog在图片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觑。
(一)对建构幻象的沉迷
视觉产品的普及无形中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图像是一种具象性的文本形式,Plog图片传播展示和记录生活的背后,隐含着传播者对符号的“建构”。按照费斯克的观点,大众可以生产意义、快感和娱乐,大众文化是复杂的“意义和愉悦”的生产过程。Plog创作者在呈现日常生活时,为提供视觉审美的最佳体验,往往在制作时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久而久之容易使人沉溺于感官刺激而迷失自我。Plog的图像化是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和再呈现的过程,尽管视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直观体验,但未必真实反映着外在客观世界。对于观看者而言,长期沉溺于Plog图片博客记录者的生活解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看者的意识和行动。因此,创作者和观看者均应当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对图像背后的意义有准确的认知。
(二)对视觉追求的反思
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从文字传播到视觉传播,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信息的形式和渠道。随着视觉修辞逐渐成为视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时代背后的逻辑及生成过程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对于视觉追求,在享受视觉快感的同时,理应警惕视觉偏好引发的负面效应。尤其是随着Vlog、Plog等新传播形态的兴起,以及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流行,短平快的视觉传播已经和文字传播比肩,尤其是Plog一览无余的观看体验更使人们习惯于沉溺在视觉快感中,加快了人们改变以逻辑性语言为主要传播模式的思考能力。Plog取材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及碎片化容易使人忽略人文内涵,图像阻碍了我们对文化传播的理性探索。正确感知和看待视觉追求,是我们在传播形式创新的背景下无法回避的课题,建构起具有丰富人文科学精神的视觉传播内容,避免因技术的便捷而形成图形霸权和丧失思考的局面。
(三)对私人领域的侵吞
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到,私人领域不同于公共领域,是以家庭消费及成员的社会化为关键的领域,具备“私人性”的特征③。Plog题材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原本较为私密的私人领域范畴,因为社交平台的公开性而变得公共化,现实生活经过互联网的放大,Plog分享博主的隐私公之于众。例如,现有的如生活、美妆、风景等千篇一律的选材引发观看者的审美疲劳,不乏Plog博主分享日常细节,如出行路线、居住小区等私密内容,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受众的评论也是Plog分享博主的参考要素,例如博主设置互动话题“下期想看我分享什么”后,受众会根据自身的喜好点赞、评论,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博主的内容导向,这也是对私人领域蚕食的一种方式。Plog博主应当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做好正能量和价值观的引导,营造健康规范的网络传播环境。
四、结语
从Vlog的普及到Plog的流行,彰显了媒介转向的特点。Plog作为记录生活碎片的新传播形式,彰显着视觉传播的传承、图片功能的补充以及自我表达的满足的内涵。与此同时,Plog的传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解决,Plog博主和观看者都应当避免对建构幻象的沉迷,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对图像背后的意义有准确的认知,传播具有人文科学精神的视觉传播内容,避免因技术便捷而形成图形霸权和丧失思考。此外,Plog分享博主应当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做好正能量和价值观的引导,营造健康规范的网络传播环境。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54-155.
②[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 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57-59,237.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