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应关注情感因素的渗透

2020-02-23张海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心情感作文

◎张海英

“文为心声”,佳作是抒写真我情怀的,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心理变化大,情感丰富,对人对事对生活常常有自我的看法,而在写作中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内心情感。原因之一是初中作文教学更多的是为应试服务,偏重于技巧和框架,缺少了内心情感的引导,呈现出不少素材雷同、表达牵强的格式化作文。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体验,能有助于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达到“以情优教”的效果,改善初中作文的雷同化格式化现象。

一、以真情唤起共鸣,让作文诉心声

卢家楣在《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一书中指出: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中既存在认知信息的传递和加工,也存在情感信息的交流和体验,是情知相依、共存的过程。

教师上作文课给出一个作文题,就开始审题、构思、列提纲的训练,学生头脑中往往形成的是知识和技法的理智叠加,作文成了编筐,没有真情地诉说,就开始完成任务似的挤压材料。所以,在他们的认知中就是家人做饭洗衣、送自己上医院是感动的,作文中常会写突然间发现花草树木或美丽可爱或挺拔坚强就给自己带给启示,这样缺少了自我情感的浸润,他们的表达多是牵强无表现力的。

不是学生从不曾有过情感的震动,而是教师的作文指导没有触发唤起他们的内心。作文教学同样要求教师的情感投入,通过教师真挚情感地表达,激发学生的内心波澜,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情感驱动下进行作文。可以说教师充满真情的指导是学生个体与生活经历的纽带,是学生情感的触发器。

例如:笔者上作文教学课《难忘的一幕》时,以饱含深情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上初中时难忘的一幕:

那是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自己因自行车又坏了,艰难行路。气冲冲地回到家,扔了车,责怪父母的不关心,在房里生闷气。母亲进门,跟我谈了家里生活的不易,还有父亲用加班费给我买了一双保暖鞋。在母亲的话语中,我的内心被触动了,看到漫天大雪中,父亲穿着单薄的衣服蹲在地上,用满是红肿的血口子的手为我修车,满是油污的车链子一次次划过干裂的手,拉开更大的口子,雪落满身……那一幕定格在年少的我心中,难以忘怀。

学生们沉入其中,教室里一片安静,有的孩子眼眶红了。再让他们回顾自己难忘的一幕,说一说。没几分钟,就有学生举手,说起了因自己做错事连累家里人被责骂的经历,女孩子甚至有些哽咽。还有学生说了自己到山村里拜访人家,临走时,村里人倾尽所有款待的一幕。每个孩子都用真情写出了自己记忆中难忘的那幕,这堂作文课不再让他们感觉是完成任务式的疲惫。

二、用练笔丰富情感,让作文有话说

初中作文建立在小学作文的基础之上,目标要求高出许多,《语文课程标准》中5-6年级的习作目标是7 点,7-9年级的写作目标达到了10 点,并在第2 点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学生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体验是一年年累积的,感受在一点点加深。这些逐渐丰富的体验和感受更要及时记录,有助于丰富内心的情感积淀。初中作文教学时如果采用片断练笔的方式,可以灵活训练,捕捉学生顿悟般的感受,在积极的情绪下积累素材,让作文有话说。如:学生观看了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被人物的事迹震撼着,情绪高涨,执笔写下内心的感动。学生参加完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被活动中的体验快乐着,兴奋着,提笔写下内心的快乐。就这样,一次次地定格生活的浪花。

片断练笔的指导,可以有练笔的目标,也是基于生活的感受。如:笔者曾以“笑”为题,训练学生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力求捕捉细节,写出特点。首先,让孩子们用一个星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不同人的笑,不能只用“嘴角上扬,有45 度角”这样的语言,要求细致准确。第二步,让孩子们读一读文学作品中的笑,获得启发,怎样才能让笑容跃然纸上。最后,再次丰富自己的观察,学生进行片断写作《笑》。

这样的指导,给学生充分地真切地观察和体验,学生的练笔精彩纷呈。有的写大大咧咧的同学“拿着爱吃的零食,笑起来,脸上的肉都挤到一起,抖动着,小眼睛几乎看不见了”;有的写害羞的女生“捂着嘴,低着头,偷偷笑着,眼角微微向上”;有的写食堂的阿姨“手里的动作不停,微笑着,眉毛弯起,眼里亮亮的,温暖如春”……

每周一到三次的练笔,一月一次交流和回顾,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感受思考的又一次提升,思想情感慢慢走向细腻深入。

