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定量分析
——2014—2019年获奖作品历时研究
2020-09-17唐琴
□唐琴
2020年,第3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关于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三十四届中国产经新闻奖推荐参评作品的通知》将调查性报道归为深度报道作品。2014年,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才将调查性报道从深度报道中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评选项目①。然而这种“待遇”只持续了5年,2019年的中国新闻奖又重新将调查性报道纳入“通讯与深度报道”这一评选项目中。
笔者通过整理中国记协网公布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找到23篇调查性报道,自2014年到2019年,每年获奖作品数量分别为 1、2、4、7、3、6,这 6 年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情况有一定的波动,影响获奖的因素是什么?在目前的新闻业态下,优秀的调查性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中国新闻奖对调查性报道的价值取向如何?笔者对这6年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以上问题。
一、调查性报道分析与发现
(一)获奖数量和趋势
在2014年到2019年的6年间,2017年第27届中国新闻奖有7篇新闻获得调查性报道奖项,占中国新闻奖获奖总数的2.43%,达到这6年的顶峰;2019年虽然也有6篇之多,但是获奖占比不大,只占1.71%;近两年的势头有下降的趋势,成绩并没有2017年灿烂。
表1 2014—2019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数量和趋势表
由表1看出,2017年是一个拐点。2014—2017年,获奖的调查性报道数量逐年增加,占比也是持续增长,但是2018年调查性报道获奖数量下幅度下降。
中国新闻奖的获奖总数逐年增加,而造成2017—2018年调查性报道获奖数量断崖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融媒体的发展。
2018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项”,当年就有50件融媒体作品获奖,占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总数的17.6%,主流新闻奖重心也随之向新媒体和融媒体偏移。虽然新闻奖获奖名额逐年增长,但是媒体融合作品参评数量的“暴增”给传统媒体新闻作品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获奖数量的急剧变化也会带来题材分布、总体报道倾向等其他情况的变化。
(二)选题特征
本文将选题细分为民生问题(包括医疗卫生、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等)、贪腐问题、灾难报道、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他。
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主要选题方向以及各个选题的数量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19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选题方向及数量表
从表2可以看出,社会民生问题是新闻调查主要的选题来源,具体涉及医疗卫生、就业、农村建设等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23篇调查性报道中,民生问题的调查性报道有14篇,占比60.87%,超过半数。
生态环境问题是重要的选题来源之一。从这几年的获奖情况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性报道被主流新闻奖重视。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都有获奖的调查性报道主题为生态环境问题,这两篇报道分别是《甘肃祁连山:问责风暴下的生态突围》《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关于河南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清障疏浚工程的调查》。
贪污腐败问题也是调查性报道的重要选题来源,特别是近几年,关于贪污腐败问题的调查性报道作品频频获奖。在本文的研究文本中,有3篇关于贪污腐败问题的调查性报道,2017年的两篇分别是《一纸推广证 几多“生意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乱象调查》,前者揭露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违规收费敛财问题,后者揭露了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乱象。2018年的《这28项治疗我都没做过》揭露二级公立医院利用老人虚开治疗费,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揭露社会各方面的腐败问题本身就很具挑战性,需要记者明察暗访,深度调查取证。近几年,新闻快餐成风,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非常优秀的贪腐问题报道获奖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灾难报道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2015年获奖的《昆明这一夜》和2016年获奖的《牺牲》都是此类题材作品。记者用细腻的笔法记录灾难,牵动着受众的心。但是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已连续3年没有出现灾难题材的调查性报道,灾难报道受青睐的程度有所下降。
其他题材包括社会舆论事件以及人物记录,例如2017年的《让正义不再迟到》和2018年的《54年,老兵回家路》。《让正义不再迟到》这篇报道的记者深入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专案组进行独家深度采访。《54年,老兵回家路》是《南方周末》独家专访王琪从军时的老班长及其老战友的集大成之作②。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题材正在不断丰富。民生问题还是最主要的题材来源,且有报道数量持续增长之势。生态环境是近两年主流新闻奖较为重视的题材。
(三)报道倾向
按照报道的社会作用,调查性报道选题倾向有正面报道、中性报道以及负面报道。本文的23篇研究文本中,选题为正面倾向、中性倾向以及负面倾向的报道作品数量以及占比情况如图1。
图1 2014—2019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选题情况示意图
如图1所示,23篇中有11篇负面倾向选题的报道,占获奖调查性报道总数的47.83%;有8篇正面倾向选题的报道,占比34.78%;还有4篇中性报道,占比17.39%。调查性报道虽然在传入中国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揭丑”报道,调查性报道的内核仍然没变,即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
表3 2014—2019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报道倾向变化情况表
这6年间,获奖调查性报道作品中的正面倾向报道、中性报道、负面倾向报道的变化情况如表3。
总体上看,正面倾向的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负面倾向的调查性报道在2017年出现了反常态化的暴增,其他年份都是平均1篇负面倾向报道,而中性报道呈“W”型运行规律。大致上看,除2015年负面报道数量与正面报道数量持平外,2018年以前,每年正面报道的数量还不到当年获奖调查性报道总数的1/3,2018年开始出现了“反超”之势,到2019年正面题材的报道数量超过了中性和负面报道的总和。调查性报道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其实践与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内涵并不一致。在中国,调查性报道不再局限于“揭黑”,注重表达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意见,已经跳出了简单的批评和揭露的范围③。从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报道倾向趋势可以看出,正面报道逐渐占据优势。
