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0-02-23付媛媛
◎付媛媛
在初中,很多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学生的汉语语言思维迟钝,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较为匮乏、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需要强化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开拓。实践证明,根据学科特点,语文教学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是拓宽了语文学习途径。研学旅行是一种实践学习的途径,它是独立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相互补充和互为提高的关系,能够让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途径[1]。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开篇是三篇写景散文,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和时节,引导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参与实践探究,在探究自然中理解、体验与感悟课文,从而更好掌握课文内容和体会课文情感。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做好充分的研学旅准备,等活动后,可以让学生谈感想、心得,尤其是从文化层面与语文知识上多下功夫,并让学生根据研学实践写一篇写景散文,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等语文核心素养。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很好地运用语文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旅行实践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学生不仅可以在旅行实践中收获很多不一样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在旅行实践中运用很多语言文化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当看到河湖边夕阳西下、鸟儿飞翔的情境时,有文化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叹,而没有文化的人则只会感叹道:“好漂亮啊,好多鸟啊。”当登上群山之巅,俯视群山之景时,有的人会不由地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人则只会感叹:“好壮观啊”。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研学旅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建构与运用等核心素养。
同时,研学旅能很好有效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比如文言文、古诗词等外,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的文化传承。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不能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与研学旅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更好地理解蕴含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学习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卖油翁》一课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社会生活中调研,调研一些与之相关的熟能生巧的活动,比如银行点钞、包馄饨、夹糕点等,通过这项研学旅行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感悟应该发现他人的长处,激励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勤学苦练。
二、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研学旅行活动主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学旅行教学,同时在此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结合语文新教材、新课改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作为中心要点,与研学旅行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创新相关的研学旅行活动主题[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在初中语文研学旅行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创设爱国主义的研学旅行活动主题,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
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天下国家”,其主题是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它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等活动项目,引导学生组建研学旅行活动小组,先查阅互联网与图书馆,之后留下几天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比如探访本地的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搜集与整理更多的资料。
(二)任务驱动开展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不是一项单纯的游玩或者旅行活动,而是应该在明确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活动,让各个小组与相关学生根据任务进行相关实践,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研学旅行,更好提高学生研学旅行的效果,从而为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好坚实的基础[2]。
例如,对于上面所述的爱国主义研学旅行活动的主题,教师可以根据主题中含有的探究互动创设相关实践任务:本地博物馆的哪个主题和时间段中有关于爱国主义主题的内容?博物馆与纪念馆中的相关爱国主义主题的内容,是为了纪念谁或者哪次事件?为什么要纪念这些?其中含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名言或者诗歌?看到这些内容你有哪些感触和收获?请结合研学旅行的实践,探讨其中故事、名言和诗歌的深刻内涵,并创作黑板报、手抄报、书法作品和演讲稿等。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与学生结合这些任务,积极地进行研学旅行。
(三)小组合作开展研学旅行
在初中语文研学旅行活动中,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项活动,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均匀地按照5 人一组的规模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担负不同的职责,比如组长、副组长、资料员等,通过结合主题任务,各个小组内部之间通力合作,共同结合主题探讨任务,开展小组研学实践活动。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智能设备和新媒体工具进行探究,比如可以运用微信群、QQ 群等进行联系,这样可以更为高效地将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与分享,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分享成果。
例如,以“爱国人物故事”的任务为例,各个小组需要从互联网上搜集与整理本地区的相关爱国历史故事,去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教育基地去探寻爱国人物故事,以及通过采访老人获得相关爱国人物故事的素材。接着,小组内部可以结合搜集的素材,加入一些细节描述,比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与动作描写,想象当时情景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将这些内容整理成研究报告,以演讲稿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爱国名言展示会”的任务中,小组的成员可以分别取搜集相关爱国名言,并将它们按照历史阶段进行分类,组长可以将它们汇总起来,召集组员一起研讨,并结合爱国人物故事进行探讨,创设黑板报和幻灯片等作品。
(四)研学旅行融合语文内容
为更好将初中语文研学旅行活动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在研学旅行融合语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3]。
例如,对于爱国主义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教师可以融合以下类似的语文内容,创设学习任务:一是结合爱国主义的主题和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写一篇演讲稿或者议论文;二是结合本地爱国人物故事,开展小组实践报告会等活动;三是结合历史发展历程和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相融合,开展主题研讨会等。教师通过创设这些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真正落实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在具体实行研学旅行时,要真正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途径、促进学生更好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探究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包括创设研学旅行活动主题、任务驱动开展研学旅行、小组合作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融合语文知识,教师通过有效落实这些举措,为高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