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的新视野
——评《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
2020-02-23刘会清
刘会清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党的作风建设搞得好,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就强大,党的事业就能够取得胜利;反之,党的整体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就虚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陈云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做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是与党自觉锻造并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分不开的;但是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使自觉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成为党的终身课题。党的十八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复杂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清醒和“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自觉担当,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开启并持续推进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桂树的《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一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当其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在列宁的亲切关怀和共产国际的大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不仅如此,列宁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亲自领导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领导了俄国共产党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跨越,为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也事实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最为直接的历史参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一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单就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来看,长期以来,学术界的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出两个特点:一个是局部研究多,整体研究少;一个是零散研究多,系统研究少。因此,这部著作不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完整系统地呈现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的精神面貌,而且也完整系统呈现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和当代价值,从而为学界今后这方面的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视野。综观全书,该著作主要做出了三个方面的贡献,并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三个方面的贡献
一是提出了“党风”的新概念。作者认为,已有的对“党风”一词的定义无疑为我们进一步提炼党风的要义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照,但是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可商榷之处。具体表现在:第一种是存在着对党风认知简单化问题,仅仅把党风视为是党性或世界观的外在表现,抛开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党风形成的指导作用;第二种是存在着从作风到作风的同义解释问题,使人不得要领;第三种是把党风同党的优良作风等同化的问题;第四种是根本没有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党风形成中的指导作用问题。作者给出了“党风”全新的概念:所谓党风,即党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表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可被感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可以说,该著作对党风概念的新界定,为从关照对象、指导思想、统摄范围等方面研究并推动党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切入点和可操作性的抓手。
二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建构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的科学体系。在理论层面分三章阐述:第一章从主客观相结合的维度交代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得以形成的国际、国内、党内背景和主体条件。第二章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包括反对教条主义、维护党的团结、反对个人崇拜、提倡反腐倡廉在内的四个方面的党风思想,点明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得以形成的理论渊源。第三章提炼了包括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党必须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党的团结统一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在内的三个方面的列宁党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突出的政治性、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生动的实践性、严密的组织性、坚定的革命性。在实践层面集中在第四章,通过对列宁对党内形成理论联系实践作风路径的探索、对密切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实现路径的探索、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路径的探索的研究,集中展示了列宁党风建设的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对列宁党风建设实践的历史局限做出了客观分析。这样就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建构起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是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呈现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在中国的创新发展。面历史层面:一是扼要交代了列宁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强调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思想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二是以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的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为切入点,凸显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创新发展;三是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党风思想与实践为切入点,呈现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在现实层面:以习近平的党风思想与实践为切入点,展示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这样就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完整呈现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进而彰显出其深厚的当代价值。
二、《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的三个鲜明特点
第一,整体性特点。以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为主题,向上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党风思想,向下延展到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贯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历史进程。
第二,系统性特点。通过列宁党风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实践探索五个方面逻辑缜密的系统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构建起了列宁党风建设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三,时代性特点。该著作是以研究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为主题,但是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集中关照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实际,充分彰显出其研究所包孕的丰富当代价值。
总之,该著作的三个贡献和三大特点使其成为一部研究列宁党风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力作。虽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今后的研究尚有进一步深化的余地和拓展的空间,但是该著作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无疑是开拓了研究的视野,因此,该著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