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虹市首富》:影视本土化改编的影响因子

2020-02-23姚雪吉喆

视听 2020年7期
关键词:布鲁斯首富本土化

□姚雪 吉喆

《西虹市首富》是开心麻花团队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由闫非、彭大魔联手执导,影片不再拘泥于一贯的舞台剧影视化,而是将1985年上映的《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进行本土化改编,从剧本到表演,都打上了“开心麻花”式喜剧烙印。在本土化改编过程中,保留了“意外继承遗产—花掉高额考验金—最终继承遗产”的叙事主线和部分细节,但由于不同国家、时代、文化背景、商业诉求的差异,在改编过程中对情节设置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

一、主线外的情节差异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讲述了棒球运动员蒙弟在最贫困的时候天降横财,只要他在一个月之内花光3000万美金,就能继承舅公3亿美金的遗产。于是,蒙弟开启花钱不眨眼模式,然而钱却意外翻倍,最终通过“谁也不要选我”的口号竞选纽约州州长,从而花光所有考验金顺利继承遗产。通过参与选举,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金钱观念、选举制度和政治体制,使影片成为带有黑色幽默的社会讽喻剧。

《西虹市首富》基本保留了原作叙事主线,以主人公王多鱼如何在一个月内花光10亿元为主线,与财务小姐的感情纠葛为辅线,讲述了主人公由继承天价遗产的激动到费尽心思花光钱的疯狂,再到钱款反而倍增的焦虑,直至最后推出“减肥险”过关。中间穿插了踢假球、被碰瓷、学区房投资、与股神吃饭、表白夏竹、夏竹被绑等情节,其中踢假球、碰瓷、学区房等情节属于社会热议话题,显现出导演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观照和讽刺。王多鱼最终用人性中的善战胜了金钱的诱惑,成功继承300亿。

对比两部电影的情节设置,《西虹市首富》本土化改编与原作相比,有几处比较明显的不同,但是并没有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情节,甚至消解了喜剧在感官刺激之外难能可贵的理性精神,导致全片的“降格”①。

二、考验金的使用方式不同

考验金作为叙事重点,故事都是围绕考验金的处理方式进行展开,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继承的规则、采取的手段、临界点反应均有所差异。

(一)继承规则的不同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里的舅公以小时候抽烟的经历,阐述了为什么要限期花钱的目的,将一个长辈的智慧和良苦用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西虹市首富》架空了继承规则的深层含义,规则制定这一行为失去了有价值的动机,沦为一场浅薄的闹剧。

(二)采取终极手段的不同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中,绞尽脑汁通过竞选州长花完了这笔钱,向观众揭露了商界财阀与政治之间的勾连,直指美国选举制度的问题,从而引发观众对政治体制的思考,体现社会讽喻剧的责任感。而这样的情节明显不符合我国国情,所以作为喜剧呈现的《西虹市首富》将选举的桥段改为售卖“减肥险”,通过这样一反常理的操作把钱花光。在这个过程中,将国民仇富和一些人爱占小便宜的劣根性放大。在影片的这个桥段中,使用快节奏的音乐配以快速剪辑,将受脂肪险金蛊惑下的各行各业人们的状态一一展现,奇观式的行为为影片增添了密集笑料,然而欢笑的背后是空洞的价值能指。

《西虹市首富》在花光考验金情节设置的过程中,缺少现实生活和情感逻辑而放大了怪诞行为,与《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相比,缺少现实的质感,显得批判现实的能力不足。在《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中,能通过情节设置层层推进,映射出美国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

(三)临界点反应的不同

《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花光所有钱的时候,之前奉承他的酒店经理、服装师对他的态度被打回原形。但是依旧有朋友愿意解囊相助,陪他度过余生。用这样的方式体验到人间冷暖,转变对金钱的态度,这是布鲁斯特舅公的良苦用心。在《西虹市首富》里的挥霍和营救,使王多鱼通过了二爷的终极考验环节。这样的处理手法简单粗暴,生硬地与主题挂钩,缺少了意犹未尽的意味。