三、创情境拨动情弦,让作文不苍白

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缺乏情感因素激励在“知学”不如带有情感激励的“好学”和“乐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善于调动,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从“知写”到“愿写”、“乐写”,下笔自能流畅。

说起春,说起美景,学生记得小学时的文字积累,常常能张口就来蜂飞蝶舞,草长莺飞的景象。但那真是自己所见所感的景象吗?如此表达,春只在文字表层,不在内心,不是有感而发。不妨让学生们到自然中到季节里去观察去书写。

笔者曾让学生描绘《校园春景》,带学生到校园里细细察看,用相机摄下校园各处生命悄然生长的细节。学生们再次回到教室里,体验的情景即在心中,乐于倾吐出来。他们用真挚的笔触描绘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的校园春景,原来熟悉的校园春色如此怡人。如:“宿舍楼前的小竹园里,那一节一节竹身渐渐褪去了暗黄,展露出一抹绿,带着新鲜的白色粉末,微微透着清香,在传递着春的气息吧。”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了美的感受就有美的景象呈现。

写《掌声响起来》,现场就让孩子上台演讲,或顺利或紧张,台下总有掌声响起,学生真实地感受掌声中的丝丝情怀,行文间是真切的心里情绪吐露。多侧面描写美景时,让他们伴着《倾国倾城》的音乐欣赏西湖的喷泉,欣赏到委婉大气的乐声中泉水舞姿蹁跹、变幻多彩,学生沉醉入心,笔下流淌出的是有滋有味的赞赏。

教学中,教师精心选择一个生活的景象,一段合适的音乐,一幅有趣的画,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都可能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情境,调动起学生真切的情绪体验,作文内容充实、情感充沛。

四、借选题关照情绪,让作文更温情

初中作文的命题需要贴近学生成长经历,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的,也引领他们把目光转向社会转向周围世界,让每个孩子有话说,有真情实感。采用选题作文的形式也是对学生作文情感的关注,让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和感受的学生,让各有擅长的学生有着更多作文出彩的可能。

近年来,部分地区在中考命题中也采用了选题的方式,给出二至三个作文命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日常作文训练中,也应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给出几个命题,供学生选择。

笔者关注到初中女生情感细腻,比较擅长带有鲜明抒情色彩的作文题,而初中男生心理成熟比女生迟,自我意识却又增强。在作文练习时,也会有选题的建议,把《那一刻,春暖花开》《怦然心动的感觉》给女生练习,《这一刻,我长大了》《挑战》让男生练习。学生写作时有选择,也各展长处,相互点评,都有收获。

同时,社会发展中的家庭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同一地区中有离异的家庭,有重组的家庭,更多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的家庭。家庭环境给孩子的身心成长打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记,不少初中学生因父母生活问题,显得敏感自卑。如果作文练习时,缺少对这批孩子情绪的关照,那么他们笔下的世界或是灰暗的或是虚假的,无味无趣。所以,在作文教学指导时,写到家庭人物时,笔者不会只呈现《我的母亲》这样的题目,而会给学生更多的人物选择,避免触动学生内心的阴郁,作文学习更有温度。

五、学生自评关注个体,让作文接“地气”

作文自评,是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点评的方式。学生对自己已经完成的文章进行点评,是建立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是对作文进行自我改进升格的前提。一般进行的作文评价是老师或他人对个体作文进行批改点评,然而小作者对他人的评语是认可的还是不理解的,小作者的心理情感他人并不清楚。所以初中作文评改必要经过小作者个人的审视思考,才能真正接“地气”,走进学生。

笔者提倡的学生作文自评,是在教师阅读了所有学生的作文后,然后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例文向大家推荐并组织评点,师生互动沟通形成基本看法后,再让学生对照例文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做出自我评价。

如完成《我的老师》一文的写作后,笔者发现了学生作文中共同的特点及不足之处,挑选了两篇例文,组织学生阅读并评点。评点一是能否读到老师的特点,评点二是围绕特点选材是否恰当,评点三是表达是否让老师的特点鲜明了。经过几次反复的阅读后,学生们评出了两篇例文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第三步,学生再对照自己的文章,多能较中肯地发现自己作文的欠缺,进行修改升格。当然,教师还要有作文的二次评改。

由师评到共评再到自评自改,每个个体参与了作文的二次升格过程,激起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热情,每个独立个体的作文能力都有了进步。

初中作文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渗透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热情等积极的情感因素,“以情优教”,能提升学生作文质量。

猜你喜欢

内心情感作文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块生锈的铁