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直播活动的助力编排

2020-02-23朱彬元

视听 2020年7期
关键词:稻作嘉年华壮族

□ 朱彬元

一、助力编排的意义

在电视媒体业内,直播活动是检验一个频道节目策划、技术支持等指标实力的标杆。所以,对于每一场直播活动,主办方都会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如何扩大影响力,如何提高收视期待值,一直是直播策划人员关注的要点。

作为主流媒体,广西卫视不断优化节目质量,在播出编排的工作上更是别出心裁。特别是对一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直播活动的编排,可谓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提前为直播活动做“助力编排”。

助力编排是针对某个直播活动,对现有的节目资源整合之后进行特别编排播出,以达到助力直播活动的目的。广西卫视的团队在播出编排上应用创造性思维独辟蹊径地紧跟“壮族三月三”的题材进行设计筹划,分析时段,结合节目资源做出合理编排。广西卫视的助力编排提前两周进行宣传,提前一周进行系列节目编排播出,从民族习俗、民族音乐、民族美食、民族服饰等民族文化元素着手,将不同类别的节目安排在不同时段播出。

二、助力编排之开路先锋:宣传片

电视编排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也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包括系统性原则。

(一)精心制作以“壮族三月三”为主题的宣传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广西世居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各族群众都会欢聚在一起,开展唱山歌、芦笙踩堂、顶竹竿、抢花炮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

为了营造气氛,在每年“壮族三月三”之前,广西卫视都会率先推出系列宣传片。2017年,广西卫视播出的宣传片有《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宣传片》《三月三形象宣传片》《宜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河池市系列活动暨宜州第八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宣传片》《三月三大直播唱吧活动宣传片》《三月三游乐在黄姚宣传片》《玉林三月三直播宣传片》,以及“壮族三月三”主题音乐电视《广西尼的呀》等。其中《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宣传片》的制作最为优质,开场就是壮族小伙子击鼓,以壮族人民的传统方式向世界发出热忱的邀请,随之是色彩斑斓的绣球、绚丽多彩的壮锦……整个宣传片创意独特,画面优美,制作精良,人们即使身处他乡,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美广西的山水风情、民族之美。

(二)轰炸式编排

2017年农历三月初三是3月30日,以“壮族三月三”为主题的宣传片从3月20日开始排播,播出密度达到每天80多条,播出时长累计40分钟左右,占全天播出总量的2.7%。广西卫视从“壮族三月三”总形象宣传到本年度的活动盛会的经典内容、不同区域将举行的庆典活动等入手,在宣传编排上使用轰炸式编排法。

一个宣传片要播出3次才能给观众留下印象,播出7次才能使观众记住其所传达的信息①。广西卫视这种高密度的滚动播出既热闹了电视屏幕,又营造了喜庆热烈的节日舆论氛围,很好地宣传了即将到来的民族节日“壮族三月三”,重点是使观众记住了其所传达的信息:“壮族三月三,广西卫视3月30日全程直播!”

三、助力编排之整合节目资源

一直以来,广西广播电视台高度重“壮族三月三”的直播活动,可以说是集全台之力,整合优势资源,提前策划,周密部署,通过多种报道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宣传“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盛况。

作为面向全国的窗口,广西卫视更有责任展示好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广西人民和谐稳定的美好生活。因此,在“壮族三月三”直播活动之前,广西卫视团队集思广益,整合资源,编排播出了一系列的助阵节目。

(一)火眼金睛选节目

2017年的“壮族三月三”直播活动,广西卫视整合筛选到的节目有《我要上三月三节目展播》的《猴鼓舞》《乜喽巧啊巧》《瑶梆声声卷春雷》,《广西故事》民族文化系列《刘三姐》《侗族大歌》《壮族天琴》等,纪录片《人间三月天》《三月的召唤》《相约美丽南方》,专题片《稻之韵——壮族稻作文化民歌展示》等,广西卫视《时尚中国》节目组特别策划制作的《时尚中国之“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别节目》,公共频道提供的动画片《百鸟衣》(壮语标准音版)、《大战人熊婆》(靖西壮语版)、《壮锦的故事》《窍哥》《灯花儿》《海上丝路南珠宝宝》等。

2018年“壮族三月三”直播活动整合到的节目资源有:《晚会“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相约寿城》(贺州)、《广西故事》民族文化系列、《新加坡三月三活动(三姐文化狮城行)》、《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新加坡分会场等,影响力已经到了海外。

可以说,无论是男女老幼,总有一档宣传“壮族三月三”的节目适合观赏。

(二)资源共享节目有深度

《稻之韵——壮族稻作文化民歌展示》这档节目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宣传“壮族三月三”的精品项目,由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创作团队和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联合制作。该节目以稻作文化为故事线索,用民歌的形式系统地整合广西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保存至今的稻作历史,通过演播室大型舞台表演的形式,配以田园诗画般的舞台布景,载歌载舞描绘一年四季田间劳作、播种、收成的情景,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山间农寨,身临其境感受广西稻作文化的深厚底蕴,享受广西田园风光之美。《稻之韵——壮族稻作文化民歌展示》里程碑式的民歌作品,综艺频道团队精益求精的制作,把凝聚了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以极具意境和舞台美感的表演,通过电视的镜头和渠道,弘扬和推广了壮族的民歌和文化。

广西卫视选择把《稻之韵——壮族稻作文化民歌展示》编排在“壮族三月三”直播活动前夕晚间9点的黄金时段播出,可谓是意味深长。这样的助力编排,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壮族等民族的原生态民族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入了解有着近万年稻作历史的广西厚重而灿烂的文化。

四、品质直播收获大

2018年的“壮族三月三”直播活动,广西卫视进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现场直播《2018唱游丝路腾跃广西——广西卫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晚间又进行了《唱游丝路——2018“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歌大汇演》的现场直播,全天直播时间长达11个小时。今日头条、新浪、新浪直播、新浪看点、爱奇艺、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广西IPTV、靓TV等各大网络平台也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全景式展现“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直播活动,全方位展示广西生态宜居、热情好客、幸福和谐的新时代形象,营造了“壮族三月三”欢乐、祥和、热烈的氛围。

广视索福瑞33城市卫视实时数据显示,广西卫视2018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直播活动的动态排名最高升至第三名。全国35个城市累计收视人口达538.5万,其中广西卫视单频道收视人口达367.6万人②。好的收视效果提高了广西的知名度,增加了广西的影响力,使得广西卫视对正能量的传播愈发强劲。

五、结语

广西卫视对节目进行精心策划编排,编排播出的节目有权威、有自信、有意义、有亮点。在直播活动之前,有效解读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广西世居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技艺,展现广西秀丽的自然人文景观等,可以说是用足主流媒体特有的优势,对“壮族三月三”的大型直播活动进行重点铺垫,很好地引导了舆论,充分展示了广西卫视“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争创一流”的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广西卫视重视节目编排,创新了传播方式,拓展了传播渠道,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功的编排对电视内容的传播确实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注释:

①李艳.电视包装与编排[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07.

②参见原广西电视台《视点》2018年第04期。

猜你喜欢

稻作嘉年华壮族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嘉年华里的大肚子熊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世界八大跨年“嘉年华”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三生 追梦嘉年华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文淇我的灿烂嘉年华
赣榆区麦秆还田稻作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