(四)获奖媒体级别
历届评选办法都强调,“要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新闻单位”,将获奖的媒体按照级别分为中央级、省部级和地方媒体三级。6年间,调查性报道获奖媒体级别情况如图2,每年的获奖媒体级别情况如表4。
23篇调查性报道中有14篇来自央级媒体,占比60.87%,超过总数的一半;有6篇来自省部级媒体,占比26.09%;有3篇来自地方媒体,占比13.04%。从这6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各个级别媒体获奖调查性报道作品总件数完全是按照媒体行政级别的高低排序。
从每年的获奖情况看,2016年后,中央级媒体的调查性报道获奖数量连续4年都比省部级和地方级媒体多,省级媒体几乎平均每年都有一篇获奖作品。近两年,各个级别之间获奖数量的差距正在缩小。
图2 2014—2019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媒体级别占比
表4 2014—2019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各媒体级别获奖数
二、调查性报道的价值取向
(一)政治导向突出,紧跟时代主题
调查性报道往往和社会大变革紧密相连,而且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调查性报道具有很强的正面宣传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强调“正面宣传为主”方针。陈力丹认为,新闻媒体对于负面信息批评解读得有理、有力、有节就是一种正面宣传,因为取得的传播效果是正面的④。近几年,正面或者中性题材的报道也成为优秀调查性报道的重要题材来源,获奖作品中,正面题材和中性题材报道的获奖率逐年上升。
在国内,调查性报道的最终目的并非为了揭黑,而是通过揭露某一事实,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最终依靠舆论压力迫使问题得到解决⑤。根据笔者的统计,23篇研究文本中有11篇主题来源是负面信息的报道,有的揭露贪污腐败问题,如《一纸推广证几多“生意经》;有的关注弱势群体,如《大学女教师患癌被开除事件调查》;有的表达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如《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关于河南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清障疏浚工程的调查》。以上关于“负面信息”的报道都属于对社会中存在的弊端的揭露,最终目的是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负面话题最后取得正面宣传效果,这是与“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政治导向是相吻合的。
其次,调查性报道围绕主题,结合新闻宣传重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获奖的23篇调查性报道中,关于脱贫的就有5篇,分别是《便民银行开到村民家门口——本市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调查》《三十年回望塔元庄》《一个小山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启示》《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时光切片”见证一个家庭40年巨变》。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2017年以后,贪污反腐题材的调查性报道多次获奖。2018年时逢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获中国新闻奖的6篇报道中有4篇报道涉及改革开放主题,从不同角度回顾和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壮阔辉煌的变革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
(二)注重新闻价值
第一,重大性。在新闻价值的选择上一直都突出重大主题,彰显时代特色,越是重大题材,越容易出新闻奖。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有巨大的社会影响,更容易获得新闻奖。
第二,趣味性。新闻报道有趣味性才会吸引受众的关注,除了事件本身具有吸引力,还与记者的写作能力有关。调查记者除了需要揭露被掩盖的事实,还要重视事实展现的写作方法——讲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新闻事实呈现出来。例如《54年,老兵回家路》这篇报道,记者通过零距离采访主人公,用细腻的笔触呈现出一段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人性故事。
第三,接近性。报道题材方面,民生题材的调查性报道每年都是获奖的“主力选手”,平民视角、平民关怀的作品更容易获奖。从获奖媒体级别看,省部级与地方级媒体获奖数量正在缩小与央级媒体之间的差距。地方媒体在某一地域新闻的触角更广更深,更接地气,能够挖掘地方特色,用身边事体现“时代之问”“时代之痛”“时代之暖”。
(三)在大主题中展现小情节,在小故事里呈现大时代
本文的23篇分析文本中,主题宏大的调查性报道并不在少数。《‘直过民族’过得好吗?》对“直过民族”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大规模报道,紧扣“直过民族生活”的宏大主题,巧妙设置议题。例如描写记者到来时,村民对陌生人到来的好奇和惊慌,真实展现“直过民族”的生活困境,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类作品选题立意方面坚持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精心剪裁、严格挑选出了诸多具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件本质特征的小情节、小片段,并且做到了围绕主题、详略得当地谋篇布局,呈现化大为小、小中见大的表现效果,做到在大主题中的展现小情节⑥。
还有一类获奖报道是把主旨思想包裹在具体的事件之中,在故事讲述中生动展现内涵,让受众主动发现主题。例如,《“时光切片”见证一个家庭40年巨变》《一幢楼和一个县——追寻40年间桓仁主政者的工作轨迹》这类调查性报道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宏观背景,以一个家庭的变化,或者一个岗位的工作者的故事为突破口,通过小切口反映大的时代主题,写出新意。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2014—2019年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进行量化分析,了解主流新闻奖对调查性报道的价值取向,给业界发展调查性报道提供一点参考。现在正是融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不只是调查性报道,所有传统媒体新闻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调查性报道的社会期待并没有消减,这便需要调查性报道从业者坚守新闻专业精神,抓住媒体转型的机遇,践行“四力”,生产出对社会有利的优质调查性报道。
注释:
①张玉洪.为“调查性报道”正名[J].青年记者,2015(19):39-40.
②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pingjiang.zgjx.cn/NewsAwardingSys/WksPublicsubmittedAction/todetails.do?id=8a89901063624d30016362a8e96100ff.
③高燕燕.如何赢得调查性报道的正面效果最大化[J].法治新闻传播,2014(03):64-67.
④许佳楠.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研究[J].青年记者,2018(26):20-21.
⑤杨晨光.浅谈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特征[J].新闻世界.2016(11):90-93.
⑥李晓.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报告[J].中国记者,2018(06):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