三、人物及关系设置的不同

《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鱼是三流足球守门员,与原作中的棒球接球员不同。一方面,棒球在我国并不普及,另一方面足球在中国有着更为复杂的情绪,像是扶不起的阿斗,爱恨交织话题度高。加之电影上映时间是2018年7月27日,当年俄罗斯世界杯刚刚结束,外在氛围浓郁容易借题发挥。

在人物关系方面,《西虹市首富》比《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更复杂。后者没有延展更多的感情线,唯一一次示爱也是在对方背影消失后淡淡说出。喜欢对方的前提不是为了利用,而是切实感受到对方的善良与真诚。此外,监督员与舅公没有情感纠葛,只是尽忠职守完成老人的遗愿。而《西虹市首富》中扩展了王多鱼与庄强之间的友情、与夏竹之间建立在利用基础上的爱情、二爷和二奶的同性恋情,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制造且放大了喜剧因子,这样更适合商业片的操作手法。

1902年麦克奇翁创作了小说《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一直到今天118年的时间里,在各个国家地区有过13次改编,堪称经久不衰的热门IP,不过每次改编,情节上都有所差异。本土化改编对主题有着不同的阐释与处理,与以下几个方面息息相关。

首先受制于不同时代和国家的情况。《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上映于1985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腹背受敌,夹缝于两次金融危机中。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政策,但第九次金融危机的硝烟并未完全散去,国民经济、通货膨胀、失业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而中产阶级家庭疯狂进入消费的年代,美国人的娱乐休闲消费支出增加了一倍多,美国富人把炫耀式消费推向了新的高潮②。电影《华尔街之狼》和《当幸福来敲门》就是那个时代不同阶层的一个缩影,这个时期,社会贫富差距逐步变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的创作多了现实主义色彩。

《西虹市首富》隐去具体的城市,架空时代背景,将故事发生在虚拟城市西虹市,采用了超现实的叙事手法,将焦点集中在喜剧创造上。在剧本设定方面,通过让生活中可以发生但不会发生的一些荒诞之事成为现实,并让观众看到其后果,来安排影片的叙事逻辑。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实,加之相应的艺术表现,达到喜剧效果,博人捧腹。

其次,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金钱观的不同。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为人处世方面更加懂规矩,比如王多鱼尽管潦倒,但是“贫贱不能移”,作为守门员就要守得住底线,不会因利妥协而选择踢假球。在面对来自金钱和人性的终极灵魂拷问时,尽管纠结,但依旧选择了“人性”,这些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相吻合。《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并没有凸显主角光芒,泡妞打架,他有普通人的缺点,也没有放在道德的神坛上接受审判。

再次,创作目的不同。《西虹市首富》继承开心麻花的喜剧基因,所以在本土化创造的过程中,偏重语言冲突、巧合设计,导演集中火力烹制喜剧效果。沈腾的表演将王多鱼性格的对立面进行融合,在这种对冲突情绪的把控里很好地释放出喜剧本该具有的张力。《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是当时的喜剧大师理查德·普赖尔,他在出演该片时已经因喜剧脱口秀编剧两获艾美奖,但是在这部剧里,其表演乏善可陈。反过来看,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容易让观众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情绪不被表演牵制,更大力度地彰显社会讽喻剧的精神内核。

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市场诉求,在面对同一剧本时,导演也会有相应的阐释和处理方法。《西虹市首富》票房收获25.27亿,但是喜剧不能止步于迎合观众笑料、追求市场效益,也要兼顾深层语境表达,承担起反映现实的责任。

注释:

①廖夏璇.“转译”的困境:一次“降格”的本土化改编——电影《西虹市首富》观后[J].东方艺术,2018(16):93-97.

②余金声.揭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消费主义的面纱[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布鲁斯首富本土化
《西虹市首富》:套路是永恒的,冷暖是自己的
吴亚军: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布鲁斯·鲍文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捡”来的世界首富
请给我一幅画
周群飞成为十年来第四位新女首富及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